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約伯記談安慰人的藝術
王學青
約伯記是一本莊嚴神聖的書,文學境界很高。它涉及的領域寬闊深廣,用詞深奧優美,內容深入透澈,充分顯示出作者有聖靈的感動和從神那裡來的啟示。它的第一章和最後的第卅八到四十二章是散文體裁,其他部分則是以詩歌體裁的方式寫成的。它的主題看似是「約伯的苦難」,其實是「神得榮耀」;它的主角看似是「約伯和他的朋友」,其實是「神自己」;它的背景似乎是「苦難」,其實是「彰顯神的大能和恩典」。全書敘述撒但在神的允許下對約伯展開攻擊,使他在瞬間失去所有的財產和兒女,全身長瘡出膿,讓他極為痛苦。他的三個朋友年歲已高,聽說他有災難臨頭,卻還能相約過來看他,為他悲傷,安慰他,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約伯見到他的朋友來到,希望他們能夠:
1)聽聽他訴苦(參伯3:1-25)。
2)以仁慈待他(參伯6:14),而不是無故地責備他(參伯6:25)。
3)教導他,使他明白在何事上有錯(參伯6:24)。
4)不要譏笑他,藐視他的災禍(參伯12:4-5)。
5)惟願他們全然不作聲,聽他的辯論(參伯13:5-6)。
可惜他們三個人不斷地踏入在勸慰上的誤區和堅持己見,結果不但沒有使約伯得到安慰,反倒增加他的煩愁(參伯16:2)。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不自覺地扮演了約伯三個朋友的角色,當身邊的朋友或主內肢體有患難、軟弱時,我們的愛心沒有給對方帶來慰藉,反而加增了他們的痛苦。現在看看從約伯朋友們所踏入的誤區,我們可以從中學到甚麼,也可以不要犯同樣的過錯。
1)定罪他,論斷他,羞辱他。他們認定約伯的痛苦來自他的罪和神的管教(參伯8:5-6),稱他「不殷勤地尋求神」(參伯8:5)、「不清潔正直」(參伯8:6)、「邪惡人」(參伯8:20)、「不義之人」(參伯18:21)、「不敬虔之輩」(參伯15:34)、「惡人」(參伯18:5)。他們甚至認為,「或者你的兒女得罪了祂,祂使他們受報應。」(伯8:4)
2)責備他,傾覆他。他們責備約伯「愚昧無知識」(參伯15:2-6);「約伯開口說虛妄的話,多發無知識的言語。」(伯35:16)「不聽他們這些白髮人的指示」(參伯15:10-17)。他們甚至說出,「所以當知道神追討你比你罪孽該得的還少。」的話(伯11:6)。
3)編造無中生有的罪。「你無故強取弟兄的物為當頭,剝去貧寒人的衣服……。」(伯22:6-9)「他與作孽的結伴,和惡人同行。」(伯34:8)
4)倚老賣老,拿自己的經驗勸導他,為他找解決方案,而且強迫他遵行。「這理,我們已經考察,本是如此。你須要聽,要知道是與自己有益。」(伯5:27)「你要認識神,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伯22:21-30)
這一切的惡言惡語,讓約伯痛不欲生,說到「我厭棄(性命),不願永活。」(伯7:16)他甚至直呼,「我朋友啊!可憐我!可憐我!因為神的手攻擊我。你們為甚麼彷彿神逼迫我,吃我的肉還以為不足呢?」(伯19:21-22)讀到這裡,不禁讓人潸然淚下。我們想想,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法來安慰人呢?其實一開始他的三個朋友所做的還蠻可取,也是我們可以學習應用的,例如:
1)安靜地陪伴他。「他們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個人也不向他說句話,因為他極其痛苦。」(伯2:13)在痛苦中的人,最需要的只是聆聽他們的心聲和了解其處境,讓其心中的抑鬱得到疏解。約伯也說:「你們要細聽我的言語,就算是你們安慰我。」(伯21:2)聖經教導我們「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雅1:19)有時我們說的實在是太快了,聽個隻言片語就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沒有真正明白和體會對方的感受,許多時候默默的陪伴也許更有益,因為這些能夠給其帶來真正的溫暖,也能讓他切實體會到神的愛。
2)訴說約伯以往的善行,提醒他並非一無是處,也就是說好話。「你素來教導許多的人,又堅固軟弱的手……。」(伯4:3-4)「你的倚靠不是在你敬畏(神)嗎?你的盼望不是在你行事純正嗎?」(伯4:6)經上告訴我們,「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弗4:29)「造就人的好話」是指「正面、積極的言語」,它反映的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只有這樣「說好話」的言語,才能真正地叫人得安慰,得益處。
3)認同他,以平等的身份柔和地說話也就是好好地說話。「我在神面前與你一樣,也是用土造成。我不用威嚴驚嚇你,也不用勢力重壓你。」(伯33:6-7)聖經上說:「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15:1)人與人之間很多不必要的衝突是由粗魯急躁的語氣所掀起,而很多一觸即發的爭執可被柔和安穩的語氣迅速平息。所以我們要修煉自己的心,使它溫柔敏感,控制自己的口舌「好好地說話」,使它能正確傳達出我們的心意。
4)經過聖靈的幫助,將神放在談話的焦點。將注意力轉向神的公平、掌權、公義、大能。「你要向天觀看,瞻望那高於你的穹蒼。」(伯35:5)「論到全能者,我們不能測度;祂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義,必不苦待人。」(伯37:23)神有唯一解決問題的鑰匙。
5)給人盼望,尋求聖靈的幫助。「現在(有雲遮蔽),人不得見穹蒼的光亮;但風吹過,天又發晴。」(伯37:21)「造我的神在哪裡?祂使人夜間歌唱。」(伯35:10)「你的案件在祂面前,你等候祂吧。」(伯35:14)默默為他祈禱,把一切交託給神,雖然我們是憑著愛心去勸勉人,但若不倚靠主,仰望主,就很難達到目的,甚至成為絆腳石。所以在去探望勸導前,我們一定要警醒禱告,求聖靈帶領,把一切交託給主,按著神的旨意行。
6)等候神。約伯不斷地求神與他對話,移去他的痛苦,但神是隱藏的,是沉默無語的,最後神終於出現,原來從頭開始神一直就在他身邊,聽到他一切的訴苦,對約伯的苦難來源始末比約伯自己還清楚。他一連串在旋風中問了約伯77個問題,但是在全能者面前,約伯看到自己的渺小無知,也明白神萬事都能做,祂的旨意不能攔阻(參伯42:2),也因此說出了千古名言:「我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伯42:5)神做事有祂的時間表,我們不能理解,而且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唯有神知道一切,我們只能耐心地等候。
求神賜我們智慧,讓我們以約伯的三個朋友為鑒戒,在生活中做一個有效益的安慰者。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250504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222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