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單身大軍凱旋歌

張宇理

獨身不值得鼓勵,尤其是男子,因為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二18)可見男人需要妻子的幫助。

至於女子,當初是為「幫助」男子(丈夫)及「生養眾多」而被造。所以,妳的責任是幫助丈夫做神的工作,不應該絆跌他。

誰更屬靈?

那麼,是不是所有虔誠的男女都必須結婚,不然就是沒遵行神的旨意?

不是。主耶穌基督就沒有結婚,使徒保羅也沒有妻子。保羅甚至說,沒有家室之累可更專心服事神和追求討主喜悅。相反,「娶了妻的,是為世上的事掛慮,想怎樣叫妻子喜悅。婦人和處女也有分別。沒有出嫁的,是為主的事掛慮,要身體、靈魂都聖潔;已經出嫁的,是為世上的事掛慮,想怎樣叫丈夫喜悅。我說這話是為你們的益處,不是要牢籠你們,乃是要叫你們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事主,沒有分心的事。」(林前七33至35)

那麼,守童身的人豈不是更聖潔、屬靈?

人的思想往往過於偏狹,總以為不是這樣就是那樣,不是左就是右。神卻說:「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賽三十21)做人不要偏激。偏行己路其實也是偏激的結果。

我們需要想想神的心多麼寬廣,祂賜人很多不同恩賜,對人的帶領不盡相同。就如保羅論到結婚和守童身,「各人領受神的恩賜,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那樣。」獨身、結婚都不能使人更屬靈。屬靈與否在於我們是否尊主為大,順服神,走主的路。

更遼闊的工場

不少人以為,單身是次等無奈的抉擇,其實不然。單身可能是更美的抉擇。美南浸信會著名的宣教士穆樂蒂(Lottie Moon)在家鄉有一個牧師男友,叫台高福(Crawford Toy),他是美南浸信會一間神學院的教授。他向穆樂蒂求婚,說要和她去日本宣教,可穆樂蒂的負擔是中國。她見台高福相信進化論,和自己的看法不同,因此拒絕了他的求婚。這很不容易,她那個年代,女孩子十七、八歲就結婚,但是穆樂蒂說:「神在我生命中佔極重要的地位。」如果愛情和神的旨意有衝突,根本沒有考慮的餘地。

不結婚怎麼辦?有些人覺得一生就完了!但是穆樂蒂不這麼想。事實上,她的一生可能因此而變得更燦爛。她於1873年去中國宣教,20年後,她所服事的地方平都,有超過1,000信徒受浸,成為美南浸信會在華的最大佈道中心。

已婚姊妹的工場是家庭,單身姊妹的工場更大。在1890至1912年間,穆樂蒂除了繼續在中國自由傳福音以外,還訓練宣教士、輔導中國婦女、寫作。她呼籲美國浸信會姊妹支持海外宣教,指南美以美會(South Methodist Church)在華的宣教工作幾乎全軍覆沒,幸得婦女支持才起死回生。在她的呼籲下,前往中國的單身女宣教士漸漸增加。她對美南浸信會的宣教事工影響甚大。誠如當年(1879年)美南浸信會海外宣教會秘書唐柏爾(H. A. Tupper)在寫給穆樂蒂的信中說:「我估計,在中國一名單身女子(宣教士)比得上兩名已婚男子(宣教士)。」

更無後顧之憂

英國著名宣教士賈艾梅(Amy Carmichael, 1867-1951)24歲蒙召,在印度宣教55年,出版了35本書。她最為人知的工作是拯救印度多納華(Dohnavur)的廟童。當時印度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罪惡,就是合法販賣孩子作廟妓,「嫁給諸神」其實是任由男印度信徒發洩性慾。賈艾梅為拯救這些孩子脫離魔掌,直接和黑暗邪惡的勢力作戰。她因此所受的攻擊也特別大,曾經多次被人控以綁架(其實是救援和釋放那些兒童)罪名,告上法庭,生命經常受到威脅。但是因為她沒有家室,不必擔心家人的安危,就可無後顧之憂地把自己的頸項放在刀口上,堅持與惡勢力作戰,搶救兒童。幾十年下來被賈艾梅救出的兒童人數達數百人。

賈艾梅為主放棄婚姻、擺上一生,是值得的、有意義的事。不錯,她會有感到孤單、無助的時候。她曾經問神:「我怎樣走畢全程?」主對她說:「凡信靠的,必不淒涼。」她就抓住這句話,繼續前行。

單身並不表示獨來獨往,沒有同工,相反,單身的人更需要同工。賈艾梅將一些全心全意為主擺上的未婚姊妹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姊妹共同生活團,名叫多納華團契。成員都是單身,但可以結婚,婚後就要離開這個團體。

人有限,神無限

無可否認,單身有單身的限制。譬如做異性工作很不方便。此外,如果沒結過婚,沒養過孩子,缺乏這方面的人生歷煉,和有家室的人會缺乏共通語言,不容易做這方面的工作。

但話又說回來,不論單身或已婚,男女都不適合單獨輔導異性。反過來說,現在單身人士越來越多,他們一樣會覺得已婚者不了解獨身人士所面對的各種問題。

總括來說,人是有限的,不單人生有限,我們的時間、精力、才能、人生經歷,各方面都有限。無論已婚或單身,我們不必為碰到某方面的缺欠而自卑。神是無限的,祂的工作對我們來說也似乎無限。我們最要緊是能看到神在哪一方面帶領和使用我們,給我們恩賜和機會,我們就在那一方面盡力事奉主。

今天,全球單身人士數字迅速增長,這是一個極大的福音禾場。調查顯示,2012年中國單身男女人數達到1.8億;香港20歲及以上從未結婚的男性,在2011年是28.1﹪;女性是25.4﹪。單人住戶的比率在2011年是17.1%。台灣單身人口高達480萬人。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單身人口增加已是全球趨勢,無論是開發中還是已開發國家,超過適婚年齡仍獨居者越來越多。美國更厲害,18歲以上的未婚人士佔全國人口44.1%,超過一億(102 million)。當中53﹪是女性,47﹪是男性。單人住戶共3,300萬戶,佔全國住戶28﹪。這些都是新的未得之民。單身人士並不寂寞,單身工場的需要越來越大。報導指出,單身人口增加的趨勢在富裕的西方國家最為明顯,不管是開放的美國,還是保守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未婚人數至少增加逾20%。

單身戰蹟

事實上,單身人士所服事的對象並不限於單身人士。宣教工場各方面的工作女子都能勝任,例如:設立醫院、學校、護士學校、寫作、出版,都是她們其中的一些成就,當中包括了印度最著名的醫院。

遠在1910年,蒙高瑪利(H. B. Montgormery)在其著作《東方國家西方婦女》,就有這樣的報導:

「1861年,緬甸工場只有一位單身女宣教士馬斯冬小姐(Miss Marston);1909年,工場上未婚女宣教士已達4,710位,其中1,948位來自美國。1861年,本國只有一間女差會,1910已有44間。初時支持者僅數百人,現在最少有200萬。獻金的數目起初是US$2,000,去年是400萬美金。事工進展超卓,開始時只有一位教師,如今有800多位,醫生140多位、傳道人380人、合格護士79名、女聖經教師及當地輔導5,783人。學校有2,100間,其中260間是寄宿中學,醫院75間,診所78間……,這一切成就足以使婦女自豪,但婦女能做以及將要做的,還多得很。」女宣教士創辦的學校遍佈全世界,如韓國一間有8,000多學生的大學。因為她們百折不撓的毅力,幾百個不同部族首次得到本地語文版聖經。

所以,單身的弟兄姊妹們,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和才華在自卑、自憐、追悔和怨恨的負面情緒中。應該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把你的生命如五餅二魚,放在主的手中,你會發覺,神會使你成為多人的祝福。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40303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54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