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浅谈宣教士夫妇关系

施丽辉

40多岁的家豪和太太秀惠带着十岁的儿子,还有六大箱行李,在弟兄姐妹的祝福送别下,坐上飞往C国的航班。还没来得及整理与亲友道别的离情愁绪,飞机已降落在一个陌生的国土,开始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活。

初到工场,一家人怀着兴奋好奇的心情开始新生活。尝试新食物、学习新语言,但不久便发现没想像中容易。秀惠因水土不服而肠胃不适,有时体力不济仍要打理家务及照顾孩子,身心俱疲。想到从前在家乡有家佣协助,不需为这些操心,心里不禁埋怨丈夫未能体谅及分担。儿子因无法融入当地学校而抗拒上学,常常沉迷打机,让夫妇俩甚是忧心。家豪因天气太炎热而睡得不好,加上学习语言的挫败,还有太太没说出口的埋怨,实在影响了他的心情。

家豪感到愧疚,因太太为了与他一起宣教,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儿子的学习和心理状况未能顺利接轨……他开始怀疑:选择回应神的呼召,踏上宣教的决定是否正确?他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幸好在事奉中能找到一点满足。

半年过去了,秀惠看到丈夫越来越投入事奉,越来越忙碌,带领不少大学生信主。本应一同快乐,但不知何故心里却涌出一份不安:何以丈夫跟团队的单身女宣教士能滔滔不绝地商讨事工,回到家却一言不发,晚饭后即匆匆进入书房预备讲章?她感到丈夫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又找不到人倾诉心里的不安。当别人羡慕他们夫妇能一同宣教时,她心里更不是味道。

一天接到学校的电话,说儿子与同学打架。家豪怒气冲天,按捺不住责备儿子,又质问太太:我事奉已够忙了,你整天在家怎样教导儿子的?秀惠深感委屈,忍不住大哭起来……

很多宣教士夫妇像家豪与秀惠一样,在跨文化的压力下,夫妇的相处出现很多张力,彼此的关系受着各方的冲击。单身宣教固然不容易,但夫妇若没有巩固、健康的关系,在工场事奉有时会比单身一人更痛苦,甚至带来更多伤害。试想:宣教士在工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就是孤单感。孤身一人感到寂寞,不足为奇;但当最亲近的伴侣近在咫尺却没法明白,操着相同的语言却无法沟通,有对象却没法倾诉,那岂不是更可悲和痛苦?

更辛苦的是夫妇在工场上出现问题,往往因缺乏喘息的空间及亲友的支援,结果变成困兽斗,身边最亲的人成为最伤自己的人,彼此伤害。当夫妇甚至整个家庭都伤痕累累,如何作爱的服事?

所以宣教士夫妇在工场事奉的首要条件是——健康的夫妇关系。如何建立?

一、明白内在的需要

坐在辅导室内,秀惠的泪水仍在流,家豪有点不知所措,后悔自己的失控让太太及儿子受惊。笔者尝试先让他们平静下来,带他们去触摸自己在跨文化压力下的心灵状况,明白彼此深层的需要,及对对方一些没说出来的期望。

秀惠从前在职场独当一面,现在处理家务却显得缚手缚脚,身份及角色的转变让她感到迷惘,对自己失去信心。她渴望丈夫能了解、肯定她,但当丈夫未能察觉并回应她的需要时,便出现很多负面的情绪,如沮丧、怨恨。不善表达的丈夫,遇到压力便不自觉地退缩。受着原生家庭的影响,他不懂得表达对太太的爱和关心,常感到懊恼。当他们看到彼此内在的需要和挣扎时,心里顿然多了一份明白和理解,两颗无助的心再次连结起来。家豪握着秀惠的手,绷紧的身体放松下来,秀惠任凭泪水继续涌流,洗去心灵的怨恨,彼此得着安慰。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

笔者鼓励秀惠将心里的不安坦诚向丈夫表达,丈夫才意识到原来自己过分投入事奉,忽略了太太及家庭的需要,引来太太的误会,甚至让自己陷入试探中。经过多次的沟通,澄清误会,他们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模式,为夫妇关系重新注入健康的养分。现在他们每天腾出时间(哪怕只是15分钟),学习专注聆听,敏锐察觉配偶的情绪,接纳他/她的感受;不意图改变对方,而是坦诚表达,及时回应。

三、健康的事奉观

家豪和秀惠都需要重新认识何谓宣教事奉。秀惠照顾家庭不也在服事吗?若家豪只顾向外宣教而忽略太太及家庭,这样的事奉蒙神喜悦吗?

究竟事奉的本质是什么?何谓宣教?这些观念都会影响他们彼此的分工。在初到工场的第一年,夫妇需要先有共识,如不宜开展事工、专注学习语言及文化、帮助小孩子适应新的环境。家豪看到家庭也是他事奉的禾场,十岁的儿子需要他的陪伴。秀惠也渴望能和丈夫一起参与团队的服事。正确的事奉观能帮助他们有合宜的分工,同时也建立平衡的家庭及事奉生活。

四、生命不断成长

个人的生命及与主的关系如何,是影响夫妇关系的重中之重。故不论工场事奉多忙碌,夫妇都需要刻意为自己预留独处的时间。透过安静默想,与主建立亲密的关系,让内在生命不断更新成长,以致彼此能放下自我中心,走向成圣之路。夫妇是生命的共同体,一同承受生命之恩;夫妇关系是生命的修练场,透过这种亲密的关系,叫彼此在舍己顺服中更像基督。“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

化危机为转机

感恩家豪和秀惠愿意借着那次的危机走进辅导室,坦诚开放处理夫妇的关系。经过多次辅导后,他们调校好心态和步伐,牵着对方的手再次回到工场,在异乡彼此陪伴,建立默契。他们晓得亲密的夫妇关系,就是让自己成为礼物送给对方。诚如卢云在《活出有爱的生命》一书中所说:“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份最好的礼物,真正的恩赐不全是我们能做什么,而是我们本人。不是‘我们能为对方做些什么’,而是‘我们彼此能成为对方怎么样的人’。这种美好的夫妇关系,能有力击退那恶者一切的引诱和破坏,成为一块磁石,吸引人归向主耶稣,为家庭及团队以至整个工场带来莫大的祝福。”

但可惜不是很多宣教士夫妇愿意正面面对婚姻问题,特别是华人文化,往往因为面子问题而选择逃避,越资深越有辈分,就越躲藏得隐密,这是令人忧心的。宣教士深怕教会、差会及弟兄姐妹知道后,会被指责“没有好见证”。故即使夫妇关系已支离破碎,仍极力在人前维持表面的和谐关系,直至“爆煲”,关系决裂,才紧急回家乡,送入辅导室ICU。这让当事人付上沉重的代价,也让整个属灵群体受到亏损。

如何改变这现象?作为差会,在差派前需谨慎评估宣教士的夫妇关系,不能假设他们有同一呼召和心志,便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毕竟夫妇关系的成熟度,有时跟呼召没有直接关系。及早识别未处理的严重问题,在出工场前先处理好。

作为弟兄姐妹,恳请你把宣教士看为与你我一样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同样要面对生活中柴米油盐的挑战、与配偶在亲密关系里的张力,还有儿女的问题。一份明白和理解,能成为一个安全的平台,让挣扎中的宣教士夫妇放心流露软弱。

我亲爱的宣教士夫妇同工们,神看重你们夫妇的关系过于一切的事工。没有关系不能修补的,没有伤痕不能治愈的,只要你愿意踏出一步,我在辅导室等着你们,要与你们一起建立巩固的夫妇关系,让基督的爱透过你们切实地在工场展现出来。

(作者为婚姻及家庭治疗师,中信国际差会协调主任。)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s20220607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205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