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秘魯在呼喚

黃宇奇

一、秘魯概況

秘魯是南美洲國家,西接智利,北面與厄瓜多爾及哥倫比亞接壤,東面與玻利維亞及巴西交接,南臨智利,西面是太平洋,面積約129萬平方公里,安第斯山脈貫通南北。

秘魯礦產量豐富,特別是銅和銀,還有很多貧瘠的土地沒有開發。秘魯最為人所熟識的就是印加帝國(Inca),位於南面的馬丘比丘(Machu Picchu),為世界新七大奇景之一。秘魯講西班牙語,首都是利馬,人口為3,300萬,華裔佔百分之四,超過一百萬。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人居住在利馬,其中近年移民過去的華僑佔30到40萬。

西班牙在十六世紀初攻陷了印加帝國,成為當地的統治者;十九世紀初期,南美洲多國爆發獨立戰爭,秘魯亦在1821年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治而獨立,華人在秘魯的190多年歷史,也是從這時期開始。

二、秘魯華人

美國歷史學者Watt Stewart在其著作《秘魯華工史》中記載,秘魯獨立後在採礦、鳥糞採集、棉花和甘蔗種植上需要大量勞工,而當時中國正值鴉片戰爭後,有不法英美商人在廣東省沿岸,經過澳門,以俗稱「賣豬仔」形式,把大量華工誘騙到秘魯。1850年代,約有十萬華工在秘魯從事體力勞動,合約通常是八年。在這八年的艱苦歲月中,客死異鄉的人不少;年青力壯有幸完成合約的,或選擇回鄉,或選擇繼續在秘魯生活,有些與當地人通婚,也有些採用了僱主的西班牙語姓氏。

在二十世紀50至70年代,華僑移民大部分來自港、澳、台,以粵語群體居多,大多數聚居在首都利馬。這一時期的移民大多是因為家鄉生活不理想,希望到了國外有更好的機會;亦因秘魯靠近北美,可成為移民北美的跳板。也有一些被蛇頭誘騙,以為是到其他中南美國家,但在過境秘魯時,蛇頭「失蹤」。這時期的華僑大部分以家庭形式經營餐館(Chifa)和小買賣,因為言語障礙和同鄉互助,唐人街成為他們聚居的首選。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自二十世紀末已經有來自中國內地的移民。近年來的投資移民,大多數來自福建,也有從上海、溫州、貴州等地去的。他們除了經營家庭式餐館外,也進入汽車零件、電話手機零件買賣行業。這時期的華人經濟較富裕,有些已有能力購買商業家居兩用房。因為唐人街是粵語群體居多,生意競爭劇烈,華人餐館基本上已經向外遷移,遍佈利馬各大區。據90年代末一香港電視台的旅遊特輯,利馬市區至少有三千中餐館。至2017年,餐館估計已超過六千間。總之,無論在高尚商業區或窮困區,四處都見Chifa的存在。Chifa已成為當地飲食文化的一個專有名詞。

三、秘魯華人教會

一個有一百萬華裔人口的城市能容納多少間華人教會?若以30年為一代,華裔在秘魯已經有五至六代人,絕大部分在當地出生的華裔已融入西班牙語的主流社會。例如當地一間華人開的大型超市,分店遍佈利馬,僱員有三千多人,歷史可追溯到1940年代。時到今天,只有第一至第二代的移民家庭能說華語,對中國文化的情意相對也較強。因此華裔信徒一般都參加西班牙語教會,國、粵語教會的主要對象是第一代華僑及其兒女。

多年來,曾有各教會宗派及福音機構參與利馬華人福音事工。利馬華僑宣道會是秘魯第一間華人教會,由70年代末來宣教的香港女宣教士郭志茜在80年代成立,以粵語為主。2000年初,中國大陸講普通話的移民增多,北美張獻珉牧師接受差遣到利馬,與當地出生的麥嗣勇牧師一起,建立了以華語為主的宣道會寶華堂。

利馬由四十多個區組成,當中十多個區是人口稀少的沙漠荒地,大部分人居住在距市中心60乘30平方公里內,華僑也在其中。由於沒有良好的街道及公共交通工具,交通堵塞嚴重,從北區到市中心單程也要一兩個小時。加上治安問題,華人活動範圍就局限在生意和居所附近,故邀請他們到教會參加崇拜和活動就成為一個很大的挑戰。

絕大部分新移民是為尋找新生活才離鄉背井,做生意賺錢是其第一優先,學習語言、融入主流社會是他們對第二代的期望。由於缺乏溝通能力,枯燥無味的工作生涯便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對他們來說,參加教會活動、思想屬靈生命的意義、神怎樣愛世人救贖世人,實在是沒有必要,甚至是浪費時間。

四、參與秘魯福音事工的方式

在利馬,華人移民日增,當地的西語教會因語言和文化的阻礙,眼見莫大的需要但苦無對策。過去,有許多宗派及福音機構投入人力物力,雖然有人接受救恩,但因各種因素,教會長期缺乏懂華語的傳道人,令福音的傳遞、跟進與栽培不容易,成長扎根的努力似乎消失於泥沼中。但當地的幾位牧者和同工,在這樣的艱難環境下,堅持不懈地傳福音,沒有絲毫抱怨。支撐他們的是對神的依靠、順服和甘願事奉的心。

華人宣教隊前往利馬參與華人福音事工大概有兩方面:協助外展傳福音和信徒栽培。深夜的餐館福音團契是福音外展的重要一環,因為大部分新移民都從事餐館工作,營業時間不方便深入探訪,只能短暫停留,邀請他們到餐福團契。所以宣教隊可以為團契預備特別節目,讓被邀者感受到愛與關懷是首要的,節目也不能過度理論化而沉悶。團契也不能停留在團契的層面,信徒的栽培成長極為重要。由於團契聚會點都離教會很遠,團友靈命不一,加上工作時間極長,組織像主日學一般的學習極其困難,需要有牧者住在他們當中,為他們作個別的成長訓練。

利馬的華人教會類似美國的華人教會,有幾十年的老華僑,有剛到的新移民,有在當地出生只懂西班牙語的第二代華裔青年人,也有跟隨父母移民的青少年。這群第1.5代的年青人帶有濃厚中國文化色彩,雖然可以用西班牙語溝通,但說到心裡話的時候,還是華語比較親切。這群年青移民就是教會未來的重要基礎之一。

環顧現今北美華人教會的牧者和領袖,就是當年的小移民。現今在利馬教會協助華青事工的同工,也是當年的小移民。年青人單純好學,若父母的環境許可,這一代人與主流社會接觸多,不用再從事單一的餐館生意,可以有其他選擇,雖然也有生活壓力,但相對比較自由,有時間參與事奉。祈求神興起祂的工人前往當地,參與栽培當地青少年成為教會的精兵。

秘魯利馬教會在牧養方面有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需要,可現在只有兩位全職牧師照顧華語教會,其中一位已到退休年齡;粵語教會已有十多年沒有牧者帶領。耶穌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太9:37-38)北美的近鄰秘魯正是這樣的景象。

當初神帶領我們從原居地到北美,讓我們擁有移民經歷,可以比較明白他們的甘苦。今天我們在享用神所賜的恩典時,也當知道鄰居「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願神幫助我們從認知到看見,並因看見而生出回應的行動。

(作者為本會海外差傳部部長)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80406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79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