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信佛的人应正视的问题

瑞华

佛教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体系,有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教义,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目前仍有广大信众。对这些信众来说,有的只相信佛教是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属于无神论;有的却引入神明概念,相信多神论;大多数人则是纯粹带着功利目的,希望通过求神拜佛交好运、逢凶化吉、升官发财。虽然文革期间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捣毁了绝大多数寺庙道观,但这些被称为佛教的圣地又重新兴盛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类寺庙经过修复和扩建,许多颇负盛名的大小山峰都建有供奉佛祖或菩萨的寺庙,既吸引了信徒前来供奉朝拜,又成为繁华热闹的旅游景点,招揽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已然成为国人的一大文化现象。本文旨在分析佛教中的一些弊端,希望引起佛教信众的重视和思考。

一、佛教无法解释宇宙的起源

佛教教义对宇宙及生命起源的解释并不清晰,佛教更关注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之道,而非世界或宇宙的形成。相比之下,现代科学提供了关于宇宙起源(如大爆炸理论)的详细解释,这使得佛教在此方面显得苍白无力。特別是基督教宣称的创造论,显示出佛教是建立在一套哲学和说教基础上的宗教。

二、无神论与多神论的矛盾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无神论者,强调人的内在觉悟和修行,而非依赖外在神灵。所谓“佛”这个字,印度语的含义是“觉悟”。释迦牟尼笃信人若通过潜心苦修,都可以成佛(觉悟);然而经过两千多年演变,许多佛教徒却成了多神崇拜者。首先,他们把原本不相信有神的释迦尊为佛祖(如来佛),封他为最大的佛,此外,还祭拜弥勒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妈祖、关圣帝君、灶神、土地公等众多神灵。其中观音菩萨最早原是男性,却因其被赋予广发慈悲、普渡众生的特性,后来改为女性。据统计,这些神祇数量可达上百位。这种现象使佛教在无神论和多神论之间徘徊,造成形式上的混乱和内部逻辑上的冲突与矛盾。

三、轮回观念的困惑

佛教信徒普遍相信六道轮回,即一个人在现世若修不成正果,下世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轮回。轮回的结果可能是再度为人,或变成动物,甚至进入更低的生命形式。实际上,轮回这种说法完全是毫无根据的想像,却给信徒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因为谁也无法预知自己在轮回中会成为什么。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一种持续的精神压力。信徒们往往因恐惧未来的不幸而在现世中更加痛苦,尤其是在做了坏事、恶事后感到造了罪业,事后便会觉得所有的苦修前功尽弃。即便心中极为懊悔,也于事无补,因此会越加沮丧、悲哀、恐惧。貌似一种精神信仰,反成了人为的捆绑和枷锁。

四、吃素的伦理困境

由于相信轮回,定意苦修,佛教徒认为吃荤可能会吃到自己转世为动物的亲人,因此严格忌口,普遍选择吃素。虽然吃素本身并无不妥,甚至在某些方面对健康有益,但如果是出于这种迷信的原因,就显得十分荒谬。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转世轮回的概念并无实证依据;而为了一个未验证的信仰严格忌口,也在许多社交场合造成尴尬和不便,这显然是一种信仰上的偏执和误区。

五、信佛不杀生的荒谬

信佛的人主张不杀生,以慈悲为怀。有些极为虔诚的信徒,每年都要几次“放生”。其根源一方面是认为自己是在积德行善,另一方面,有的信徒则害怕杀死在轮回中转世为动物的亲人,因此始终战战兢兢固守着这样的规条。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信仰是不现实甚至是荒谬的。例如,家里刚添了新生儿,却有不少老鼠出入,要不要设法赶走或杀死老鼠?小孩肚里有蛔虫时,是否要把虫子杀死?黄鼠狼偷吃笼中的鸡,要不要捕捉它?这些日常问题都突显了不杀生教义在操作上的困难和逻辑矛盾。

六、修行的繁琐与时间消耗

有的佛教徒认定每天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是一种简便易行、功德无量的苦修,因此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念诵不止,以期修成正果。这种繁琐的修行方式对现代忙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巨大挑战。信徒们往往难以平衡修行与日常工作、家庭生活之间的时间分配,导致体力与精神疲惫,生活失序混乱。

七、西方极乐世界的不可把握

许多佛教徒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在死后到达这一理想国度。然而,一方面,许多修行者对自己是否能到达极乐世界缺乏信心和把握;另一方面,按照这种宗派的说法,即使死后进入这一极乐世界,仍无法摆脱轮回的回圈,因为还将进入下一次轮回。许多佛教徒期望能解脱轮回、进入涅槃,但这种愿望更属飘渺。这些不确定性让信众在面对死亡时,比一般相信“人死如灯灭”的人更加感到恐惧和不安,心灵无法得到安慰,灵魂终难找到切实的安息之所。

八、陷入迷信活动

目前在有些国家,神棍巫婆现象较为普遍。他们私下里供奉着自己的神明,招来邪灵附在身上,得到一定的知前知后能力便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给人算命卜卦;有的声称可以赶鬼医病,从而大发其财。因为通了灵界,邪灵从中作乱,带有较大的蛊惑性。长此以往,这类人本身被邪灵控制,越陷越深,构成危害;受众也被其迷惑诱骗,为祸不小。

综上所述,佛教在教义逻辑和实践中存在诸多矛盾与困难。虽然它似乎为信徒提供了一条解脱痛苦的途径,但复杂的教义、不确定的未来,以及严格且错误的生活要求,使得信仰佛教不仅难以带来真正的益处和预期效果,反冒犯了真神上帝的旨意,从而错失上帝的赐福。上帝是创造和掌管天地万物的主宰,祂厌恶人崇拜偶像,敬奉人手所造的各种偶像,却不敬拜真神上帝。

圣经多次提到偶像崇拜必会招致诅咒。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偶像崇拜,都必然削弱人的属灵洞察力,加剧迷信,使人容易被黑暗和邪恶的势力所迷惑甚至操控,危害极大。因此,我们应当远离偶像崇拜。“今日你要知道,也要记在心上,天上地下惟有耶和华祂是上帝,除祂以外,再无別神。”(申命记4:39)真神上帝是福分的源头。“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马书8:32)

要得福,首先要找到真福的源头。正如约伯记中所言:“你要认识上帝,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约伯记22:21)我们只要转向这位天地万物和生命的主宰,相信并归向祂,真神上帝必将赐与我们永生和一切属灵的福气。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250404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756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