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怎樣預防教會衝突——訪蕭壽華牧師

余黃國凱

余:蕭牧師,您來美加領會的機會不少,對於美加華人教會的衝突有甚麼看法?

蕭:北美教會常有三、四個大小差不多的群體在一起,有說普通話、廣東話和說英語的,因此造成的衝突點較多。

其實,教會有衝突不必大驚小怪;因為類似例子,聖經上也有。使徒行傳第六章記載,講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他們的需要被忽略了。不同的群體聚在一起,很容易忽略彼此的需要。這未必是對方故意的,也許他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如果被忽略的一方因此而猜疑,以為是對方輕視自己,並因此感覺受傷,問題就來了。我建議坦誠溝通,被忽略的一方可以提出自己的需要,聽的人又願意回應,問題便能解決。這也是聖經的方法。

余:您覺得有何方法避免衝突?

蕭:弟兄姊妹的見解和處事方法不同,是很自然的事。教會所強調的是在不同中合一(unity in diversity),我們要接受不同的意見和作法,不過如果太大分歧就很難一致。所以要留心自己教會的一些屬靈傳統和信念,特別在聘請牧者時,他們也許來自不同背景,就要先讓對方知道。例如:我們的教會很重視傳福音和彼此尊重,即使身份較低,也要尊重。

對方了解這些承托著教會的屬靈傳統,有困難出現時,就可參考。例如:因重視傳福音,財政預算自然會多放些在宣教或佈道方面。先有共識,可避免日後太大的分歧。

雖然也有信徒很喜歡發表意見,引來議論紛紛,但我覺得,最重要還是設法維護領導層的和諧。關於這點,我從兩個層面看:第一,人必有不同的看法;第二,人也有不同的性格,要緊的是怎樣回應分歧。我覺得後者往往帶來更大矛盾。有時變得針鋒相對,其實是性格問題。

先講看法,教會領袖一談到章則或政策問題,很容易會產生矛盾,尤其成立才八年十年的教會,大家就意見紛紜。我很鼓勵各聯會盡力協助較新的堂會擬定章則,避免個別堂會要經過一番爭執才能產生結論。其實,新設立的堂會先跟隨聯會就歷世教會所定下的好方向而行,是最便捷而又最安全的作法;特別是宣教士在工場建立的新堂會,更可避免無休無止的爭辯。

除此以外,教會選舉領袖(例如長老、執事等)要很小心。有些弟兄姊妹好像很熱心,口才好,就被人視為領袖人選;但他們信主的年日尚短,屬靈生命尚幼嫩,出現問題時往往會用自己過去所接受的文化去處理。例如:有部分國內出來的弟兄姊妹會將批鬥的方式用於教會;另一方面,在西方久住的弟兄姊妹就會用很後現代的方式處理問題,例如甚麼事情都沒有絕對,大家都可提出意見,即使牧師也不能有立場,牧者稍有堅持,就被批評獨權專制。以上兩種情況都是受成長文化所影響。

有鑒於此,信徒真要打好真理基礎,才可以當領袖。也許教會的牧者可預先為有潛質的弟兄姊妹建立良好的聖經根基,好讓他們日後當領袖時能以聖經的文化去處理教會的問題;而不是用個人成長的文化去處理。

余:如果執事們有不同意見,主任牧師當怎麼處理?

蕭:要很小心。當執事們意見不同,主任牧師最需要的可能是忍耐。記得我們教會最初考慮是否要設立週六崇拜時,有過半數執事贊成;但其他那部分執事很明顯有不同領受,當時我覺得不適宜立刻議決。雖然教會覺得可行,但也不是個好時機;於是將這件事按下,差不多兩年之後才舊事重提。這時,會眾很同心。一開始就看到神的賜福,週六崇拜的發展很順利、快速。作為領袖真要很小心分辨時機是否成熟,不能心急。當然,不一定每件事都要等兩年之久,如果很急切,就請大家在一個月內回家為此認真祈禱,尋求神的心意,待下次會議決定。

有些關乎財務的事情,牽涉很多背後的傳統、習慣的作法和教會處理財務的原則等,部分執事未必知道。我們教會負責財務的執事會副主席做得很好,看到討論時有不同意見,就在之後分別一小組一小組地約見執事們解釋清楚。執事們聽過他的解釋,一方面明白了;另方面感到被尊重,再開會傾談時,討論就很暢順。大家既有足夠資料,又有被尊重的感受,自會同心討論、議決。

余:請問怎樣促進教牧同工和長執間的了解?

蕭:我比較重視平時彼此的關係,多抽時間和大家分享,生命交流。我們的團隊設有團契時間,又舉行議事生活營,使彼此的關係來得自然,感到是弟兄姊妹而不只是同工。

現在不少華人教會正面對著新、舊牧者傳道之間的矛盾。在教會服事了長時間的資深牧者,作法較穩重保守;而新加入團隊的年輕傳道同工,也許思想和作法較創新。他們讀了不少神學課程,神學知識豐富,工作效率快速,但有時提出的意見未被接納,在合作上感到困難。這些情況常會出現,且很真實。有些平信徒也讀過一些神學課程,有時會覺得牧者,甚至主任牧師所認識的也不及自己,於是對牧者不大尊敬,就從批判的角度去看牧者所做的一些決定和帶領。

余:若有以上情況出現,請問教會領導層應採取怎樣的態度去處理?

蕭:以上情況很複雜,我很強調教會以耶穌基督為元首,聖經的原則是要我們彼此順服,意即按照職份(不論高低)彼此尊重。例如作司事的,有責任指導會友進出會堂的路線,即使資深會友,甚至執事,也當接受,不可隨意而行,此之謂按其職份給予尊重。神既給某人有主任牧師的職份,縱使覺得他有些地方做得不足,甚至客觀來說,的確不那麼好,我仍強調:信徒應尊重神給予那位牧者的帶領角色,可以真誠地給他一些意見,支持他,幫助他;但最終他所做的判斷,我們應該接受,尊重。

另一方面,堂主任牧師也要尊重並留心指導年輕的傳道同工。也許他剛畢業,假若其職份是負責青少年事工,主任牧師在青年工作上便要很留心對方有這職責,要尊重他在其中所有的權柄。這並不是說,他做甚麼主任牧師都要同意;而是真正尊重他,除非很清楚他所做的有些不適合,否則不要干預其職權。如果問題不那麼大,可以容許他按自己的領受去發展,尊重其職份。「彼此順服」的原則應用起來很多情況要留意,實在牽涉我們的屬靈生命、謙卑和尊重的態度,還有廣大的胸襟等,而不是說誰要順服誰。

余:誠然,弟兄姊妹多溝通交流對教會的和諧合一很重要,請您提供一些溝通交流的方法。

蕭:很多時候,年輕的弟兄姊妹會覺得自己被壓抑。其實,年長的有經驗,但所學習的與年輕一輩很不同,所以要常常溝通;即使不能都接納他們的意見,但可明白他們的想法,看有甚麼值得參考並採納的。溝通時最好不要即時回應,要有時間消化。教會應有領袖與會眾的定期溝通,不要只在開會時才討論,定期交流可促進彼此的了解。

譬如說,年輕的要搞現代化敬拜,年長的不容易接受,大家可坐下來,先交通。例如,傳統的禮拜模式背後有些甚麼神給予他們的經歷?這既是交流,也是教導。若只在會議討論,意見分歧就容易引起衝突。我認為議決前應先在交流會把事情提出來,大家用開放的心靈表達與聆聽。

余:您認為屬靈領袖的角色應該是怎樣?

蕭:教會需有屬靈領袖的帶領,牧者的身份很要緊。當教會肢體中看法紛紜,牧者首先要判斷,看哪個方法可取,並與大家溝通,為何在現今階段接受這個看法。

教會不能以人多贊成來作取決,否則非常危險!屬靈領袖應分辨哪一個方法較為可取。如果領導人沒有領導能力,就會讓聲音大的,或人多勢眾的做領袖。這樣就會走錯方向。有些牧者較為和善,常遷就別人的看法,這樣教會就沒有方向。須知神給每個人有不同角色,例如:堂主任應按照聖經帶領教會,其他人也許會挑戰他,覺得他們自己也是按照聖經原則提意見;但堂主任應該看重自己的職份,仔細聆聽眾多意見後,懇切祈禱,才作出判斷,繼而放膽執行。

聖經記載耶路撒冷會議,彼得與使徒們開會,然後放膽按自己所領受的帶領說出來,其他人就跟隨。即使有人不同意,提出反對聲音,牧者也當放膽並謙和地把所領受的意見講述出來;這樣,教會才不會被那些聲音大、學歷高的人帶動,而失去應有的屬靈方向,變成以人的意思作主導,而不是以聖經為基礎。現代有些教會趨向民主化的發展,其實是跟隨了世俗的發展。

聖經又提到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而彼得他們則向猶太人傳福音。保羅經過一段長時間傳道後,在加拉太書第一章提到,他回去與他們分享神在外邦人身上的工作。大家聽到神如何在外邦人中間行奇事,就認同神真是這樣差派了保羅。

余:北美華人教會往往有多個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群體,那麼怎樣才能令不同的群體可以融洽相處,追求長進,同心興旺福音?

蕭:誠然,北美華人教會不容易帶領和牧養。由於第二代、第三代的華人基督徒都在美、加土生土長,本來的中文教會很自然要開辦英文堂崇拜。基於眾多原因,其作法與中文堂會有不同;然而,中、英文兩堂始終同屬一個教會,故合一非常重要!為此,中、英文兩堂要加強溝通,彼此尊重,分辨神在其中的工作。譬如:最近有很多單親姊妹信了耶穌,會友就會察覺神好像特別用這群體去接觸人,向單親的人傳福音;又或神特別用另一群體,向一些過去有賭博背景的人傳福音。這些情況需要分享,分享內容不單是事工性質、運作,更重要是他們生命的改變。

有不同語言群體的教會如果欠缺溝通,就容易趨於分裂;所以各堂會的領袖應該常有交流傾談的定期聚會。從事情的開始就要多作溝通,將自己的感受和意見開放表達,更要承諾不會向外界透露;如果沒有承諾,人往往在內部不講,向外人就盡量傾訴,這樣會出問題。大家有承諾,領袖們又能謹守,就能維繫教會合一。

另一個承諾是,群體中有一組領袖,因語言不同而有很不同的文化,大家承諾盡量去明白對方。例如:英語堂很想在崇拜中用鼓,老一輩的人也許覺得大逆不道。所以要很小心聆聽對方,讓彼此預先有默契,然後一起尋求神的帶領。

余:信徒的生命素質直接影響教會的和諧合一,請問信徒的生命要怎樣才能幫助教會趨於和諧合一?

蕭:個人生命的素質真的很重要。我們應該反省:自己的「我」是否那麼大?是否能以耶穌基督作為我們人生、教會的中心?是否以聖經作為我們處事待人的原則?是否能謙虛聆聽對方的意見,以作參考,然後冷靜地做評估?一言以蔽之,信徒要經常調校自己,使生命朝向神。假如某人突然有些情緒,他就要問:為甚麼會有這些情緒?是否有些事情令自己受了傷害?

總括而言,領袖們應該一起去分辨(discern)聖靈對教會的帶領,明白「耶穌是教會的元首」之義。基督會透過聖靈對各堂會有不同引導,群體要問:「我們怎樣能夠在同一個核心基礎(as a root)上合一?」雖然我們用不同的語言,但應分辨聖靈對我們的引導;為此要多思想真理的應用,例如:何謂「元首」、「彼此尊重」、「彼此順服」、「尋求聖靈的帶領」、「合一」、「合一的溝通」……,使教會和諧合一。

余:若信徒對教會有一些意見或建議,應如何表達,才能使教會和弟兄姊妹得著造就和提醒?

蕭:一般信徒若對教會有所不滿,或有些意見,要小心處理,以免影響擴大。老實說,現今有很多弟兄姊妹覺得自己很有地位,加上網上的世界那麼方便,人人都可以開「博客」(Blog),以顯示自己說話有份量,別人都要聽。自我膨脹得厲害!其實,弟兄姊妹發覺自己有意見,真要學習先去細心了解:實況究竟如何?為何別人會這樣做?背後原因何在?他們所考慮的是甚麼?不要隨便指斥別人的作法是錯誤或不好,這點很重要。

今天科技進步,只要一按鈕發出電郵,世界任何地方都可收到訊息。人們分享的,有時是好資訊,有時也會將一些無知的東西傳出去,一傳十,十傳百,就使人覺得是真理。弟兄姊妹真要對事情徹底明白,如覺得事情做得不對,應該謙虛地與負責的弟兄姊妹溝通,請教會關注。我們要學習心平氣和地將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表達出來,讓對方明白。如果神悅納,這些意見會成為教會的祝福。

余:若一些信主年日尚淺,來教會不久,但反應很大的會友有意見,通常不會去找牧者或執事分享自己的看法,只在弟兄姊妹中間大發議論;那麼,弟兄姊妹應如何規勸他們呢?

蕭:如果知道他們是新來的弟兄姊妹,就應學習包容他們,不要在背後嗤笑,應對他們做正面鼓勵。可以有弟兄姊妹單獨與他傾談,言談間應盡量發掘他們的優點,例如:欣賞他們有愛教會的心,所以有這些意見,感謝神給他們有顆愛教會的心;然後讓他們了解事情已經提出了,之前經過很多討論,現在有這樣的作法,不如我們跟著這樣做,假以時日會做檢討,我們觀察情況,到時再提出意見吧!

很可惜,當有些弟兄姊妹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時,也許有些弟兄姊妹的反應也很不成熟,在旁取笑,甚至否定他所講的,於是又產生另一個衝突。其實,表達意見和做出回應都要很小心處理。如果回應太強烈,對方本來不那麼信任你,就會覺得你在指責他;除非他信任你,又感到你真正關心他,才會接受你的善意規勸。我們先要問自己:我是不是最適合去規勸的人?假若轉請其他人去規勸,會不會出現另一個問題要處理。

余:若一間教會有問題出現了,甚至面臨分裂,應如何面對和處理?

蕭:如果問題已經出現了,就不容易處理。但感謝神,教會雖有不少矛盾分裂的情況出現,祂的憐憫都一一遮蓋了,在錯失中讓教牧同工、弟兄姊妹一同學習,一同成長。

假若真有分裂的情況出現,教會應接受這個事實,容許對方分出去;但在過程中要很小心處理,切勿把傷口再挖深,應盡量保持自己的良善。我們要做好自己那部分,在某些地方寬容一點,保持善待對方的態度,讓對方平平安安地離開。神會賜福給那些善待對方、讓對方和平地出去的人。對方可能錯了,但神始終會保守局面的發展。切勿雙方為某些問題爭持不下,把對方的傷口挖得很深很痛,令痛苦或仇恨加深。所以縱使面對分裂,也應堅守一個原則:我們講到某個地步為止,其他人不能再講些甚麼;即使有人問及,也只說一句真實回應,其他不要再講。

余:最後,請您為教會的和諧合一禱告。

蕭:天上的父神,我們知道袮深愛教會,甚至為教會捨己。當袮看到教會有一些爭執,甚至分裂的時候,我們知道最傷痛的是袮。主啊,求袮憐憫袮的教會、保守袮的教會,使教會的弟兄姊妹真正能夠敬畏袮,按著袮的真理彼此相待,使教會真能活出美好的見證,榮耀袮的聖名!阿們!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10401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37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