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上帝 (續上期#395)
張宇理
坐井觀天的人,只能看到一小圈藍天;坐井觀上帝,決無法認識井口以外的上帝。我們若不把民族的小圈子,套住自己的視野,我們第一,就可減低自限,不會以「耶穌基督不是中國人」而拒絕祂。第二,我們也不會以為救恩只是給以色列人的,還要奇怪何以上帝會愛「外邦人」。
上帝的情義
關乎上帝的情義,未細讀過聖經的人,是很難測想的。因為世上眾多宗教所講的神,都與聖經啟示的上帝截然不同。我們把自己有限的資料,投射在上帝身上,對上帝的印象只是想當然而已。
上帝在聖經和歷史啟示我們,祂是一位情深義重的神。祂說的話情深款款,非世上最深情的人不輕易啟齒。以下謹引述一些例子:「古時耶和華向以色列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利米卅一3)
「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我原教導以法蓮行走,用膀臂抱著他們,他們卻不知道是我醫治他們。我用慈愛索引他們……以法蓮哪,我怎能捨棄你?以色列啊,我怎能棄絕你?」(何西亞十一1-8)
「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以賽亞四十六3-4)
「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他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看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你的牆垣常在我眼前。」(以賽亞四十九15-16)
「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祂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西番雅三17)
「他們在一切苦難中,祂也同受苦難,並且祂面前的使者拯救他們。祂以慈愛和憐憫救贖他們。」(以賽亞六十三9)
實際行動的表達是:神子基督「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誰想他受鞭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以賽亞五十三4-8)
「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為義人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五6-7)
「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約翰一書四10)
我們說恩義如山重,上帝則認為,祂的恩義比山更重;「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以賽亞五十四10)
上帝是否無能
許多人以為,上帝既愛人類,那麼理應人人得救才是。人類──連一小撮選民以色列,都不能全體相信,是不是代表上帝除了人類,再沒統治別的,那麼上帝的治理才能,倒真無法證明。
但是,我們看上帝統治的宇宙井然有序,星球運轉,四時更替,潮汐漲退,花開花落,候鳥來去,物理化學,俱各有一定的規律時序;獨有人類可以越軌,破壞上帝的法則。因為獨有人類被賦予自由。原來上帝對待人,是用不同的方法──人受造是特殊的,照著上帝的形像樣式;有自由的選擇權。而愛與善,最彌足珍貴的地方,就在於可作別的選擇時,仍專心一意的愛,不作他想;在可以避免受苦時,仍寧因行善受苦。逼於無奈的愛和勉強的善,都非最崇高的愛與善,因此並不完美。那種近乎高不可攀、完美的愛與善,須有自由才可襯托出來。
但我們也不必以為,神賦予人類自由後,就作繭自縳,對人失去控制,從此只能管束沒自由意志的日月星辰和花草樹木。並不是這樣的,上帝在每一個時代,那怕是最罪惡滔天的世代,都能找到一些人,甘心情願地為祂,屹立於邪惡勢力的怒海狂潮中,獨守純潔。
值得注意的是,上帝雖「願意人人得救」,「愛世人」但並未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不想得救的人身上。若是這樣,自由就失卻意義。上帝拯救的方法是:「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人得救是要自願的。
我們常常以為,要全體齊齊相信,全部得救,方謂之成功。能成功到這一地步的救恩,方為神效。神卻不這樣看。主耶穌說:「被召的多,選上的少。」走窄門小路得永生的人少,走寬門大路滅亡的人多。
救恩的大能在於能救人,及使人歸向善良的神,不在於有一種吸引大部分人的魔力。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現象倒是,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拉瘋靡全德國;文革時毛澤東傾倒全中國。但吸引多人,並不代表真善美和成功,還說不定是邪魔橫行呢!
此外,上帝統治人,也不只是永遠用一種方法。現在是恩典時代,「神差祂的愛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約翰三17;路加十九10)等到上帝定的日期滿足,神審判的大日子臨到,祂必「用鐵杖轄管他們」。那時宇宙的秩序要重整,上帝顯出祂的權能,消滅敵人。問題是那時我們在哪裡?是早已甘心臣服上帝的人,還是被上帝大能殲滅的人?
上帝的愛長闊高深
我們得救恩,並不是虧得猶太人不信,神無奈使用激將法,才僥倖分得一杯羮救恩。不是這樣的,上帝是全人類的上帝,不僅是以色列人的神。救恩先臨到以色列,然後到列邦,由基督徒而至非基督徒,這是次序問題。以色列人不信,沒有盡上選民將祝福帶給萬民的責任,神的救恩卻不被牽制攔阻,越過了猶太人的障礙,臨到非猶太人中間。這不是激將法結出來的果實,而是神早已計劃好,把福氣臨到世人。保羅說:「若他們(以色列人)的過失為天下的富足,他們的缺乏為外邦人的富足,何況他們的豐滿呢?」(羅馬書十一12)換句話說,我們不是因為以色列人的過失才得救恩的。恰恰相反,他們若接受救恩,又順命的傳給我們,我們得的,要比現有的更豐。「要激勵他們發憤」的說法,只是指逆境有激勵人的作用。
神並沒有丟棄以色列人,最後以色列全家得救(羅馬書十一25-29)。「神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翰十三1)我們不必為上帝的情義擔心,反倒應想想自己當怎麼回應神的恩情,免得我們在恩典當中墜落。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19950408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39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