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何處尋
蔚藍
「問遍溪水和山林,我心依然無處尋。」這句歌詞道出了千百年來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望:尋找心靈的歸宿,一個能夠讓內心平靜、靈魂安寧的地方。然而,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裡,真正的安寧之所找得到嗎?
小時候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覺得很虛幻,不太感興趣,或許是因為年少沒那麼多煩惱吧!年紀漸長,才更能體會世外桃源的理想境界。在一個與世隔絕、寧靜和諧的地方,沒有戰亂和苦難,遠離紛擾,人們過著簡單而滿足的生活。這種理想的生活吸引著無數人,希望能逃離現實的困擾,然而這樣的桃花源只是幻想。
我住在一個風景如畫的休閒農場裡,青池塘,綠草地,葡萄架,魚兒在水中游弋,鳥兒在樹梢棲息。露水晶瑩的清晨,金色光輝的黃昏,大自然的美麗和恬靜似乎能夠撫慰人心。每當有客來,他們總是讚歎:「這真是世外桃源!」他們被自然美景所吸引,感受到片刻的寧靜與喜悅。有一次,一位滿腹惆悵的朋友在我家池塘邊的長椅上坐了很久,然後感歎道:「這裡真美,但我的心依然莫名地空虛。」
一天,另一位朋友興奮地告訴我,他們去了安縵吉里度假村(The Amangiri Resort),位於廣袤的科羅拉多高原上,四圍環繞著壯麗的大峽谷、臺地、山脊和沙漠景觀,現代科技與自然環境完美融合。每天早晨在紅岩山谷中冥想,傍晚則在露天溫泉中放鬆身心,感覺與自然融為一體。
儘管如此,朋友最後一席話道出了真情:那裡的景色無與倫比,讓人流連忘返,但回到現實中,所有的煩惱重新浮現。這讓我意識到,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避開多少塵世的紛擾,內心的矛盾與壓力依然如影隨形。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生活中的種種挑戰,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世上並沒有一個完美無瑕的桃花源。
這樣的尋尋覓覓,終於在基督信仰中找到答案。與其在外界尋找桃花源,不如在心中接受創造者的救贖。原來真正的桃花源並不在遙遠的山水之間,真正的安息來自於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有一位至高者,祂能擔當我們的重擔,背負我們的痛苦,能讓我們脫去罪的纏累,祂才是我們要尋找的那一位。除耶穌之外,別無拯救;除耶穌之外,別無真正的安寧。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14:27)這份平安超越了環境,正如奧古斯丁曾感慨說:「上帝啊!祢為自己而創造我們,在我們裡面有一個唯有祢才能填滿的空洞;除非我們回到祢面前,在祢裡面找到安息,否則我們將永無安息之所。」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50408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5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