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的人應正視的問題
瑞華
佛教作為一種古老的宗教體系,有其獨特的哲學思想和教義,在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目前仍有廣大信眾。對這些信眾來說,有的只相信佛教是一種獨特的哲學思想,屬於無神論;有的卻引入神明概念,相信多神論;大多數人則是純粹帶著功利目的,希望通過求神拜佛交好運、逢凶化吉、升官發財。雖然文革期間破四舊、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搗毀了絕大多數寺廟道觀,但這些被稱為佛教的聖地又重新興盛起來。到目前為止,全國各類寺廟經過修復和擴建,許多頗負盛名的大小山峰都建有供奉佛祖或菩薩的寺廟,既吸引了信徒前來供奉朝拜,又成為繁華熱鬧的旅遊景點,招攬了絡繹不絕的遊客,已然成為國人的一大文化現象。本文旨在分析佛教中的一些弊端,希望引起佛教信眾的重視和思考。
一、佛教無法解釋宇宙的起源
佛教教義對宇宙及生命起源的解釋並不清晰,佛教更關注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之道,而非世界或宇宙的形成。相比之下,現代科學提供了關於宇宙起源(如大爆炸理論)的詳細解釋,這使得佛教在此方面顯得蒼白無力。特別是基督教宣稱的創造論,顯示出佛教是建立在一套哲學和說教基礎上的宗教。
二、無神論與多神論的矛盾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無神論者,強調人的內在覺悟和修行,而非依賴外在神靈。所謂「佛」這個字,印度語的含義是「覺悟」。釋迦牟尼篤信人若通過潛心苦修,都可以成佛(覺悟);然而經過兩千多年演變,許多佛教徒卻成了多神崇拜者。首先,他們把原本不相信有神的釋迦尊為佛祖(如來佛),封他為最大的佛,此外,還祭拜彌勒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媽祖、關聖帝君、灶神、土地公等眾多神靈。其中觀音菩薩最早原是男性,卻因其被賦予廣發慈悲、普渡眾生的特性,後來改為女性。據統計,這些神祇數量可達上百位。這種現象使佛教在無神論和多神論之間徘徊,造成形式上的混亂和內部邏輯上的衝突與矛盾。
三、輪迴觀念的困惑
佛教信徒普遍相信六道輪迴,即一個人在現世若修不成正果,下世將不可避免地進入輪迴。輪迴的結果可能是再度為人,或變成動物,甚至進入更低的生命形式。實際上,輪迴這種說法完全是毫無根據的想像,卻給信徒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和恐懼,因為誰也無法預知自己在輪迴中會成為甚麼。這種不確定性導致了一種持續的精神壓力。信徒們往往因恐懼未來的不幸而在現世中更加痛苦,尤其是在做了壞事、惡事後感到造了罪業,事後便會覺得所有的苦修前功盡棄。即便心中極為懊悔,也於事無補,因此會越加沮喪、悲哀、恐懼。貌似一種精神信仰,反成了人為的捆綁和枷鎖。
四、吃素的倫理困境
由於相信輪迴,定意苦修,佛教徒認為吃葷可能會吃到自己轉世為動物的親人,因此嚴格忌口,普遍選擇吃素。雖然吃素本身並無不妥,甚至在某些方面對健康有益,但如果是出於這種迷信的原因,就顯得十分荒謬。現代科學已經證明,轉世輪迴的概念並無實證依據;而為了一個未驗證的信仰嚴格忌口,也在許多社交場合造成尷尬和不便,這顯然是一種信仰上的偏執和誤區。
五、信佛不殺生的荒謬
信佛的人主張不殺生,以慈悲為懷。有些極為虔誠的信徒,每年都要幾次「放生」。其根源一方面是認為自己是在積德行善,另一方面,有的信徒則害怕殺死在輪迴中轉世為動物的親人,因此始終戰戰兢兢固守著這樣的規條。然而,在實際生活中,這種信仰是不現實甚至是荒謬的。例如,家裡剛添了新生兒,卻有不少老鼠出入,要不要設法趕走或殺死老鼠?小孩肚裡有蛔蟲時,是否要把蟲子殺死?黃鼠狼偷吃籠中的雞,要不要捕捉牠?這些日常問題都突顯了不殺生教義在操作上的困難和邏輯矛盾。
六、修行的繁瑣與時間消耗
有的佛教徒認定每天唸誦「南無阿彌陀佛」是一種簡便易行、功德無量的苦修,因此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唸誦不止,以期修成正果。這種繁瑣的修行方式對現代忙碌、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巨大挑戰。信徒們往往難以平衡修行與日常工作、家庭生活之間的時間分配,導致體力與精神疲憊,生活失序混亂。
七、西方極樂世界的不可把握
許多佛教徒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認為通過修行可以在死後到達這一理想國度。然而,一方面,許多修行者對自己是否能到達極樂世界缺乏信心和把握;另一方面,按照這種宗派的說法,即使死後進入這一極樂世界,仍無法擺脫輪迴的迴圈,因為還將進入下一次輪迴。許多佛教徒期望能解脫輪迴、進入涅槃,但這種願望更屬飄渺。這些不確定性讓信眾在面對死亡時,比一般相信「人死如燈滅」的人更加感到恐懼和不安,心靈無法得到安慰,靈魂終難找到切實的安息之所。
八、陷入迷信活動
目前在有些國家,神棍巫婆現象較為普遍。他們私下裡供奉著自己的神明,招來邪靈附在身上,得到一定的知前知後能力便開始做這方面的生意,給人算命卜卦;有的聲稱可以趕鬼醫病,從而大發其財。因為通了靈界,邪靈從中作亂,帶有較大的蠱惑性。長此以往,這類人本身被邪靈控制,越陷越深,構成危害;受眾也被其迷惑誘騙,為禍不小。
綜上所述,佛教在教義邏輯和實踐中存在諸多矛盾與困難。雖然它似乎為信徒提供了一條解脫痛苦的途徑,但複雜的教義、不確定的未來,以及嚴格且錯誤的生活要求,使得信仰佛教不僅難以帶來真正的益處和預期效果,反冒犯了真神上帝的旨意,從而錯失上帝的賜福。上帝是創造和掌管天地萬物的主宰,祂厭惡人崇拜偶像,敬奉人手所造的各種偶像,卻不敬拜真神上帝。
聖經多次提到偶像崇拜必會招致詛咒。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偶像崇拜,都必然削弱人的屬靈洞察力,加劇迷信,使人容易被黑暗和邪惡的勢力所迷惑甚至操控,危害極大。因此,我們應當遠離偶像崇拜。「今日你要知道,也要記在心上,天上地下惟有耶和華祂是上帝,除祂以外,再無別神。」(申命記4:39)真神上帝是福分的源頭。「上帝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羅馬書8:32)
要得福,首先要找到真福的源頭。正如約伯記中所言:「你要認識上帝,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約伯記22:21)我們只要轉向這位天地萬物和生命的主宰,相信並歸向祂,真神上帝必將賜與我們永生和一切屬靈的福氣。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50404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5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