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關懷喪親者
梅林寶珍
不疏遠,不過熱
很多人遇上親朋喪失至親,往往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關懷。為怕說錯話、勾起或觸痛別人的傷口,便暫時避免接觸,期望過一段時間,喪親者的情緒平伏了才再聯絡。這對部份喪親者來說是可行的。不過最好能讓喪親者明白,你原意是想給他(或她)空間,倘若他(或她)需要你的關懷、安慰或幫助,你仍願意隨時給予援手。事實上,喪親者在失去親人後,是需要空間適應和接受的。而部分喪親者在這空虛失落的時候,渴望更多的關顧和支持。若你在此時突然減少與他連絡,不免令他產生自卑,以為別人看不起自己,或以為你怕被他牽累,所以逃避、疏遠。因此要彼此有共識。有一些人則對喪親者過分熱情、關懷,認為需要整天陪伴著或照顧他們。但有時給予太多意見或提議,例如叫喪親者勿再過分思念亡者,建議他們出外旅行散心、搬家、扔掉亡者的遺物,再結婚生子;或為喪親者安排很多活動,令他們沒機會安靜下來,以為這樣有助他們不再有時間去想不開心的事。這往往會弄巧反拙,使他們缺少機會獨自思想和處理個人的哀傷,為他們帶來更多困擾和壓力。
其實,倘若喪親者願意讓你陪伴或找你傾訴,應盡量多聽少講,認同他悲痛的情緒,讓他得著宣洩的機會。不要以為流淚哭泣不應該,也不要迫使他們做太多決定, 或認為他們應在什麼時候停止哀傷,因為各人情況不同。
敏銳關懷、釋去顧忌
中國人可能會因著迷信或一些傳統的避諱,認定喪家是不吉利,擔心與這些人來往會帶來噩運;又或者認為喪親者是個不祥的人,不許他到訪,或對他參與一些事情有所避忌。這些不正確的態度除了會加深喪親者的悲痛,更會令他們變得自卑、內疚或自責,覺得自己有如罪人般,變得退縮,甚至與避諱者關係破裂。
此外,過多電話查詢喪失親人的經過和情形,亦造成騷擾。因為當喪親者不斷要向人重覆那些傷痛的經過,會造成精神和情緒上的困擾,甚或妨礙了喪親者休息或處理事情。若想要表達關懷,不妨寄上一張小小的問候卡或短箋,寫上幾句關心安慰的話。有時一個關切的眼神、點頭的認同、有力的握手,或輕輕拍一下肩膊,已是表達關懷很好的方法。
如果你是喪親者的親人,若情況許可,可考慮為他們做一些較實際的事,例如在經濟上給予支援,暫代他們照顧家中老少或處理家務,讓他們可以安心去辦理喪事或處理一些雜務。適時的、出自真心真意的關懷,是最可貴的支持和幫助。
倘若喪親者是信徒,可以跟他們一起禱告,提醒他們依靠神、親近神,向神支取力量。然而,亦要留意這階段他們是否對神有所困惑,懷疑神的慈愛,甚或懷著怨憤,否則一些話可能令他們更反感或激動。
了解喪親者面對的轉變
失去親人,不管關係如何,都是在經歷「失喪」(Loss),會令我們心靈、情感上失去了依歸,在人生路上失去了伴侶或依靠。甚或還可能有很多連帶的失落,如金錢、時間上的投資,又或要放棄一些計劃、希望、夢想等。
失去親人令我們在身分上也有轉變,成為鰥夫、寡婦、孤兒、不再能做父母、失去手足之情,或知己良朋……。一些人在喪親後,因經濟問題或各種原因,得面對搬遷,除了要適應環境的轉變,更有可能要接受生活素質下降,或被逼離開與親人一同生活、有過快樂回憶的地方。有時要捨棄親人的遺物,那種難過和傷痛,亦難以言喻 。
年輕的喪偶者,男性可能在工作之餘還要照顧兒女,打理家務。女性則要承擔經濟的壓力,並要身兼父職教養孩子,或要負起照顧家中長輩的責任。如果是父母失去孩子,會失去一個照顧、養育、關心和寄望的目標。如果是失去兄弟姊妹,則可能要承擔逝去者在經濟或照顧父母方面的責任。如果逝去的是母親,一個家庭可能便會失去核心人物。
幫助喪親者處理哀傷
在哀傷中,哭泣是一種發洩途徑,不必壓抑。眼淚可以洗濯我們的心靈,有助化解心中的憤怒或鬱結。不過為了健康和保護雙眼,也要控制,不要哀哭過度。更要開啟心眼,去體會困苦帶來什麼啟示, 不致讓眼淚白流。
總括來說,正常的哀傷反應(Good Grief),在情緒方面有驚惶失措、傷痛孤單、徬徨淒涼、焦慮不安、空虛寂寞、失落麻木、害怕混亂、內疚自責、不甘心等…… 。身體方面,可能會食慾不振、頭痛失眠、呼吸不順、心口鬱悶、月經失調等。而人際關係方面,可能會有一段日子怕見人、自我封閉、害怕孤單、心煩意亂等,但假以時日,應可平伏及改善。
部分喪親者在哀傷初期會感到身體某些部位疼痛、精神恍惚,吃不下、睡不寧,女性有時亦會出現賀爾蒙失調、皮膚出現問題,突然發胖或消瘦等,如哀傷的情緒持續,嚴重的甚至會引致抑鬱症,這 時便要留意求醫或尋求專業意見。
至於不正常的哀傷反應(Bad Grief),會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
過了一段日子仍常緬懷過去,常怨恨為何會發生這事?明顯不肯接受事實。
對一切事情抱 絕 望態度,同時有自殺的計劃或自殘的傾向。
有嚴重的罪疚感,過分責怪自己,不能跳出困擾的情緒,自憐自卑,變得事事退縮。
大吃大喝或不吃不喝,用煙酒來麻醉自己,放任生活,想用各種方法來折磨自己,採取自我放棄的生活態度。
尋求支援
鼓勵喪親者找家人或朋友傾訴,雖然對方未必完全了解,但至少會多一份關心、支持。亦可向一些喪親服務機構尋求專業意見和輔導,或參與一些喪親小組、單親組織的活動,同路人的分享往往是有效的支持。此外,可鼓勵喪親者把亡者一些 值得學習的精神發揮出來,或為亡者完成一些心願、抱負,這不單是對亡者生命的尊重和延續,也可以成為鼓勵自己 活下去的動力。
最後,可幫助喪親者檢視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願意放手(Let Go)。這不是說要忘掉親人或過去一切的回憶,而是放下哀傷難過的情緒,重新以積極正面的態度投入生活。因為一雙緊握的手,無法再拿取其他東西。只有願意把手放開,才可以拿別的東西;能把心靈開放,才能承載新的祝福。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060102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04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