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繩愛索的引領
汪殿明
我是理工科出身,2017年來到美國,之前受國內教育的影響,是無神論者。當時我妻子去公寓附近的美國教會學習ESL(英語為第二語言)和聖經的課程,我覺得讓她去學學英語也很不錯,但我自己並沒有興趣。為開車載她過去,我就常去附近的華人教會,基本上是在車裡等她一兩個小時,很少進去聽講道。到了中午,我會去教會吃飯,很喜歡那裡的氛圍,覺得教會的人都很親切。我還看到有很多孩子在那裡很開心,心想如果以後我的孩子能有一群背景相似的小夥伴一起成長也是一件好事。
有一天,妻子問我:「你相信這個世界有上帝存在嗎?」我當時嘴上說不相信,但心裡確實有一些動搖。有時候會想:如果沒有上帝,宇宙萬物的規律規則由誰來定?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如何解決?宇宙大爆炸的奇點由何而來,之前又是甚麼樣……。這些費解的問題越思考,越覺得從小都是沒有辨別地接納所有教育觀念,我無神論的認識逐漸崩塌。妻子是兒童美術老師,有一次過農曆新年,她在教學中熟識的一對家長邀請我們參加華人教會的包餃子活動。我當時很喜歡參加華人的聚餐,因為可以吃到各地的美食。所以我們就欣然參加,在那裡再次感受到教會像家一樣的溫暖。
後來我們買了房子,離教會不遠,又恰巧與教會的一位長老夫婦成了鄰居。他們對我們非常照顧,也幫助我們學到很多聖經知識,瞭解了更多有關上帝的信息。我從之前排斥教會活動,到逐漸接受和積極參與其中。慢慢地,我堅信有上帝的存在,也開始認識和接受人人都有罪的事實。人是自私的,在聖潔公義的上帝面前人人都不潔。人的靈離開了創造我們的上帝,從這個世界上得了再多也總不滿足,容易焦慮,患得患失。人也是有限的,從前的我覺得凡事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實現,相信人定勝天。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好多事情並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很多我想要得到的,也並不是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得來。生活看似偶然的事並非偶然,就像我和妻子偶然在外面吃飯的時候相遇,由陌生人變成一家人,我現在相信都出於上帝的帶領。我們的兒子更是在我們快要放棄的時候,上帝保守賜給我們。
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對聖經瞭解得太少,不配成為基督徒。2022年6月16日,師母帶著弟兄姊妹們來我家裡傳福音。他們讓我明白,其實我對基督信仰的核心教義已經接受。既然我相信有上帝,承認自己有罪,需要耶穌的救贖;只要願意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和我生命的主宰,即使聖經還沒有讀完一遍,也可以成為上帝的兒女。他們的分享,打消了我最後的顧慮,我就在那天順理成章地決志信主了。
信主之前,我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基於有限的認知和個人閱歷來看待和解決問題,心態上喜歡把控自己的一切,命運不願交於他人之手。這種認知的侷限和心理的偏激,使得結果一旦求而不得就陷入沮喪、失望和迷茫。比如簽證材料準備了很久,父母卻未能成功獲得訪美的簽證;工作上盡職盡責,晉升的職位卻被外部空降等等類似的事情,會讓我迷茫和沮喪好久。信主之後,我知道主掌管一切,自有安排,心態上就更加坦然和平靜。我知道,除了需要繼續努力和補全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外,更應該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給全能的上帝來掌管,相信祂為我所預備的是最好的。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不斷被聖經矯正,學會知足,如詩篇廿三篇1節所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主耶穌是我的救主,是我的牧者,我要一生跟隨祂,榮耀祂。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50403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5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