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分之一奉献,圣经怎么说?
孙东升
在当今的华人教会里关于十分之一奉献的信息讲得不多。中国人有句话“谈钱伤感情”,可是因为怕伤感情而不敢讲真理,就会造成很多不该有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信徒的奉献和生命息息相关,过不了奉献这个关卡,属灵生命很难成长,也失去了经历神恩典的机会,这是当今华人教会荒凉的重要原因之一。
奉献不是捐助
教会里奉献的英文是offering,不是donation,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给的对象,donation是给人或者团体,offering是给神的,offering这个词源于旧约的献祭。所以在主日的崇拜过程中的奉献环节是敬拜的一部分,不可缺少。
那么教会里的奉献有没有标准?这是一个被严重误导的概念,需要以圣经的教导澄清。在旧约的奉献标准是十分之一,亚伯拉罕献给麦基洗德是圣经中最早的十一奉献,麦基洗德是至高神的祭司,代表神接受亚伯拉罕的奉献。后来十一奉献通过摩西律法被确立为神百姓的一个奉献的原则。问题在于新约圣经好像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了很多不同的意见,因为十一奉献是律法的要求,所以如果有人说基督徒应该守十一奉献就会被认为是律法主义。
在教会奉献的时候,有人常常用哥林多后书第九章7节作为奉献的依据:“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从这节经文得出的结论是:基督徒的奉献完全是个人的感动,没有标准,只要甘心乐意就好了,不要为难,不要勉强。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奉献本来就是个人自己的感动,也不可能勉强人奉献,问题在于这是不是圣经的教导,这节经文是在说奉献吗?我们解经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看上下文(context),从经文中作者的思维逻辑综合分析圣经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一段经文保罗完全不是在说奉献,而是在说捐助,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这段经文说的就是donation,不是offering。区别在于捐助是为远方有困难的人集资,不是在本教会的奉献。
更要全然奉献
关于十一奉献我们究竟有没有新约圣经的教导呢?答案是肯定的,问题是人愿不愿意接受和遵行。大部分信徒愿意接受错误的教导是因为迎合了他不愿意奉献的心,正好给了他少奉献甚至不奉献的借口。
最重要的是看耶稣是怎么说的,其实关于十一奉献耶稣有说过的。马太福音第廿三章23节:“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这节经文里耶稣责备法利赛人拘守那些“十分之一”的规条,反而忽略了“公义、怜悯、信实”这些律法的核心要求。似乎耶稣否定了“十分之一”的重要性,可是耶稣后边的话就是为了纠正这个误解,可是这句话往往被忽略。耶稣说“这更重的事”是应当行的,指“公义、怜悯、信实”,大部分法利赛人没有行。而他们已经行的“十分之一”,耶稣说“也不可不行”,意思是一定要做到,是必须的。如果看英文的翻译就更容易明白,“but these are the things you should have done without neglecting the others.”(NASB1995)意思是你们应该在不忽视十分之一的情况下做那更重要的事。
关于旧约律法,主耶稣也非常明确地说,祂来不是要废掉律法而是要成全(参太5:17)。耶稣究竟是如何成全了律法?马太福音第五到七章都是主耶稣的“登山宝训”,都是耶稣关于旧约律法真义的教导,耶稣告诉犹太人旧约律法的目的不在于那些表面的规条,而是律法背后神要求祂的百姓应该有的生命品质,这就是耶稣成全律法的一个角度,另外的成全则是以祂舍己的救赎实现了旧约律法中的寓意,正如希伯来书中说的,“律法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来10:1)耶稣基督才是“将来美事”,律法都是基督的预表。换句话说,“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西2:16-17)基督献上自己,成全了神的救恩,就是成全了旧约的律法,如旧约的安息日已经被耶稣基督的安息所取代:“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来4:9)这些经文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原则,旧约律法当中已经过时的,不需要守的部分包括献祭制度、节期、饮食、安息日等,但是没有说过时的律法则应该继续持守,包括伦理道德以及圣洁方面的;十诫当中除了安息日的意义更新之外其他九诫都没有改变,十一奉献也应该继续持守。
其实不管是旧约还是新约,十一奉献只是一个最低标准,玛拉基书第三章8节说:“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祢(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这里告诉我们,以色列人的奉献有两部分: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十分之一是必不可少的规定,本来就是神的,不纳就等于抢夺神的物;当献的供物(礼物)是出于个人对神的感恩。
新约更是要求我们把自己都要全然奉献。“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我们的全人都是属于神的,奉献是理所当然的。
不能避讳不说
综上所述,按照圣经的教导,十一奉献是基督徒奉献的最低标准,我们华人信徒在奉献上常年亏欠神,这也是教会软弱、家庭不蒙福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牧师在讲台上不敢讲奉献,更不敢直截了当地讲十一奉献,有的牧师认为只要信徒生命成长了自然会奉献,不需要讲的,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信徒的生命成长是需要纯正真理教导的,包括奉献。殊不知奉献关没有过,属灵生命根本不可能成长的。很多信徒听了很多道,拥有很多知识,反而是越来越骄傲,表面上满口属灵的话,却没有实质的基督生命,嘴上说爱主,有时候还会掉几滴眼泪,可是却舍不得给主奉献一点钱。
谈钱有时候可能会让人不舒服,但是为了让人舒服而不敢面对奉献的问题造成的伤害却是毁灭性的,这种讨人喜欢的想法不合神的心意,也不是圣经的教导,保罗在劝诫以弗所教会的长老时说:“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徒20:20)这是一个忠心的传道人的榜样,没有任何的避讳。牧师不能人为地选择人喜欢听的道,舍弃责备人的真理信息。看看主耶稣的讲道,看看众先知,他们是责备人更多还是安慰人更多呢?
有些弟兄姐妹可能会说,我们家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奉献那么多,不能不过日子啊!归根到底还是信心的问题,神顾念我们信心的软弱,唯独在奉献上神允许我们试验祂(参玛3:10)。当我们愿意倚靠神在奉献上遵行圣经的教导,操练信心的功课,必定会经历主恩典的祝福,这是最宝贵的财富。在北京有一个老传道人叫袁相忱,他因为信仰坐牢26年,他的妻子梁惠珍在家里一个人把六个孩子抚养成人,她一直倚靠神,自己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十一奉献,多次在绝境得到神奇妙的供应。愿我们都愿意明白遵行奉献的真理,亲身经历主的信实!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s20250502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222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