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扩堂中保持合一——访关国瑞牧师/
余黄国凯
余:关牧师,请问您在基督之家第五家事奉多少年了?
关:我在香港海外神学院接受神学训练后,到菲律宾中华基督教会事奉了15年。在基督之家第五家事奉也超过22年。我相信牧者长时间委身在同一间教会,对教会和牧者都有好处。因为关系深厚,彼此间有默契,就可免去很多不必要的误解;相反,如果时间太短,关系尚未建立,牧者很难有所建树。
余:听说贵教会蒙主恩典,信耶稣的人稳步增加。
关:加州湾区教会很多,信徒有很多选择。我们教会只有靠主尽力而为。信徒来自两岸三地和东南亚,为了让大家有归属感,我们成立了不同的团契;如“神州团契”的团友多是中国学者丶学生和从事高科技者。这是很大的福音禾场,他们初到异地,朋友不多;参加团契也许能遇到同乡,分外感到亲切。“神州团契”,平常聚会有百多人。我认为成功因素是同工同心,忠心爱主,热心传福音,爱团契,爱教会。
除团契外,我们很看重培训。譬如物色主日学老师,先从恒常上主日学的信徒里找,看他信主的年日丶追求的态度丶对圣经的了解,再训练他们三个月,让他们跟资深老师上课,学习做助教,一两季后,才参与事奉。我们附近有很多神学院,弟兄姊妹有不少机会接受培训。如有需要,会邀请一些很有经验的主日学老师,或神学院教授开课,为时一个周末或一周。感谢神,师资一直足够,每季有三丶四位老师轮休。轮休的老师,我们也鼓励他们选修一些神学课程,教会补贴一半学费。
传讲神的话是牧者的责任。我们很着重讲坛服事,同时也鼓励弟兄姊妹参与事奉和传福音。举例说,我们每周都有弟兄姊妹出外派发福音单张,由组长带领,每月由一个团契负责。团契可自行分配人手和选择时间,不必每人一个月去四次。单张多由我们教会印制,也有选用现成的。
余:听说你们教会很注重短宣。
关:我们教会每年多次差派短宣队出外事奉和体验,一方面与所支持的宣教士和机构保持联系,另一方面实际参与,如去开布道会和做各种服务。我们在2009年,差一个短宣队去四川,服事地震灾后的儿童,为他们举办暑期圣经班。那次一行10个成人,还有人带着子女同行,大家亲眼看见灾后的情景,心里都有很大感触,回来后更为自己所享有的感恩,并与人分享。
余:北美教会的探访工作殊不易为,请分享你们探访的体验。
关:探访是教会很重要的一环。在美加做探访工作与在香港或其他东南亚地区很不同。在北美探访,要预约,因大部分弟兄姊妹白天上班,探访多在晚上。有些由于工作时间长,例如从事电脑行业,只能以电话关顾。不是每个人都乐意接受探访或致电给他。不过,也有些人如果牧者丶领袖没探访他,又会觉得不被关心;有些人多个星期没去教会,不喜欢别人问他为何许久不见;有些却又很在意别人问候他。面对种种情况,有时也很为难。我们也在其中学习了不少功课。
其实探访事工很重要,但又殊不易为;无论人手丶交通丶生活模式等都是因素,只能尽力而为。我们教会设有关顾组,每一两个月开会一次,组长由长老担任,负责筹划。每个团契设有自己的探访部,尽量将会友纳入团契,让弟兄姊妹有机会学习关心别人。有特殊需要时才交给教会关顾组,请牧师或长老探访。
余:在经济低迷时,你们教会仍能在2009年购入隔邻一幢楼宇。您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经验吗?
关: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很多教会和基督教机构都赤字惊人。我们教会能购下隔邻的校舍,实在是神莫大的恩典。我相信,教会上下同心,无论是教牧同工丶长老,以及全体弟兄姊妹,都不分彼此,同心支持扩堂,是重要的成功关键。我们大家学习凭信心奉献,有人甚至将自己准备买房子的首期款也拿出来,很是感人。我深信这是出于圣灵的感动,不是我们能预料的。我们只是将需要放在弟兄姊妹面前,请大家为这事祷告。
记得我们考虑购买隔邻的校舍时,有些议员说:“你们买来做什么?这地方不能作教会用,千万别买,没有用的。”后来我们继续探讨,市政府也有人说:“不能做教会的。我们也不知道以前为什么会批准你们在这里办教会。”真是神的恩典!十几年前,市府已批准我们在这里成立教会。
扩堂原因,主要是希望有更多空间发展福音事工,同时也需要更多停车位。那幢楼宇前身是一间科技大学的校舍,后来租给加州大学分校。加大要求周日借用我们的停车场,周末我们可借用他们的。我们答应了。后因金融海啸,他们的学生减少,搬到别处。业主就决定出售楼宇,售屋经纪人问我们要不要买。我们当然要!
当领导层同意扩堂时,我们几乎每个主日都向弟兄姊妹解释扩堂的原因,又将计划逐一讲清楚。弟兄姊妹们非常雀跃,他们的奉献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我们邀请为扩堂事工热心奉献的弟兄姊妹分享,为什么他们乐于奉献丶曾有什么挣扎丶夫妻怎样同心祷告丶怎样达成共识等。结果,大家反应热烈,有人奉献股票丶有人奉献钻戒或皮裘……作义卖,很是感人!
我们英文堂有200多人,弟兄姊妹都同心参与。有一位英文堂的弟兄负责筹款工作,本来我的背景和理念都不喜欢用筹款方式,觉得这是人为方法;可是后来我看见神藉着这次晚会,将两堂的弟兄姊妹都凝聚在一起,同心地关心扩堂的事工。
余:前面提过修读神学的问题,您对今日弟兄姊妹进修神学有何意见?
关:回想我们那一代读神学,不是这麽简单的事,要很清楚神的呼召,放下一切去接受神学装备。现在时代不同了,读神学不局限于神学院,更有校外所谓的“延伸课程”。起初一般信徒不太熟悉,现在却甚普遍了。老实说,现今全时间奉献的路不是那麽容易走,或许神学延伸课程也可以填补信徒深造之需要,又可同时栽培有心奉献和带职事奉的弟兄姊妹。当信徒尚未很清楚神的呼召,修读些神学课程,接受一些装备是很好的;只是其中有不少漏洞,不宜轻忽。
当然神学的训练可以让我们的知识提高,达到学位的要求。现在读神学要读很多的书丶写很多论文丶交很多报告,忙得头昏脑胀,在如此繁重功课要求的过程中,有时也许连圣经也没时间读。那麽,问题就出现了!
老实说,我私下很欣赏当年神学院不发学位的制度,神学生有很多时间读圣经,写针对自己需要的文章,所做的研究都以圣经为依据。现在科技进步,资料随手可得,网上容易找到自己所需。有时候因为功课压力重,使人容易疏于个人灵修,读经和默想。我们要非常小心,不可忽略自己属灵生命的建造。
读神学当然不能单着重知识方面,像读普通学科一样;其实,牧会与人的关系很密切!我很珍惜读神学院时住在神学院宿舍的日子,与同学作息与共。有时一个房间住六至九人,彼此相交相磨,一起读书游玩,学习许多与人互动丶彼此适应丶人际关系的操练,这对将来牧会大有助益。因为读神学不单是知识的装备;更重要的是生命的塑造和操练。今天,由于环境的因素,神学生多以走读的方式上课,自然这些“同住”的可能性便不容易实行。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最重要的还是要清楚神在你生命中的呼召。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s20110402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137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