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金蟬脫殼十七載

鮑約瑟

蟬俗稱「知了」,古人對蟬似乎都頗有好感,認為蟬在土中蟄居後能復出和蛻殼代表著重生,表明自己死後仍有復活的可能。在殷墟商代晚期的墓葬中就有口含玉蟬的人出土,乾隆下葬時嘴裡還含有玉蟬。古代仕女更以蟬鬢為美,以金蟬作首飾。

全世界共有二千多種蟬,蟬通常每年都會出現一次,但有三種是17年蟬,四種是13年蟬。17年蟬主要分佈在美國東北部及加拿大部分地區,而13年蟬通常在美國南部和中西部。

大批週期蟬出現的壯觀景象可把第一批來到北美的歐洲人嚇壞了,一度認為是發生了聖經上提到的「蝗災」,而稱週期蟬為「蝗蟲」。現存最早的有關週期蟬的英文文獻,是由抵達美國的清教徒在1634年於普利茅斯記錄下來的。

蟬雖不被大多數人所關注,但牠卻也是天地萬物之中一種奇妙的存在。

週期蟬的形態

成蟲蟬一般長2.4至3.3釐米,雌性比雄性略大。頭部有兩個紅色突出的複眼,三個單眼,像注射針一樣中空的嘴。胸部有前翅和後翅兩組翅膀,翅膀透明,翅脈為橙色或黑色。

蟬的發聲

蟬的鳴聲也早已為人熟知,蘇東坡曾有「綠槐高處一蟬吟」的描述。蟬鳴在古希臘人心中不是擾人的噪聲,而是一種美妙之音,被尊稱為「歌唱女王」。

蟋蟀等昆蟲都用雙翅相互摩擦發聲,但蟬卻是用位於第一、二腹節內的發音肌伸縮拉動鼓膜發聲,並由一個中空的鼓室引起共鳴,使鳴聲格外響亮。發出的音量可達80至100分貝,類似於人所發出的驚叫聲或汽車經過時的音量,甚至可遠傳至兩里以外,是昆蟲世界中最響亮的聲音。昆蟲學家認為,這種聲音可通過傷害捕食者的聽覺來保護其幼蟲;但只有雄蟬能發聲,雌蟬的發音器構造不完全,不能發聲。鏡膜是蟬接受聲波的聽器官,也在腹部。

週期蟬的生態

蟬的一生要經過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大部分時間以幼蟲形態穴居在地下,稱為若蟲。

蟬產卵於樹枝裡,多呈白色,長條狀,約一毫米長。卵在當年並不孵化,要到第二年的夏季才孵化成幼蟲。

剛從蟬卵中孵化出來的幼蟲,只有跳蚤一般大小。當落地找到合適的地點後,就用前足挖掘隧道來居住,以其錐形的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根部的營養汁液來維持生命。

若蟲在地下時要蛻殼四次左右,每蛻一次殼就會長大兩倍。到出土時,已與成蟬的大小和形狀相差無幾。

若蟲是個出色的「氣象觀察員」。牠能隔著隧道頂部一指厚的一層薄土,正確地判斷地面上溫度和晴雨的變化。在17或13年後的5、6月間,當土壤溫度達到64華氏度(18.33攝氏度)時,大批若蟲就會在黃昏或夜間鑽出土來,不斷地攀爬到樹上。每棵樹上都有幾百隻週期蟬,其密度可以達到每英畝(大約是中國的六畝多)150萬隻之巨!

若蟲爬到樹上後開始進行最後一次蛻殼。當背上出現一條黑色的裂縫後,蟬就慢慢地從裂縫中爬出來。在上半身獲得自由以後,就將雙翼展開。此時蟬必須垂直面對樹身,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翅膀就會發育畸形。如果在雙翼展開的過程中受到干擾,這隻蟬將終生殘廢,也許根本無法飛行並且無法發聲。

剛出殼時蟬的雙翼是軟的,不能飛,必須通過翅中體液管內的液體壓力而使雙翼伸開。當液體被抽回蟬體內時,展開的雙翼就已經變硬。整個過程約在一個小時左右,新的外殼需要幾個小時才能變硬,出殼後的蟬只能存活60至70天。在此期間,牠們靠刺吸植物的汁液過活,主要任務是交配產卵,繁殖後代。

在交配前,雄蟬會發出響亮的叫聲,用以吸引雌性前來交配。交配後,雄蟬便等待死亡,雌蟬會在樹枝上鑽孔、產卵。

卵多產在四至五毫米粗的枝梢上。雌蟬使用鋸狀的產卵器在樹枝上切出一個小口袋,在其中放置24至28個卵,然後向前移動,切開另一個口袋,並產下更多卵。口袋緊密排列成一排,每隻雌蟬一生可產下四百至六百個卵。產卵後雌蟬不吃不喝,也達到了生命的終結,很快死去,但產下的卵卻迎來了下一個生命的循環。

進化論難以回答的問題

週期蟬的特殊經歷向進化論提出了難以回答的問題,例如:為甚麼蟬要在地下生活17年,而出土變成成蟲後只存活了一個多月?為甚麼週期蟬的週期都是質數?

自十七世紀中葉以來,包括達爾文在內的眾多學者,對週期蟬的物種形成及生命週期進化的研究從未停止。以下為他們的一些意見。

1.可能是為了躲避天敵。

蟬有許多天敵,常見的有鳥類、浣熊、老鼠、蟾蜍、蜘蛛和松鼠等,甚至人。如果大部分時間都蟄伏在土壤中,就能避開天敵,把生命週期延長。

2.通過無數的蟬同時出土,蟬的數量遠遠超過了所有捕食者的總和。即使被吃,仍然會有大量的蟬存留來繁殖和延續這個物種,這是一種稱為獵物飽食的生存策略。

3.可能是為了適應地球上的冰期。

一些科學家認為,週期蟬大約起源於180萬年前。當時,北美地區氣候未如現在穩定,地球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冰川活動。蟬在冰期寒冷的氣候中就難以孵化或延長發育週期,甚至凍死。為了不被凍死,牠們就會躲避在土壤深處,因此演化成較長的生命週期,以提高群體存活率。

4.通過使用質數,避免與其他週期蟬重疊。

有人通過模擬計算發現,偶數生命週期的蟬(如12/14/16/18年等)會頻繁相遇,受到生態學上阿利效應的影響而產生激烈的種內競爭。同時,不同生命週期蟬的雜交會造成種群的退化。只有選擇了17和13年質數生命週期的蟬,在最少的相遇機會下才能相安無事,避免了資源競爭和基因雜交,從而實現種群的存續。

還有人認為,週期蟬的生命週期可因進化上的一次隨機事件而變化。根據「捕食者飽食效應」,種群個體必須在同一時間大量出現,才能在天敵的捕食中存活下來。這樣的機遇在其進化的歷史過程中不會時時出現,因此,現存的每一個種群的產生,都是進化上的一次隨機事件和嚴苛自然選擇的結果,但這種維持特定生命週期的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以上都沒有說明,每年出現的蟬和其他昆蟲也都有天敵和同樣的氣候變遷,為甚麼都沒有進化出這種奇特的生活方式呢?既然每年出現仍能延續物種,那又何必在地下避居17年?況且地下也有鼴鼠、真菌等天敵。

對此,聲稱進化論是科學事實的主流科學家們,儘管絞盡腦汁地鑽研,但直到今天,依然未有一致的見解。因為沒有一個足夠清晰的理論,可以說明為甚麼週期蟬有蟄居地下這麼長的質數週期,這種週期是怎麼演化來的,又有何「目的」?

蟬和大自然都沒有智慧、目的和能耐,不會為了物種的延續而設計出質數式的進化,只有上帝才有此大能。聖經說:「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一概都是藉著祂造的……。」(歌羅西書1:16)而週期蟬之所以能有這樣特別的質數週期,也只有上帝才能作這樣的設計和創造。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20204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18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