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共育青少年
陳汝倫、陳蘭芳
在養育孩子上,神是我們的安慰和同盟。兒子志秀從一個不去教會的叛逆少年變成能放下自己、積極事奉神的成年人,實在是主的作為和榮耀,把我們往日的擔心變成現今的喜悅。
孩子的成長充滿變化
我們1979年從印尼來美國在大學唸書,那時有個美國人每逢午飯時間就來跟我們講福音;後來又有一個從印尼來的人也跟我們傳講福音,我們就因主對永生的應許而單純地信了主。信主耶穌後,我們遵行聖經的教導,堅持聚會,對聖經道理的認識都是在教會生活中學到的。這讓我們很蒙福,也包括在養育孩子上。
志秀小時就聰明調皮,卻也聽話受教。比如他小學時因功課好,老師給他很多不需做作業的特許證(homework pass),有些小朋友要買,他就賣給他們。妻子蘭芳洗衣服時發現他衣服裡有錢才知道,就告訴他不能這樣做。因為還剩很多,他問能不能送給小朋友,我們說不可以,他後來就交給了媽媽。
上初中後,他開始與朋友同學一樣追求新潮;但有些地方又很特別,比如去超市買牛奶,蘭芳會挑裡面生產日期較近、較新鮮的,這樣可以多放幾天。可他說:「媽,妳不應該這樣,要先拿前面的。如果人人都拿裡面的,舊的誰買?」但到了高中,他的反叛表現就多起來;開始不去教會,只願意跟朋友一起,甚至和一些同學一樣聽不雅的電臺頻道,做完功課就不停地玩電玩。
其實他不去教會也是因為對教會的一些現象有看法。那時我們教會分裂,他很失望,覺得牧師好像是被趕走的,教會怎麼可以這樣沒有愛心!?所以就不去了。後來我們換了教會,參加英文堂,但就他一人是黑頭髮的,他說他不喜歡在會堂中那麼顯眼,還是不願去教會。我們非常擔心,雖想盡辦法也沒用,他總是故意在星期日不起床,房間裡有三個鬧鐘也喊不醒他。
他也和一些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孩子一樣,在外面看到父母講中國話會感到尷尬,覺得別人聽了會不高興,要我們講英語。小時候我們曾送他去上中文學校,他不願去,去了也搗亂,在課堂上亂跑,妨礙老師上課,就沒再送他去。但他參加暑期班的時候,接觸了一些黑人,有個黑人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人家問他是不是打球的,好像黑人就只會打球。不知這事如何觸動了志秀,他開始有了轉變,有意願要瞭解自己的根,到伯克萊大學後還選修中文,很用心學,拿到最好的成績;他也去一所亞裔教會聚會,覺得那裡有家的感覺。
高三時我們送他到東岸參加夏令營,因有親戚在那邊。回來後他說那邊唸書的人太聰明了,因為以前他自以為很聰明。不過他又說:「奇怪,在波士頓那些同性戀的人為甚麼比教會的人還更有愛心?」這令我們有些擔憂。後來他申請了離我們居住的加州很遠的東部好幾所大學;但儘管他的學業成績優異,偏偏那些大學沒有收他。他很難過,說只好讀伯克萊大學了,我們懸起的心也放下一些。
禱告,引導並大膽管教
志秀喜歡生物,初中時,生物結構的奇妙讓他相信有神的存在,就要求受洗;但是在上高中後卻離開了教會,讓我們很擔心。感謝主,我們在禱告後就放下心中這擔子,覺得他不會就這樣永遠離開神,有一天還會回頭;因為孩子不是我們的,是神的,我們與神一起養育他,神愛他,不會放棄他。
所以他雖然不去教會,我們一方面為他禱告,一方面也用一些方式讓他思考,比如他愛看書,我們就買書給他。有一次蘭芳買了一本Left Behind給他,他一個晚上就看完了,看完後睡不著,第二天11點鐘才起床。那天是星期六,我們出去買菜,在回家的路上,他打電話給蘭芳,蘭芳正好因故沒接,回家後看見他怪怪的,原來他以為我們被提了。但他也看一些其他的書籍,包括反宗教的。有一位相信進化論的老師非常聰明,曾帶志秀代表本郡去華盛頓參加比賽,志秀很崇拜他,受他影響很大,比如不肯辦駕照,因為不想政府掌握個人資料。
孩子在各式各樣的影響下成長,有時候會走偏,這時大膽管教很重要。有一陣子志秀不僅不去教會,還整天聽那種不健康的東西,越來越傲慢無禮─一個離開神的人就會這樣,越來越驕傲。又因為學校很重視他,讓他代表學校去參加這個那個比賽,加上有些自覺優秀,所以他上學老是遲到,對媽媽也開始很沒禮貌。有一天,我們收到校長提醒他不要遲到的信,蘭芳就勸他早點起床,他很傲慢地說:「別擔心,他們需要我勝過我需要他們。」蘭芳說,你怎麼能這樣說?從來不打他的蘭芳就打了他一巴掌,要他跪下,說:「雖然你現在覺得你很聰明,可是你要知道,從1數到10都是媽媽教你的,ABC也是我教你的,你要記得!長大以後還要記得是媽媽教你的,不要自以為很聰明,從小是我帶大你的!」那天他本來約好跟同學出去的,同學來了,蘭芳就對同學說:「他須留在家裡。對不起。」他同學覺得意外,因為蘭芳從來沒有這樣生氣過。我們也都一直很尊重志秀,連他未來的職業也都由他自己選,但孩子這樣下去哪裡行啊!
事實證明適時的管教真的很重要。他結婚那天對蘭芳說:「謝謝妳,媽媽,教我123,教我abc。」他永遠記著那句話。要不是那天教訓了他,不知道他會膨脹到變成甚麼樣子。在伯克萊唸中文時,他也曾對蘭芳說:「媽媽,中文課是我人生中遇到最難的事。」蘭芳說:「你現在知道你的父母多聰明!」他說:「是啊!」不是嗎?我們華僑要學印尼文、中文、英文,還有家鄉客家、福建話都要學。當孩子太驕傲時,我們必須讓他看明白一些事實。當我們做我們該做的,神也會做祂的那一份,就是改變志秀的生命。
神的作為超出我們的想像
志秀沒有去成東岸而是去了伯克萊大學,聽說該校治安很不好,我們還有些擔心;但神讓我們看到,去伯克萊是神要帶他回到教會。
那天我們送他到學校,是個星期天上午,一個穿著整齊名叫James的男生跑來問我們需不需要協助,我們就聊起來。得知他參加一所信仰純正的教會,就問他能不能帶志秀去。他說好啊,就幫我們搬東西,一直忙到該去教會的時間,就邀志秀一起去。兒子說這裡這麼亂還沒整理,他說不要緊,我們回來會解決的,你儘管跟我去。志秀不好意思就跟他去了,從此再沒錯過一次聚會,除非生病,否則不管在哪裡,聽不聽得懂,他都去教會敬拜神,甚至跟我回印尼的時候也去教會。又因為覺得他初中受洗時,尚不成熟,何況後來還離開了神,所以在伯克萊再重新受洗一次。他告訴我們,是神把他叫回教會的,把他帶入一個有愛心的屬靈家庭培養他。這實在很奇妙!因為James在我們見面的當天下午做完禮拜就搬到聖地牙哥去了,如果不是那天神派他來帶領志秀,志秀不知要等多久才會再回到神的家。此後,志秀也總把人帶去那間教會,並不斷在教會裡成長。他畢業後,哈佛錄取他唸博士班,MIT也收他,都給他全額獎學金,他都不去,而是選擇去舊金山的UCSF;因為他的教會要去那裡植堂,他想去幫忙,想把那裡的學生帶到基督裡。
現在志秀已經博士畢業了,其實去名校誰不想?但他更有宣教的負擔,他的生命已經完全改變了,覺得神最重要,相信聖經說的: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會加給你們了。過去他追求名望,覺得很光彩;現在他覺得救學生的靈魂更重要。神的安排也總是最好的!他放棄了哈佛,神卻為他在UCSF安排了一個非常出色的導師,後來神更賜他一位同心合意的妻子。當教會要在聖地牙哥再植新堂時,他們夫妻就雙雙辭去工作,全家搬了過去,神也很快為他們預備了新工作,讓他們帶職服事教會。
從身教父母到禱告同工
志秀的成長總的來說是順利的,但期間曾離開神是最大的問題。現在我們全家都在不同的教會事奉,這是神的恩典,不是我們能做甚麼。我們都不是很會說話的人,就是盡量無條件地愛他。比如他上大學後,學習和事奉都很忙,蘭芳有空會跑去幫他煮菜做飯,不僅給他吃,教會的幾個朋友都來吃,反正就是愛他們。
這些行動成為影響他的因素,他曾寫卡片給我們,為以前讓我們擔憂的地方道歉,也感謝我們把神的愛帶給他。對我們來說,信神是要有愛心的。我們在印尼時,學了很多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人要好,不能自私自利;我們剛去教會時也是這樣想,後來想法就不太一樣了,去教會的目的更明確,就是要去參與救人。我們相信父母這種日積月累的無形影響是長遠的,因為孩子不是聽父母說甚麼道理,而更是看我們怎樣待人處事。我們注重教會生活,信主後就一直在教會服事。有好幾年在我們家查經,他在這樣的環境成長,知道父母看重事奉,看重人的生命;所以他不愛為自己花錢,不講究名牌,因為父母是這樣的,他們會在這類細節上看著我們。我們帶他回中國的廣東、北京、上海,他就去找朋友,送福音單張給他們,關注他們的得救和生命。若是看到漂亮的教堂,有時候他會說:「你看建築漂亮的教堂重要,還是救人的靈魂重要?」
感謝主,他在主裡穩固地成長,非常願意擺上。不久前蘭芳打電話提醒他不要太累,因為他參與很多事奉,常常忙到三更半夜,他說:「若想想與宣教士相比,我們做了甚麼的話,就知道我們所做的幾乎是零。」所以我們心疼他,也為他禱告再禱告,以這種方式愛他,與他同工。現在他們那裡已經有好些家庭參加聚會,通常也有100到200的學生來教會,這是主的作為,求主繼續保守。
感謝主,這些年我們夫妻二人在教養孩子上一直都比較和諧,沒有甚麼衝突,因為我們的父母也是這樣的,是我們的榜樣和祝福。我們希望也是孩子的祝福,孩子也靠主成為他們孩子的祝福。
(採訪:李文屛)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50102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58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