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從宣教歷史看文字的力量

黃錫培

文字是推動宣教無形的巨大力量。直隸省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之畢得經牧師(Rev. Horace T. Pitkin)在殉道前一天與忠僕訣別時,說: 「老萬,請告訴小何理(Horace)的母親,囑咐小何理,他父親最後的遺願是:當你25歲時,要以宣教士身份回到中國。」

山西省汾州府( 今汾陽市)之艾渥德師母(Mrs. Elizabeth G. Atwater)於殉道前12日寫給親人的最後家書:「我沒有後悔來中國,唯一遺憾的是,我只做了這麼一點點。」

宣教史上記錄了前面兩位在1900年義和團事件中殉道者的遺言,震撼了當時各國各地的教會。事實上,殉道者中響應畢牧師之遺願的,還有下列的兩位弟兄:

山西省忻州(今忻州市)殉道之邸松牧師(Rev. Herbert Dixon)對中國同工趙夏雲傳道訣別的話:

「我們能逃生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我們早已視死如歸了,若主囑咐我們,當樂意把生命擺上。全體宣教士都同處危難中,倘若我們無一生還,將來一定有更多宣教士來替代我們!」

關外內蒙古之林牧師(Rev. Carl L. Lundberg)在殉道前一週寫給同工之遺書:「因此,別讓你們心裡憂愁,也不要讓手下垂,更不要膽怯。到了時候,我們在此撒播的種子一定會結實收成。當這場暴亂平息後,請差派更多的見證人到中國來。」

同樣地,有兩位姊妹也像艾師母一樣從容殉道時,留給父母的遺書:

山西省太谷殉道之露美樂姑娘(Miss Mary Louise Partridge)寫給父母最後的家書:

「噢!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從不『向後看』,若蒙神保存我性命,我還是要繼續前進,我絕對不會作一個遊手好閒、袖手旁觀的宣教士。不!不!讓我在工場上鞠躬盡瘁,把聖善的光照亮人心,這便是我最大的報酬和安慰了!」

山西省大寧殉道之小聶姑娘(Miss May Rose Nathan)在日記留下給母親的話:

「親愛的媽媽,無論妳聽到有關我的任何消息,請不要擔心。以世俗的眼光來看,來這裡不過一年,剛學會一點中文,就戛然而止,似乎浪費。許多人會說:『為甚麼她要去呢?浪費生命!』親愛的,絕非如此!要信靠神,祂絕不誤事,祂的作為全然美好。」

山西省太原府(今太原市)殉道之畢翰道牧師(Rev. Thomas Wellesley Pigott)留下對中國人宣教的感言:「時移世易,一百年後,我們會怎樣衡量在這裡所投資的生命和勞力呢?我可以衷誠地說,因為得著事奉主基督的機會,我每天倍覺感恩;並且深信這是度過此生最踏實和睿智的方式。」

今日,我們這一代的接捧人,對宣教史上這些殉道者留下的感言,有甚麼反應呢?

後語:本文所錄之遺言,來自《回首百年殉道血》一書之附篇──《殉道者遺言與留言小冊》(中英對照),如讀者有興趣閱讀這小冊,請向本地中國信徒佈道會及海外基督使團查詢。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090605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27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