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戰火中的聖誕節

錢志群

年年過聖誕節,在吃喝喜慶中已是尋常不過的事,可是歷史上有一個聖誕節的場面卻特別溫馨,又特別悲催。1914年7月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五個月來,法國、蘇格蘭和德國的無數士兵在戰火中喪生和致殘,橫屍無數,每天都是血與淚交織著硝煙,真是人間煉獄。炮火中,聖誕節就要臨到,誰也無法回到曾經喜慶的往日時光。

三軍戰壕相距僅有一百米,都在加強戒備,誰也不敢掉以輕心。一些士兵的屍體被迫遺留在德法蘇三軍戰壕之間的無人地帶,無法收埋。平安夜在寒冷中降臨,但整個戰場卻瀰漫著悲傷和不安。這時德軍在戰壕上方擺出了很多聖誕樹,不遠處戰壕裡的法軍立刻高度警惕,懷疑德軍要在聖誕樹的掩護下發動偷襲。忽然,蘇格蘭士兵在隨軍牧師Palmer的風笛伴奏下,唱起了思鄉的蘇格蘭歌曲《夢迴故里》。聽慣了槍炮聲的士兵們都被這美妙而憂傷的音樂震懾了,德國士兵屏息靜聽,法國士兵淚光滿盈,蘇格蘭士兵越唱越動情,之後德國戰壕裡有人用德語唱起了《平安夜》(Silent Night)。這首聖詩雖然是德語原創歌曲,但是一百年來在歐洲已經廣為傳唱。蘇格蘭的牧師深為感動,竟然吹起風笛為其伴奏。德國士兵Sprink先是一愣,然後就冒著被法軍開槍射殺的危險,違反軍命走出了戰壕,站在無人高處放聲歌唱,這位歌者以前是柏林歌劇院的男高音歌手。德國長官令他趕緊下來,但他直到唱完也無人開槍,反倒是一片熱烈的掌聲。原來蘇格蘭士兵們早已走出戰壕,坐在了周邊。德國士兵唱完《平安夜》後,蘇格蘭的Palmer牧師又用悠揚的風笛,吹響了古老的、也在歐洲各國廣泛傳唱的聖詩《齊來崇拜》(O Come, All Ye Faithful)。

一種久違的和平寧靜悄然把一顆顆充滿仇恨和戒備的心軟化了,三方首領走到一起,商量出一個決定:休戰一晚。於是三方士兵都放下武器,緩緩走出戰壕,小心翼翼地聚到了戰壕之間,不分國籍,放下仇恨,交換吃喝,甚至從衣袋裡掏出親人的照片給對方看。雖語言不相通,但不妨在歌聲中流淚,蘇格蘭牧師帶著士兵們禱告。凌晨一過,所有人重新戴上帽子,互道晚安,各自回營,大家都明白,此份溫情就要結束了。第二天一早,三方首領又一次會談,決定歸還對方士兵屍體,在聖誕節這天不分國籍,共同將他們安葬在一起。牧師再次做了禱告,之後有些士兵們踢起了足球,有些打起了撲克,多數是圍觀和享受。這溫馨的時刻卻過得如此之快,很快德軍長官收到戰報,他們後方在十分鐘後就要開始炮轟對方陣地。於是德軍長官便邀請法國和蘇格蘭士兵全部躲進德國戰壕。炮轟之後,蘇格蘭軍長官也邀對方士兵躲到自己的戰壕,因為蘇格蘭士兵很快也將炮火反擊。此事被各方高層得知後,高層大發雷霆,將他們全部撤換調往其他陣地,短暫的和平之後又開始迎來了死亡。

這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真實的一段歷史,後來被拍成電影《聖誕節休戰》(Christmas Truce)。感人的故事中,如果將自己置身在當時的環境氛圍裡,我們會和他們一樣渴望和平,渴望持久的溫馨,但是光明在哪裡?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三千五百多萬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戰七千多萬人死亡,受傷約1.3億人,而且人類歷史上大大小小的戰爭和殺戮此起彼伏,從未停息,如今俄烏戰爭仍在持續中。數字背後是多少鮮活的生命失去和受傷,多少家庭在不幸的創傷中煎熬。

人們何嘗不想安寧?人類的出路在哪裡?那些可憐的將士們在屍體旁、在恐怖和寒冷中歌唱的聖誕歌曲,正是頌讚上帝差來人間的聖子耶穌。祂生於馬槽,為拯救在罪中不能自救自拔的人類。祂是人類的救主,是和平之君。祂要呼召自私自利、自以為義的罪人們悔改,與上帝和好,並從上帝那裡不斷支取愛心。祂為贖人之罪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又升到高天的寶座上,並差信徒們廣傳福音。祂反覆預告,有一天祂將再次降臨,對不虔不義不悔改的世人施行最終的審判。「祂必在多國的民中施行審判,為遠方強盛的國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彌迦書4:3)這既是上帝的應許,就必有成就的那一天。雖然我們不知道是何時,但已臨近。等到祂審判之後,在新天新地裡,「『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4-5)

聖誕就是聖子耶穌降卑為人,祂的美意正是為了拯救人類。祂那偉大的救贖計劃仍在施行之中,祂是無望人類的真正盼望!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21205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28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