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為主捐軀的白理民醫生——Dr. Alexander P. Parke

黃錫培

愛主家庭

白理民醫生1 9 0 7 年出生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Belfast, NorthIreland)。父親白牧師(ArthurParke)是愛爾蘭長老會著名傳道人,雙親把他奉獻給主,七歲時父母領他歸主。聽到中國人極需福音,蒙主呼召,他來到中國。

蒙召出發

他從小有宣教心志,但進入大學後,神在他的生活中只佔很小部分。在醫學院時,神藉幾位愛主同學的見證,叫他反思人生。一天晚上,他迫切祈求一個得勝而有用的生命時,主問:「你是否已準備好為我往中國去?」面對這抉擇,他心裡不願意,也感害怕;但他知自己屬主,只答說:「主啊!我是屬袮的,倘若袮要我去的話,我不會拒絕。」

醫學院畢業完成實習後,他加入內地會。在惜別會中他說:「我知自己不適合這工作,沒有口才,不懂得接觸陌生人,又沒有得勝的生命。但神會賜予執行者力量。我甘心讓祂掌管一切,藉聖靈的能力,願為祂而活。感謝神,使我完成內地會的訓練,如今祈求主差使我出去,作祂合用的器皿。」

抵達中國

1933年9月,白醫生與五位新宣教士,乘輪船離英,11月初抵上海,前往安徽省安慶語言學校接受訓練。半載,經初級語言考試及格,分派到順慶,預備轉到保寧(Paoning今之閬中Langchung)的醫院事奉。

1886年,內地會在保寧建立宣教站和醫院。保寧是在大巴山脈與川中地區的接合處,為嘉陵江流域重鎮。保寧宣教站由老宣教士巴光明牧師(Charles H. Parsons)負責,有同工葛慕貞姑娘(H. A. Gough)。醫院由郭磊醫生(Max B. W. Gray)和護士維四張姑娘(Amy G. Wilson)主理。順慶宣教站由師德義牧師(Alan M. Stibbs)及師母(Stibbs, nee Olive M. Lacey)主持(註),有同工姚如雲牧師(Gordon H. Aldis)。師母是註冊護士,可協助剛抵達的白醫生。除宣教士外,還有中國同工,姚牧師到農村巡迴佈道時,拍下了任牧師*(Pastor Ren)在農村外院,用福音掛圖傳福音的情形。

紅潮驚魂

1932年7月,國軍大舉進剿鄂、豫、皖邊區蘇維埃。1934年,紅軍增至五萬人,據有十多個縣;1935年3月,西渡嘉陵江,直趨成都西北。

1934年白醫生抵達順慶時,傳來紅軍壓境的消息。嘉陵江流域一帶因政府軍力強大,仍能維持地方安寧。宣教工作繼續,總會續派新宣教士,如白醫生、雅克生醫生(Lila G. Jackson)擴大醫療宣教事工。

許多發生戰事的市鎮都有內地會的宣教站,透過宣教士們寫下來的記錄,可以清楚當年舉步維艱的福音事工。如:

1934年2月,蒼溪李貴真姑娘(Mary J. Williams):談及宣教站被軍部徵用,兵士做飯不小心引起火警,燒毀了16個房間,只有會堂和門房得以保存。

5月,傅道明牧師(Henry W. Funnell):保寧幸無損壞,但兩位女宣教士擬拿回宣教站的物業遭遇困難。另南部的宣教站,軍隊佔用將近一年,仍不肯遷出,郭磊醫生親到南部交涉了三週也無結果!

6月,傅道明牧師到蒼溪收回物業,但已被搶掠一空,需要重建宣教站。據看堂老翁(82歲)報告,紅軍把全部有用的東西都搬走,將聖經、詩歌及書籍拿去生火;宣教站作蘇維埃辦事處,兼作工廠縫製衣服。其後,紅軍撤退,川軍入駐,逮捕與紅軍來往的人。看堂的既老且貧,紅軍極力遊說他放棄信仰,他因此躲藏起來。川軍回來更甚,他躲藏28日才敢回會堂。

7月,傅牧師陪同中華聖公會侯禮敦主教(Bishop John Holden)巡視東部,目睹各宣教站不是被毀於戰爭,便是被軍隊佔用。在恩陽禾*(En-yang-ho)被搶掠一空的福音堂內,侯主教在乒乓球桌上與12位信徒圍在一起守聖餐紀念主。這班信徒失掉家業,不少還受到紅軍的監禁和毒打。在巴中禮拜堂聚會的信徒中均有親人死在紅軍手中。

8月,石靜安牧師(Frederick A. Skinner):萬源失守,紅軍沿著后河(Heo Ho)挺進,宣教士撤退。軍隊抓人入伍,或作勞工,情況非常緊張。

9月,周口貝德仁牧師(Norman C. Pateman)知道大量難民湧入鎮內,立即僱船,把必需品放在船上,婉拒軍隊徵用。18日,營山的宣教士撤退到達後,知道紅軍將兵臨城下,翌日啟程,前往順慶。

轉移孤兒

1934年9月,65位孤兒花了13天從儀隆撤退到順慶。1940年,艾偉德姑娘(Miss Gladys Aylward)帶著約100名孤兒,從山西走到陝西,都是中國宣教史上一段天倫樂的小插曲。

儀隴孤兒院是貝月芳姑娘(Miss Rose J. Pemberton)創辦的,艱苦經營了20多年,她於1931年染上傷寒症離世,高恩海姑娘(Miss Sarah Gowar)及白錦榮姑娘(Miss Elizabeth A. White)繼續照管。難民湧進儀隆時,為孤兒安全設想,將孤兒們轉到較安全的順慶避難。

他們分成三隊,最小而無法步行者,由王姑娘*(Miss Wang)帶領乘車先行,高、白二姑娘與19名年長的女孤兒居中,其餘的跟著傅先生夫婦*(Mr. and Mrs. Pu)押後,一起步行到新鎮壩最近渡頭的地方。但是已有成千上百的難民同時擠擁過江,這群孤兒連接近江邊也不能,加上謠傳紅軍已在16哩外,鎮內守軍準備撤退;正徬徨之際,接獲侯主教來信,說保寧宣教士從水路撤退,並帶了一艘船來接應他們,真是一大喜訊!

原估計下午船抵達,於是沿江行了兩哩,找了一方便上船的地方;可是一直等到第二天仍沒船來。失望之餘,傅先生終於找到大船願意接載這群疲憊不堪的孤兒,過了嘉陵江後卻四野無人,只好在江邊饑寒交迫地度過一夜,霧水把他們的被鋪全溼透了。

翌日繼續起行,沒法找到房屋,南部來信說軍隊不准船隻航行,無法前來。再過一天,找到一房子可以歇息,同工梁先生*(Liang)接到古主教(Bishop Ku)的來信,說因用外國護照,軍隊肯放行兩船,大家趕到江邊,不久果見兩船沿江而下。

來到淡利溪*(Tanichi可能是今之正源鎮),一船造浮橋被軍隊封鎖,待軍隊撤退後,即予焚毀,故不准航行。高、白二姑娘得知還有五哩便到本江*(Pengan可能是今之江陵鎮)的福音站,便帶著孤兒們徒步上路,晚上到達時,才知道被軍隊和難民佔據了,幸軍隊願意讓步,才不致露宿街頭。翌日聽說還有七哩便到順慶,上午11時半起行,到晚上大家已十分疲倦,只好睡在茶店的檯上。幸接到消息,船獲特准通過,原來是保寧的維四張姑娘到軍部請求通行時,見一軍官腿部受傷,主動去治療他,並請他代為引見最高指揮官,原來他就是。如此,船獲准通行,大群孤兒破涕為笑,回到船上。

9月24日,終於抵達順慶,眾宣教士放下心頭重擔,白醫生則忙著為逃難抵達的孤兒們作身體檢查。

白醫生在順慶的工作

1934年,白理民醫生初抵順慶時,本是實習性質,適應後,會調往保寧醫院與郭磊醫生同工。郭醫生比白醫生早到兩年,是當時特別號召的二百位宣教勇士之一。

戰爭帶來的破壞使各地成為焦土,民不聊生,演變成饑荒,導致大量難民湧到。郭、白兩位是唯一的醫療宣教士,令他們忙不過來。白醫生在順慶工作,直到1936年春。

1935年初,一女信徒帶了一位接近失明的男病人來求醫,宣教士見他不是眼疾,便告訴病人不能用藥;但她很有信心,認為藉著祈禱,神會醫治,就在診療所內為他禱告。臨離開前,她要求拿點藥回家,後來竟然好了,可以看見東西,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一方面信徒有信心;另一方面,這也是醫療宣教士常遇到的問題,任何奇難雜症,宣教士都要醫治。當時白醫生只給了這位女信徒一些眼藥膏,想不到竟能生效。

1934至1936年間,許多都是戰亂逃難及宣教站遭破壞的消息。在戰雲密佈中,宣教士仍不斷工作,郭醫生寫道:他到南部外診,每天平均看52個病人,宣教站被軍隊佔用改為第廿九軍團總司令部。當地氣溫達100℉,在診療所內令他吃不消,被蚊叮,患上瘧疾!可喜的是他外出散步看見一所孤兒工藝所,有三、四十個男童,他們會在主日唯一休息的一天來參加為他們特別安排的聚會。當他離開時,這群孤兒還來送行,到三哩外才依依惜別呢!

白醫生在順慶的診療所,每天擠滿病人,1935年初,郭醫生逃難來到順慶,大家一起工作。紅軍渡嘉陵江西走後,郭醫生便北上重開保寧醫院。

川東陣地

1935年5月,川東的監督韓士傑牧師(Charles B. Hannah)和郭醫生返抵南部,只見宣教站的門窗或被破壞,或被盜,會堂內只剩石製的洗禮盆。三年來,經過不同軍隊的徵用,剩下的都是破爛的房子。物業雖有損失,但信徒倖免於難,這是應當感恩的。其餘的福音站,都遭受到很大的破壞,信徒受到損失。

8月渠縣費愛思姑娘(Elsie Fearn)來信,戰亂後,很多人對福音表示歡迎,星期六下午少年團契及主日學均照常舉行。周口的賴友德牧師(Thomas E. Lloyd)來信,在市集的日子,有許多人來會堂聽福音,主日崇拜更超過100人。1935年10月各宣教士齊集渠縣參加為期一週的川東宣教士退修會,白醫生沒有出席,由郭醫生代表。因保寧醫院設備全失,添置儀器和工作人員非一朝一夕可成;因此,兩位醫生建議:「利用宣教站可用的地方,開設『臨時醫院』,由郭或白醫生駐診,直等到保寧醫院重開。對教會來說,醫療傳道是撒種工作,當地教會負責向病人傳福音。」

1936年夏,郭醫生和白醫生分別在達縣、南部主持臨時醫院,留下的相片中,只有兩張郭醫生去農村探望一施過手術的小童及在臨時醫院醫治一位軍官。

染病獻身

「紅潮」過後,各宣教站漸漸復元,但1936年7月,四川省發生嚴重旱災;150個縣中有141個災區,災民3,500萬,估計逾100萬人死亡;單是重慶市兩個月便有近3,000人死亡。1937年,白醫生回到保寧醫院,在救治大量災民時,染上了致命的傷寒症,5月16日在保寧安息主懷。離世時年僅30歲,在中國工作了三年半。

* 是作者音譯之名,因無法找到中文名字。其他無* 者之宣教士,均是他們在中國時用的真正中文名字。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10404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37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