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逃避痴纏
曉君信箱
親愛的曉君︰
有一件事我很惱火,想請教您的意見。
我離婚多年,五年前搬來這個小鎮,在住家門前的轉角處,有間美國人教堂,我就五年毫無間斷的去這間教堂聚會,心中非常平安喜樂。
我去美國人教會,主要是不想和任何人交往,聚會純粹是為了聽道及敬拜上帝。教會常舉辦各項戶外活動或聚餐,我從不參加。誰知年來教會有個五、六十歲,瘦瘦長長的老頭子,臉皮像曬乾的李子,嘴角上留著小鬍子,啥名啥姓我不知,也不想知,每抓到機會便跑來跟我握手。剛開始我不知覺,後來每次緊握著我手總不放,家中又老是接到莫名其妙電話。因他是詩班成員,每週聚會的上半小時,詩班都坐在台上,他的雙眼緊盯著我一刻不離,他的衣著打扮也有顯著的變化,令人噁心至極。我多次想,不再去教會了,可是想起聖經上曾提及:「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一樣。」我不能讓魔鬼動搖了我的信心,只好每次遲半小時去,避免讓他盯著我;散會前,也提早五分鐘離去,然而他仍藉著種種機會傳情,甚至告訴我他每天祈禱,希望一位東方姊妹有一天會為他打開心門……。
我感覺我的信仰空間被逼的愈來愈窄,附近又難找其他教堂,我真好幾次想破口大罵那老傢伙:「去死!」可是又不能如此做。這是我每週固定去的教會,請教您有何兩全其美的辦法,才能讓我平平靜靜的上教堂?
祝主同在
~惱火人上
親愛的惱火妹妹︰
讀了你生動活潑的來信,彷彿看見一位性格剛強、果斷、主觀強、喜獨來獨往、不理人間七情六慾的女士,忽然被一名臉面像乾李子,嘴角有鬍子的糟老頭子干擾了她寧靜的世界。我可以想像你這樣性格的人,經歷了離婚的創痛後,一定是立下心志,今後不會再容什麼人親近你、傷害你。所以搬到小鎮,故意選擇了美國人教會,除了每星期日去朝見上帝外,其他毫不參與。五年來過著平靜喜樂的生活。
現在這個不知好歹五、六十歲的老頭在你毫無心理準備下,給你不受歡迎的注意和進攻,令你噁心惱火。最麻煩的,是他打擾了你唯一維持看重的關係──就是藉著到教堂聽道和敬拜,與上帝維持的關係。如今你的寧靜被干擾,你不知該如何逃避,希望我能給你建議,使你再能平平靜靜的上教堂。
惱火姊妹,我嚐試用兩個層面來看你的問題,並盼望找些可行的辦法解決。首先,我從人的層面看看怎麼解決:
一、你可找教堂的牧師,向他解釋你的困境,請他輔助你該如何處理這件事。
二、請牧師代為傳訊,請對方不要再騷擾你。
三、你更可自己先計劃好,在教會聚會後找他談幾分鐘,有禮貌的告訴他請轉移目標,你對他沒有興趣。
這三項無論那一項,都需你主動表示你的立場。理想的結果是對方知難而退,且很快轉移目標,另找對象。不理想的結果就是對方死心不息,對你死纏爛打。在這情況下,你當怎樣做呢?離開這教會,另找新的教會?搬家?這都不能使你回復當初的平靜喜樂,也不擔保同樣的情形不會再發生。
所以,我建議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試從上帝的角度來看。我想,上帝會不會藉這個老頭子來改變你的心態和生活方式?從你字裡行間,和你不間斷到教會敬拜上帝,我相信你愛主並願意遵守祂的話。我也更深信主愛你,願意你在祂裡面有豐盛的生命,祂知道你離婚的痛苦,心靈創傷需要時間醫治、療養。幾年後你終於有了心靈的平安和喜樂。但我們的主不願意你只有與祂的關係,而沒有與其他信徒建立關係,因這與基督教十字架和教會真理不符。十字架代表了縱(上帝與人)和橫(人與人)的關係,這兩種關係都須兼顧。所以教會被稱為上帝的家,信徒彼此稱為弟兄姊妹;教會生活又被稱作肢體生活,關係十分密切的(參看哥林多前書十二12至31)。你的信仰生活只有縱的關係,卻缺了橫的關係,你的靈命是不健康的。你所提到不可停止聚會的經文很對。只是你忽略了前後二句;「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不可停止聚會前後都有「彼此」、「彼此」的關係存在。因基督教不是出世的,乃是入世的宗教。藉著教會弟兄姊妹日常生活彼此交通、彼此相愛相交,一同敬拜主,不信主的人就因此認出我們是信耶穌的人,叫天父的名得榮耀,更藉此將福音傳給世人(參看約翰福音十三34至35)。
我說了這麼多,不知道你明不明白?就是上帝要改變你對教會的心態。若教會是上帝的家,當然信徒除一起敬拜上帝外,也須相交,過肢體生活,這是上帝所喜悅的。所以我建議你:
一、先為自己祈禱,求上帝改變你對教會的心態,給你順服的心遵守祂的話。
二、求上帝給你智慧,指引你該如何處理那騷擾你的弟兄。
三、指引你該如何投入教會肢體生活。
四、給你事奉的機會和與一些屬靈姊妹或家庭建立友誼。
五、若對方情形不改,是否你需要離開而回到華人教會呢?是否上帝藉此事使你投入事奉、建立肢體的關係呢?無可否認,上帝必願意你有豐盛的生命和生活,而不願你一個人孤孤單單度過餘生!
願基督的平安在你心裡作主!
~曉君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010508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469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