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将会走向何方
罗妮丽
一
我在1997年受美国福特基金会邀请来美国,做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儿童的动机研究。与我合作的美国教授J,自己就从中国领养了一个女儿。J在亚洲妇女研究方面有一定影响,50年代来中国还与周恩来总理合了影,照片一直在家中精裱存放着。我对她非常佩服和尊重。初到美国我时刻跟着她,她让我到她所在的大学里听一些课,也去她所安排的一些家庭作采访。没想到,从那时起,我接触到了以前在报章中听说的同性恋家庭。
到美国一个月后的某一天,J带我到波士顿,在她一个朋友B家度周末。B在当地一所著名大学作教授,也在中国领养了孩子。到B家时,她正在厨房准备吃的。不一会,又有一位在同一所大学工作的女教授带着两个中国女孩来。当时我以为两位教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孩子们在一起玩而已。她们告诉我,两个女儿是从中国合肥领来的,约三岁,与我在中国的女儿年龄相仿。住了一晚,第二天我和J与她们道了别。那个下午来的女教授也在这里过夜,我以为她家住得很远。当时我也没好多问人家的私事,包括她们的丈夫怎么没回来。
很快就要到圣诞节了。我访学所在的大学,食堂会关门,公交会停开,我无车无食,独自在校宿舍,当然成为问题。此时,有种孤独感,很想念国内的家人,特别是女儿。这时J问我,要不要到波士顿B家。这样每天可以步行到哈佛的燕京学社,哈佛图书馆,不会孤单,有饭吃也有书看。于是我就坐长途汽车到了剑桥,B在车站接了我。去的地方不是上次去的家,上次是她郊区山边上的别墅。这次去的是她市里的家,房子很大,B为我留了单独的卧室。从她家步行距离就可以去哈佛。没想到,上次在她家留宿的女教授仍然住她家,她们对我仍然那么热情。我开始纳闷她们的关系了,而且第二天,她们一起开车带我去纽约玩,也见到了B的爸爸。B的爸爸是个很富有的犹太人,在市里有整栋大楼,里面还有专门的古董陈列室。
当天回到波士顿,第二天醒来便是圣诞节。早上起来,她们就开始拆圣诞树下的礼品盒。没想到也有我的两个包裹,其中一个是送我女儿的。这是我第一次在美国过圣诞,我很感动。
下午正在家吃饭,门铃响了。两个男的带了一个白人小男孩来。与B及那位女教授的两个小孩子年龄相当,玩在一起。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带的这个男孩子是其中一个男的精子与B的卵子在一起培育出来的。当我听到这个,心里不知道有多惊讶。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出了国,才见到这个世面。
第二天一早,他们四人带着三个孩子出发到另一个地方去滑雪。因早就订好宾馆,不知道我要来,所以她们很抱歉让我一人留在家里。冰箱里留满了吃的,丢了一把钥匙给我。空荡荡的家里我充满着那两天所见所闻的纳闷,总觉得这些善良的家长们却是怪怪的。我一人试着走到燕京学社,那天并不开门,我只是想熟悉路线,也想排遣一下心思。转了一圈回到住处,越想越不对劲,就给J打了个电话,问她们是不是同性恋?J说:“是的,那又怎么样?我是让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我问那两个男的是不是也是?她说,也是。我如五雷轰顶,半天无语。她在电话里却笑起来:“作为严谨的学者要了解各样事情,各样的家庭。”我无话多说,心中害怕,放下电话想要离开,但已是晚上,陌生之地,我能去哪里?一下子想起美国我还有一个远房舅舅,前不久在他家过了感恩节。他家离这里不算远。舅舅一见面就很热情地嘱咐我,在美国时有任何难处都可以打电话给他。我打通了他的电话,他立刻开车来接我。舅舅是基督徒,路上他告诉我同性恋是罪,是神不喜悦的。我在舅舅家呆了一段时间,没事时看看书,直到圣诞假期结束。
二
突然不辞而别的举动,让J很不理解,也不高兴。她问我为什么不住她朋友家?我说一个人住那么大房子,怕。她说,不是吧?她很清楚是什么原因。
秋季,J特意安排我听了一门课,叫“多文化下的家庭”。听了几次才知道,美国家庭生活是各式各样,各种方式生养儿女。课上还特别提到有一对女同性恋,体外受精,又不想自己生,于是放到自己妈妈肚子里生出孩子。结果等孩子生下来,她妈与女儿为抢这个孩子,互相打起官司。听着这些例子,对于在中国受过传统教育,又对这些医学案例一无所知的我,又惊愕又想吐。
一年访问结束,我脑子里充满着对美国的新鲜,也包括一些奇怪,回到了中国。值得欣慰的是,在访问结束前,我在教会里认识了耶稣基督。知道圣洁的主恨恶罪恶。我虽是罪人,但绝不认同同性恋。没想到圣经记载,神对一男一女的婚姻那么看重:“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二24)。神视同性恋为可耻可憎之事,并以不能承受神的国来作为他们当得的报应,因为“他们的女人把顺性的用处变为逆性的用处;男人也是如此,弃了女人顺性的用处,欲火攻心,彼此贪恋,男和男行可羞耻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罗一26至27)。“人若与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他们二人行了可憎的事,总要把他们治死,罪要归到他们身上。”(利二十13)“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吗?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作娈童的、亲男色的、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辱骂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国。”(林前六9至10)。
当然,以人的标准来看,我接触的B教授及她的伙伴们,都不是坏人,还颇有爱心,但在神眼里仍是罪人,只是她们不会承认自己有罪而已。在她们眼里,这是平等、自由、人权和感情私事。我为她们叹息。
三
时隔一年多,我第二次来到美国。这次不是当访问学者,而是来上博士班。因学的是早期儿童教育,课余还要在大学幼儿园里做助教。在那里有位女老师,20多岁,漂漂亮亮的,却剃着个光头,让我很纳闷。她告诉我,不久她会去读医学。她看起来是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对我也很好。但不久,我便知道她是个同性恋者。她所爱的另一个女人,比她年龄大多了,还有两个孩子,是个钢琴教授。我不能理解。她离开后我们便断了联系。
我博士毕业后,来到蒙大拿(Montana)某大学任教。三年多时间,在那里除了接触牛仔家庭,没有碰到同性恋。之后,搬到了堪萨斯,也很少接触到同性恋。所在的大学里有一个教授是同性恋,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快就离开了。倒是在教会里,一位单亲母亲有一天伤心地告诉我,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终于出了嫁,没想到一年后,女婿却变性成为女的;而且这事,她女儿也同意。她为此与女儿闹得很僵,整天郁闷,欲哭无泪,不断向神祷告,求神来改变孩子。
我的女儿后来也来到美国,如今已上大学了。上大学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她在电话中很难过地告诉我,当天有个讲座,请来的主讲人是个男的变性成女的,大概40多岁。讲座中,他说他太高兴了,他的女儿终于长大了,所以他能与十几岁的女儿换衣服穿。我女儿所在的大学,本来也是一所基督教大学,如今却越来越远离真道。不久,她同学好友中就有了三对同性恋人,校园里情况越来越糟。二年级时,女儿自己转学到波士顿的一所信仰严格的基督教大学。她后来告诉我,她原先大学里曾参加的那个英国剑桥大学交流项目班上,九个同学中七个都有同性恋的经历。我为自己的孩子而庆幸。自小,我们就时常教导一双儿女,“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诗一1至2,6)。女儿从小在教会里长大,很清楚基督徒的信仰原则。她至今仍热心爱主,坚持在教会中事奉。
四
这次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同性恋法案之时,我正在陪儿子在外地参加夏令营。主日参加朋友的美国教会崇拜。唱完圣诗,牧师证道说,记得50年前,他还小时,他的奶奶得了一个电视机的礼物,在当时是很好的礼物,全家都很开心。但他第二天去见奶奶时,没有看见电视。问奶奶电视呢?奶奶说,她一开电视,发现里面全是不好的节目,把她吓得要死,于是将新电视放到车库里。如果那时的电视内容能让奶奶吓得要死,要是她如今还活着,不说电视,就是听听新闻,看看报纸,也会被邪恶血腥的内容吓晕。牧师说,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我们一点点向罪让步。每让之初,还有些挣扎,时间久了就不觉得是罪,甚至罪中取乐,为罪庆祝。牧师边证道边流泪,大家心情都很难过。证道结束后,会众们一个个上台跪下哭着祷告,牧师也落泪,气氛沉重如葬礼。这个场面让我震憾。想想儿孙们的光景,我有些害怕。比如说,30多年前,艾滋病这个词,人们闻所未闻。第一个被发现的病例是在1981年,由美国公布一名31岁的加州男同性恋者感染了此病,但这个病的传染速度令人忧心。据估计,全球已有约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同性恋人群又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
儿子夏令营结束,我们去了另一个城市。到了主日,是7月4日美国国庆节,我们去了当地的美国教会。会堂里摆放着国旗,会众们唱完传统的圣诗,牧师放了一段有关军人的录像,然后特别邀请在场的曾在军队里服务的人和他们的家人走到前台来。牧师请会众们集体向他们致敬,之后牧师开始讲道。他说,人一说到基督徒,就是想到寒冷时送衣服,饥饿时送食物,必要时来帮忙,这是传统基督徒的样子;但在当今,我们不能只做这样的基督徒。为了下一代,为了神的国度,我们都要做战士,要勇敢地献出自己。他专门讲到以弗所书六章11至13节:“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接着,牧师呼召:愿做战士的,请站到前面来。然后,我看到很多人包括老人和坐轮椅的残疾人都走到前台。我坐在座位上发呆,这世界将要变得怎样?我们的儿孙们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作父母的多么不容易!
最近又在网上看到一些新闻,开摄影店的基督徒夫妻不给同性恋拍婚纱照被告上法庭;开蛋糕店的基督徒拒绝为同性恋婚礼制做蛋糕,被判罚13多万美金。在很多州的幼儿园里,已有同性恋的读物;苹果手机上会自动放出同性恋音乐。如果家长们仍然麻木,没有一颗对神敬虔的心,孩子如何才能自小就有分辨力?在一个耳濡目染的多元化的环境中成长,潜移默化中孩子将会走向何方?求神让我们作勇敢、敬虔的父母吧!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s20160102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164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