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天賜奇才——訪蘇緋雲博士

余黃國凱

(編者按:蘇緋雲博士與夫何仲柯醫生之四名子女皆為美國著名天才兒童,先後以九至十二歲之稚齡考進大學。現在柯家長子已廿九歲,幼子廿歲。以下為本刊對蘇博士的訪問。)

凱:蘇博士,聽說您們家四名子女都是天才。

蘇:其實人人都是「天才」,因為每個人的才幹都是來自上天,每個人的才幹都是創造主所賜。

凱:然而您們四名子女的確較一般人聰穎,究竟您們家的背景有甚麼特別?

蘇:我相信這是上帝的祝福。聖經應許說:愛上帝的,他的子女蒙主愛直到千代。

家父曾對我說,自他的祖父信了耶穌,福氣就臨到我們家。我的曾祖父本有酗酒問題,使得家無寧日。後得林語堂先生的尊翁帶領信了耶穌。自此便不再酗酒,而且生意興隆,家庭和睦。如此算來,我已是第四代的基督徒。若從母親那邊算起,還是第五代哩。所以很多世人的惡習,已於上幾代藉上帝的恩典濾清了,使我們後代蒙福。上帝的話真是可靠。我和何醫生都生於愛主的家庭,婚前已是基督徒,所以兒女成才,都是上帝的恩典。

凱:您們是怎樣發現子女的天分異於一般人呢?

蘇:我們都認識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知道祂是富創造性的。祂所造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特性、恩賜和天分,所以我常用開放的態度與子女玩耍、相處,用心觀察他們,盡量了解他們。例如:幼子小時不大願意讓父親抱。我想,為甚麼會這樣呢?難道他不喜歡男士?可是並不,他卻肯讓舅舅、叔叔抱。使我不明所以。直至七、八個月大的時候,我發覺他的耳朵很靈敏,稍有聲音,就醒過來;於是把他的床搬至地下室,裝了一個感應器,自此他睡得很安寧。再大一點,發覺他遠遠就聽到汽車駛近的聲音,又發覺他不願參加教會聚餐是因人聲嘈雜。終於我明白了,因他父親聲音洪亮,笑聲驚人,似唱歌劇的男高音,而幼子耳朵靈敏,所以不肯讓父親抱。

又如小女兒兩歲多時,人尚矮小,坐在車內只能看到天,若車子不駛往禮拜堂、學校或診所,她一定會問:「我們現在往哪兒去?」後來才發現她的方向感很好,我們爬山,她總不會迷路。

長子對拼圖、砌積木等反應奇快,一歲已能辨認不同的形狀。他一歲半學講話時,竟會分析字音,例如把「車」字拼音成chaia(福建語),我們深感奇怪!兩歲他已可說完整的話了。我們發現他常將話語重複,總希望說得完整一點。例如他說:「那兒有一輛紅車。」隨後又說:「那兒有一輛很大的紅車。」兩歲半時,舅父母送他一份聖誕禮物,是一本小孩字典,每個字有圖畫,又用那個字做句子。他接到禮物不久,就全學會了,只有一個字不懂,因那個字沒有圖畫,是一片空白。原來那個字是"Nothing"(沒有東西),下面的句子是Nothing at all(完全沒有東西),他沒法猜出是甚麼來。之後他看很多書,我們不覺得奇怪,因他舅父的兒子也是這樣,以為人人如此。長子記憶的方法,是把經文、文章先分大綱,再分小目來記憶。他學過的數學全部記在心裡。他說:「我並不是全部記下,只是記住基本的理論,然後推理。」不過,他推理的速度較快。三歲時,看見牆上有字,就讀出來,在任何地方都如此,可能他要自己聽到字音才知道那是甚麼字。別人都覺得這孩子很特別。

長女從一歲開始已喜歡唱歌、跳舞,更會自我創作;但兩歲半仍未看書,於是我做了一個玩具教她認字,可惜她只視為玩具,全不讀上面的字。那時我才知道,未到時候是沒法教她的,於是乾脆不教。豈料三個月後,她就全學會了。上帝造每一個人都很奇妙!

凱:四名子女都這麼聰明,那麼教養他們,會比一般人困難嗎?

蘇:可說很不容易,不過我們知道要照著創造主的話教養他們,順著他們的特性發展,所以也不難。

長子四歲時,鑑於旁人對他的表現都感到驚奇,我們就四處打聽是否要替他找一間特別的學校;可惜沒有人幫助我們,問來問去都得不著要領。惟有讓他進入普通的幼兒班。一天,老師說他不聽話,查問之下,才知道校方為方便管理,規定上午班用女廁,下午班用男廁。當時長子已識字,不肯入女廁,其他同學都不理會。事後,我發覺當時自己對這事沒有處理妥當;其實只要請老師用紙板把「男」、「女」二字遮蓋起來就可以了。

那段日子,每次他上幼兒班兩小時,放學回家,就坐在門口看書兩個小時,全不打擾我(當時我尚有兩個女兒,一個一歲半,一個初生)。原來他在學校悶了兩小時,一肚子悶氣,要在門口坐兩小時讓悶氣消散,才可回復正常。如我不善處理,以後他豈不變了怪人?上小學六小時,就需六小時來消除悶氣?

五歲時,他進了幼稚園,老師說他不聽話,上課時四處遊蕩,看同學的作業是否做錯;叫他畫圓形,他偏要畫三角;於是我要求入課室參觀,發現學校所教的很淺。當時他甚麼書都讀了,捧著《大英百科全書》也可坐下來讀幾個小時,學校所教的實在悶死他,他真不知如何是好,我也不知該如何處理,只叮囑他乖乖坐著聽課。他很乖,照著我的話去做。

一天,老師介紹我去參加一個聚會,我將兒子的情況提出來請教講者。當天會中,有一位公校的心理學家,請我帶兒子去見他。測試後,得知我們六歲的兒子,竟似十四歲的少年,這情形他從沒見過。在一個測驗定義的問題中,問及「生鏽」的定義,我兒子竟答道:「氧化鐵」。因我是讀化學的,他早已將我大學一年級的化學書看過了。那心理學家建議我們送他到另一間學校,以一年級的年紀唸三年級的書,以免桎梏了他的發展。起初兩個月,他讀得很開心,之後又覺得悶了。於是我跟老師們詳談,希望他們了解他的情況,結果有些願意讓他讀深一點,有些則不明所以。由於我先後與校長討論多次,有一次,他發怒了,說:「你喜歡怎樣就聽隨尊便!」於是我跟老師說,你們不用再教他,他自己會讀書的,只要給他深一點的書就好了。就這樣他的數學進步飛快。

但是,升上二年級時,新的老師又不明白他的情況,堅持要他唸回二年級的數學。真無可奈何,我只好帶他去應考一間天才兒童學校,結果讓他跳讀至四年級。一年後,那位心理學家說,他們公立學校換了校長和校監,建議我兒重返公校,半天讀小學,半天讀初中。那段時期他很高興。

之後,半天在初中,半天上高中。我看見報上說霍浦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有一個讓十四、五歲入大學的課程,於是找那位心理學家寫一個記錄,以備他日推薦參考之用;豈料他竟推薦我兒參加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入學試,結果他以九歲零三個月的年紀考上了。

他在大學主修數學,當時我陪著他上課,他不會寫筆記卻會做功課;考試時我也陪他去,交卷很快而且取得滿分。我要求學校將他的必修科—文學等科目留待四年級才修,因年僅十歲的他,沒有人生經驗,不適合讀這類學科。於是選的都是數學、化學、物理等邏輯性的科目。十三歲時唸文科,對他來說也並不容易,尤其要寫幾十頁的論文,殊不簡單;於是我陪他到圖書館找資料,選一些參考書較多的題目,指導他如何選材、摘要寫成論文,總算渡過了難關。

他上大學時,同學都以奇異的眼光看他;幸好過了兩星期,同學不再覺得希奇了,只是那些電台、電視台、報章都視他為特別,為他拍照、錄影、做訪問,同學們都很開心。他十三歲大學畢業時,同屆有一位令人敬佩的婆婆以八十四歲高齡畢業,報章刊登了二人的合照,成一時美談。

有了長子的經驗,教導長女就容易多了。我們讓她每兩年跳級一次,九歲也入了大學。當時她參加了一個特別班,鋼琴由一位來自蘇聯的名師教授,唱歌則由她父親指導。但想不到大學的歷史課提到教會逼迫科學家,又說進化論才是真正的科學,這些都是因為他們分不清科學的事實與科學家的猜想,也分不清宗教與聖經;但是我們覺得對九歲的女兒實在有壞的影響,這環境不適合她,她會受不了;於是我們讀聖經、祈禱,尋求上帝指引。上帝藉《以賽亞書》告訴我:你的兒女要受耶和華的教訓,大享平安。這讓我知道上帝要我送她到一間基督教學校去,遂致電貝維爾基督教學校(Bellevue Christian School),更祈求上帝讓我可以會晤該校校長,並接納我們幾個要求—答允讓她讀七年班,而數學、英文可到高班再上課;若時間有衝突,則讓她自修。結果校長全答允。半年後,我發現她在家庭靈修的表現跟以前大不相同,樂於跟我們分享,且有自已的意見。第二年,小女兒也進了這所學校唸書,同用跳級的方法,十二歲時大學已請她們入讀;但她們在貝維爾學校繼續讀了兩年才入華盛頓大學。

幼子從四歲開始在教會學校唸書,他是唯一由始至終在教會學校唸書的。初時不肯離開媽媽,於是請求老師容許我在課室協助。漸漸他對老師信任了,我就離開。

有一天雷電交作,孩子們甚是驚慌,老師對他們說:「你們看天父多麼偉大!」

這話使孩子的心情改變了,覺得天父很有能力,我們在祂看顧下一定平安。這樣的教導實在太好了!使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於天父,心中所想的都向著天父,思想很健康。

幼子平凡無奇,五歲時,有人說笑的問我們:「你們那位天才第四名入了大學沒有?」我們回答說:「感謝天父,我們終於有一位正常的孩子。他兩歲才懂得說話,四歲才看書,記憶力較差,不用我們花太大工夫。」怎料,到了三年級,他的數學程度突飛猛進,上課漸感枯燥。我覺得讀書不可以感到枯燥,枯燥便會發生問題;於是與他商量,決定採用「家庭教學」(Home School),由自己教。我們每天帶著他一同上班,在診所設小桌小椅,讓他自己看書、做功課,我們不用教他,只是間中看看他有甚麼需要。兩個小時後,與他到中國城吃午飯,飯後返回診所午睡,醒後看看書,四至五時看電視,五時跟我下班,很是舒服。一年時間,他讀了兩年的課程,數學更讀到六年級。十二歲時參加發掘天才(Talent Search)比賽,取得第一名,大學叫他入讀。而他要求先參觀華盛頓大學的少年班,之後他說:「有些人很驕傲,老師還說他們該如此,因他們較其他人優秀。我不想跟他們一樣。現在我只有十二歲,思想不夠成熟,希望能在教會學校多讀一年,讓自己成熟穩定一點才不致被他人影響。」此外,他還有兩個不先入大學的原因:一是盼能代表本州參加全國數學比賽;二是想參加學校八年級的旅行。結果他十三歲才入大學。

凱:您們四名子女不但才智出眾,更是虔誠愛主、樂於事奉的基督徒。請問您們在屬靈方面是怎樣帶領他們的?

蘇:我們夫婦二人都是基督徒,結婚後就開始家庭靈修,一同讀聖經祈禱,另外還有個人靈修時間,一直沒有間斷。孩子自母腹時開始,就和我們一起祈禱讀聖經,生下來之後更是數十年如一日。我們都是在輕鬆、不拘形式的氣氛下做家庭禮拜。我們讀聖經是從頭到尾的讀,每日約讀一章。讀完之後大家分享,然後每人有一個簡短的祈禱,由最小的開始。有客人來訪也請他們參與。家人在不同的地方,也相約讀同一章聖經。全家一起同心敬拜上帝。讓他們知道為甚麼耶穌基督是真的創造者,祂降世成人是為了愛我們;而祂的死和復活都有歷史上的證據。幼子現年二十歲,已與我們一同讀了全本聖經約七次,對上帝的話自然印象深刻。當子女明白聖經真理,就不會再懷疑,更會幫助他們同年紀的人。看見子女日漸長大,對真理認識日深,可以服事這世代的人,我們很開心,這實在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凱:蘇博士,請問您們家中曾否有過所謂「青少年問題」?

蘇:感謝上帝,我家沒有遇過青少年問題。其實所謂「青少年問題」,不是青少年時期的問題,而是青少年時期以前的問題,到青少年時期才表現出來罷了。問題的根本是由於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當作上帝,而不是依據聖經的話教導子女。要知道,若非聖經的真理,我們就不必執著;如果僅屬父母個人的意見,是可以商榷討論的,不應以一己之見當作權威,惟有上帝的話才是權威。若一件事上帝說不可以做,那麼父母、子女都不可以做。若能以這樣的原則處理事情,何來反叛?當人將自己視為上帝的時候,就是罪的開始。很多時候,人不根據上帝所定的善惡標準去做事,要自作主張,自定善惡的標準;但人非上帝,沒造天地,智慧有限,就落在罪惡過犯中。作父母的宜時加省察。孩子看到我們所說、所行的不合理、不公道,年幼時未能獨立,定要倚靠父母,不平也得屈於心中;待稍長,心中的不平就會發作出來了。小兒子十六歲時對我說:「現在的青少年不知自己在做些甚麼,而他們的父母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些甚麼。」實在叫人慨嘆!

在我們家,子女青少年期可說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那時他們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可與我們溝通;又還沒有結婚,尚在身邊,一家人常一起出外旅行,多好!其實,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帶到上帝面前,自小就與他們一同讀聖經、祈禱,待他們三、四歲時,就可帶他們與耶穌傾談,承認自己的罪,承認耶穌為他們釘十架,承認耶穌為他們復活,鼓勵他們將生命交給主。那麼,他們有了上帝的生命,聖靈自會管理他們。

凱:蘇博士,我知道您們夫婦二人很熱心傳福音,這對他們有甚麼影響?

蘇:我們還未結婚前,已知道上帝要我們把福音告訴人,所以孩子小時,我們盡量教養、陪伴他們,盡父母之責。當時我們在教會是全家總動員的,孩子們能幫甚麼忙,就幫甚麼忙。工作完了,便一起去吃飯,或到公園玩耍,將到教會服事、遊玩、家庭生活融為一體,一切來得很自然、很正常。而教會的禮拜、活動,都全家參與,真是快樂。記得我曾背著小女兒指揮詩班;唱歌時,長子坐在父親膝上,跟著指揮做動作。現在他們四個都是熱心的基督徒。長子曾隨我們到東南亞傳福音。幼子自十四歲開始,每個暑假都與我們一起到東南亞傳福音,很是積極。我們一家人傳福音全是出於自然。既要傳福音,就得加以取捨,放棄很多社會上的東西,例如:外子要放下醫學會主席之職,最後更放下醫務;而我也要放下研究工作。這是上帝的恩典。我們很高興能一生服事祂。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19990201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442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