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者嗎?
張逸萍
我認識的人中,凡是去見過心理輔導的,他們的問題似乎千篇一律,都是因為從前曾經受到別人的傷害,其中最常聽到的是父母,然後是家中各人、祖先三四代、其他權威人物,甚至兒時朋友有時也被列在黑名單上。據說因為創傷留在潛意識中,所以產生後來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偶爾治療員會加插一些心理學名堂,例如:不健全家庭(DysfunctionalFamily)的受害者(Victim)、內心幼童 (InnerChild)、強迫性的重複( Repetition Compulsion)等。
追究家人
心理學家以為,人須探索過去所受的傷害,才能原諒別人及往前行。如果不知道過去受過怎樣的傷害呢?心理學家說,那就得請治療員為我們探索過去。待知道了有甚麼事要原諒他人,才能原諒並解決難題。但是我有一個問題:佛洛伊德以前的人是怎樣改變不良行為的?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治療員怎麼能證明他們的分析準確,沒冤枉好人?且舉個例,有一個人每次被秘書催促時總勃然大怒;心理學分析員就說,因為那秘書讓他起從小就批評他的姐姐。但是這種分析有必要嗎?為何不叫那人想想,為甚麼他的姐姐和秘書都催促他?是否他行動太慢了?是否還有別人催促他?倘若他自我檢討,加快行動,比追究誰傷害了他更有建設性呢!
我們必須明白,我們活在一個罪惡的世界裡,你踩我踏,你碰我撞,互相傷害。很難說誰是純粹的受害人。
美國著名專欄作家AnnLanders說:「沒有人知道為甚麼有些沒父愛母愛的孩子,長大後會成人立品,另有一些被父母疼愛如掌上明珠的,卻自甘墮落,並與父母疏遠……。我們不該忽略個人的責任。我最討厭人怪罪父母,把自己亂七八糟的生活全歸咎父母。」
追究環境
再說,人生很複雜。我們固然受原生家庭影響,但是也受環境影響,受朋友和遺傳基因所左右。有人受上帝的感動,有人順從魔鬼的誘惑。
但是,要注意的是,人有選擇權。我們可以決定接受誰的影響。因此每個人的行為自己當負上最大責任。
譬如今天電視上有很多色情和暴力,互聯網上也充斥著淫褻的網址,一個人若選擇接受這些不良媒體影響,天天目染耳濡,他的思想怎能不受污染呢?我們固然可說他是媒體的受害者,但是,在上帝眼中,他當自己負責任。
聖經上有這樣一個例子:先知以賽亞看見聖潔無比的主時,不禁驚呼:「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之後天使將炭沾他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以賽亞書六5至7)天使並沒有因為先知說他「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便將他當作受害者。天使沒有為他療傷,沒有解決其他人嘴唇不潔的問題──提都沒提,只為以賽亞解決他的罪。
誰的責任?
以色列人有一句俗語:「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大概他們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所受的是無妄之災,罪在父母及祖宗。但是,「主耶和華說:我指著的永生起誓,你們在以色列中,必不再有用這俗語的因由……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 (以西結書十八2至3)可見上帝不喜悅我們將自己的不幸歸咎於他人。
當然,有時我們受苦,是因為別人的錯,不是自己的錯。好比今日生長在戰火中的孩童,吃盡多少苦頭,是誰的錯?是他們父母的錯嗎?是社會的錯?有些人抱怨自己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抱怨父母偏心……我們的際遇不是自己可以完全控制。上帝也沒有給我們一個完美的環境。但是,你可以放心,惡劣的環境並不見得一傷害人,有時反會使人得益。上帝要我們謹記的是:不要再追究別人的罪。反之,要勇敢負起自己行為的責任。新約聖經也有這樣的教導:「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上帝面前說明。」(羅馬書十四12)換言之,將來我們站在上帝審判台前,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光推說自己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並不能為我們開脫責任。
忘記背後
特意追尋查究過去誰曾傷害自己,不合上帝的教訓。聖經說:「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歌羅西書三2)「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四8)我找不到上帝教人追究誰曾傷害我們的教訓。反之,聖經說:「忘背後,努力面前的。」(腓立比書三13)根據聖經的教導,若要回憶,第一應該回想主耶穌為我們死,要記念祂的恩典和救贖(參提摩太後書二10至14);其次,當回我們在甚麼地方跌倒「墜落」,就要「悔改」,回轉(參啟示錄二4至5);當然,我們當記念別人待我們的恩惠。若有人傷害我們,就要饒恕。上帝並沒說我們童年的遭遇能約制我們以後一生的人際關係。聖經的真理是:「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五17)
三省吾身
我認識一些人,他們教人繪製家庭圖,要找出誰曾傷害過自己。但是,我奇怪怎麼沒有人教人繪製家庭圖,找出自己傷害過誰,然後向上帝懺悔,又求被自己傷害的人饒恕呢?
即使中國人的傳統智慧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不是「吾日三省他身,為吾謀而不忠乎」。也就是說,不要追究別人怎樣傷害自己,反之要求自己,不是要求他人。
聖經教我們「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加拉太書六4),心理學卻教我們「察驗父母的行為」和「察驗別人的行為」。這豈不正是耶穌所說的「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嗎?(馬太福音七3)試問有誰在成長期間沒遇過傷害自己的人?有哪個家庭人人都是聖人?如果一定要追究,你當然可以找到很多傷害你的人。但是,這對你有建設性嗎?所以,與其經常追究別人怎樣傷害自己,不如常在上帝面前自省。
南轅北轍
聖經是上帝的啟示,是我們做人處世的生活指南。可是現在很多人誤把心理學當作人生指南。上帝說我們是罪人,心理學卻說我們是受害者。聖經告訴我們,聖靈要光照我們,使我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約翰福音十六8) 心理學卻為我們光照別人的罪,使我們不必為自己的罪自責。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是救主,祂要洗淨我們靈魂的罪,現在的人卻把心理治療當作救世主,藉著把罪責都推給父母和其他人,而自己卸下罪擔。上帝教訓我們要「孝敬父母」和「彼此饒恕」,現在心理學講的卻是「不健全家庭」,並父母怎樣傷害我們。
現代的心理學輔導和上帝的啟示與教訓相反,難怪在許多的家庭中煽動了仇恨。據美國《時代》週刊( TIME)報導,近幾年新興一種抑制的記憶治療( Repressed MemoryTherapy),「起初當事人並沒想過有這樣的事,但接受治療後,卻想起童年很多恨。如被性虐待、被迫參加撒但教儀式。」1「這種﹃治療﹄ 為千萬家庭帶來極大的破壞,無法調解」,因為它為人誤斷童年時受到的虐待(性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甚至用催眠術、鬆弛技術、引導影像法,去尋找據稱曾發生過的撒但教的虐待等等。2雖然不是每一個案都用催眠術去尋找已經忘記的「往事」;但是告訴及說服當事人他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者」,已經足夠影響家庭關係。不少父母就因為孩子接受了心理輔導而成了受害者。有一個團體名叫 PACT( Parents Against CruelTherapy),其中的成員都是所謂「受害者」的父母。這些父母的子女聽信了心理治療員的話,認為自己年幼的時候被父母傷害,因此和父母斷絕關係,甚至控告父母。現在這些父母都成了受害人,於是就聯合起來,抗議心理治療給他們家庭製造的禍害。
透視謬論
心理學並不是真理,它會隨著時代和研究改變。《美國新聞》週刊( U. S. News )報導,現有不少醫生改轅換轍,從生理方面著手解釋心理問題和精神病。譬如上一代認為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是因為母親冰冷無情所致,因為媽媽潛意識中並不想要這個孩子之故。現在較新的理論說,這些佛洛伊德的論調已過時和落伍了。現代精神科醫生一般同意這是一個腦部的毛病,而且和遺傳有關。心理學理論隨著時代和專家改變,因為不是真理。
不過還有更可怕的是,佛洛伊德那一套理論為邪鬼所支持。新紀元交鬼者所交上的鬼靈Lazaris說:「佛洛伊德是對的,我們潛意識中的推動力來自我們童年的經,你可以用解夢、變異意識狀態,和心理分析去測量它。」「你的內心幼童( Inner Child)沒有獲得足夠的愛……有些人繼續將生命中的其他人視作父母,讓自己可以活那多年前的童年,很多人在男女的關係上是在尋找一位母親。」與此同時,《家庭會傷人》的作者教人繪製三五代的家庭圖,尋找誰曾經傷害自己,他說:「我們也透過各種冥想和心像(imagery)來接觸我們內在的孩子。」近代心理學與邪靈的概念如此相似,能不叫人驚訝並警惕嗎?
(撮錄自《心理學偏離真道》第九章。張逸萍著。台北:天恩;NewJersey:生命出版社,編印中。)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051107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523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