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回首百年殉道血

黃錫培

1896年春山東省己有大刀會,後來又有義和團。1897年11月1日,有兩位德國天主教教士(Richard Heule)和(Franz Nies)在山東曹州府鉅野縣被殺,德國乘機派遣遠東艦隊在11月 14日佔領膠州灣,奪取青島砲台。當時的局勢,加上其他種種因素,終於在山東演成中國近代史上一場極不幸的悲劇:義和團事件。而第一位殉道的宣教士,就是英國聖公會卜克斯牧師(Rev. Sydney Malcolm Wellbye Brooks)。

出身

卜克斯牧師1894年入讀倫敦東部之聖奧古斯丁學院(St. Augustineʼs College, Canterbury),畢業後便加入聖公會作宣教士,1897年春抵達中國時,年22歲。

山東省平陰宣教站

抵步後被派到山東省西部之平陰,與馬煥瑞牧師(Rev. H. Mathews)同工,一邊苦學中文,同時開始傳道。因他工作勤奮,兩年後便參與本地教會為會佐。

夢境成真

當山東省義和團橫行時,洋人受到很大威脅,但畢竟從未直接殺害他們,僅個別地區有些衝突而已。也許在這關係緊張的氛氛下,有天晚上卜牧師做了一個夢,夢中他回到自己的母校,走進一座紀念館裡。館內的牆壁上有一碑文,紀念本院殉道之畢業生。當他注視碑文,竟清楚看到自己的名字記在其上。他想也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於是也小心戒備,與馬牧師彼此照應,以策安全。

歸途中遇害

在平陰之東約50哩的泰安,駐有同屬英國聖公會的宣教士伯夏里牧師(Rev. H. J. Brown),1899年聖誕節,卜牧師之姊姊從英國來與伯牧師成婚。由於姊弟情深,卜牧師早就趕到泰安與姊姊相見。當新婚夫婦度蜜月時,他便趕回平陰去。

1899年12月29日星期五,卜牧師從泰安起程返回平陰。他騎騾代步,有位騾夫隨行。他們夜宿一旅舍,翌日再起行,經過肥城張家店(Changchiatien),遇到一群拳民,拉他下騾推出村外。雖然他身強力壯,一下子便掙開他們逃跑,但被拳民騎馬追上,遇刺身亡;屍首被棄路旁水溝,遇害時年僅24歲。

星星之火

想不到這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此事件揭開了義和團事變的序幕,是近代中國史中一段極悲痛的歷史。無數軍士、平民死傷,鬧事之拳民亦傷亡枕藉,更引致過百上千無辜的宣教士和基督徒流血殉道。

卜克斯教士之死,變成了當時一樁教案,引起清廷上下震動。從中國歷史書刊、文獻中的三處記錄、教會歷史書籍的記載,以及近代中國歷史學者的記述,均可看到卜克斯牧師遇害及結案之經過。以下節錄近代中國歷史學者的記述如下:

歷史記錄

據《義和團大辭典》中作者王守中所寫之《肥城教案》:

「英教士卜克斯被殺事件。卜克斯是基督教安立甘會(Anglican Church)牧師,於山東平陰縣一帶傳教。1899年12月29日,卜克斯由泰安返回平陰。30日行至肥城縣張家店地方,與當地大刀會人孟光文、吳方城、吳經明等數人相遇,雙方發生衝突。卜克斯被孟光文等砍落頭顱殞命,屍體被棄溝中。肥城知縣金猷大得知卜克斯被綁架的消息後,馳往救護,但為時已晚,未能奏效。

1900年1月4日,清廷連續發出兩道諭旨,令山東巡撫袁世凱嚴飭所屬趕將凶犯勒限緝獲,從嚴懲辦,同時將疏防之該管各官,先行參處。袁世凱將肥城知縣金猷大撤任,派候補知府曾啟塤、方燕申會同泰安知府潘民表等,一面約同英教士伯夏里和馬煥瑞驗屍妥恤,給棺殮埋,一面率隊緝拿凶犯,先後拿獲孟光文、吳方城、吳經明、李潼關、龐燕術5名。袁世凱令將凶犯提交濟南由臬司審判,並建議由英國領事觀審。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派駐上海的副領事甘伯樂於2月3日到濟南辦理。

袁世凱本想照「故殺例商辦」,將情節較輕的李潼關、龐燕術設法開脫;但甘伯樂反對,提出4項要求:

  1. 將凶犯從重治罪,巡撫會同觀審,領事監刑。
  2. 將泰安知府及肥城、平陰兩知縣革職,永不敘用。
  3. 照教會內繪圖,在行凶地方建立教堂,由教士擇地,由官給費,並由民集資立碑。
  4. 恭錄1月4日諭旨,及辦案情形,由巡撫出示曉諭。

經袁世凱與之反覆磋商,去掉巡撫觀審。泰安知府和平陰知縣免於處分,肥城知縣按降留參處,肥城汛千總邱扶盛由清廷敕部議處。案犯孟光文、吳方城處斬,吳經明終身監禁,李潼關本擬監禁10年,已在監病故,不再判處,龐燕術徒刑2年,該管地保路秀澤、劉白香、石長安、徐榮湘等分別笞責革職,永遠不准復用。

由官給費9,000兩、地基5畝建造教堂1所,由民集資500兩為教士立碑。由巡撫恭錄諭旨刊布曉諭。甘伯樂對這樣結案甚不滿意,他以巨野教案、日照教案賠償德人甚重,肥城教案視英人性命太賤等詞,屢次曉瀆,均遭袁世凱駁拒。」

(本文節錄自黃錫培著,即將出版的:《回首百年殉道血──1900年義和團事件中殉道之宣教士名單》)

資料來源:

(1)Forsyth, Robert Coventry: The China Martyrs of 1900,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1904. pp. 9-12.

(2)Ketler, Isaac C.: The Tragedy of Paotingfu, New Y0rk: Fleming H. Revell Co., 1902, pp. 325.

(3)國家檔案局明清檔案館編:《義和團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58年)全二冊第50, 65-68, 75-78頁。

(4)柴蓮馥編:《庚子教會華人流血史》(上海中國聖教書會,1910)第7頁。(取自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笫十八輯,沈雲龍主編,文海出版社。)

(5)郭廷以編著:《近代中國史事日誌,(清季)》(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63)。全二冊第 1060-1065頁。

(6)李文海、林敦奎、林克光編著:《義和團運動史事要錄》(濟南齊魯書社,1986)第67-91頁。

(7)廖一中主編:《義和團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66頁。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070407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13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