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信仰路程的三個階段

張濤

在信仰的道路上,許多弟兄姊妹都可能會經歷三個過程或階段:

一是困惑迷茫階段,反覆掂量「上帝能為我做甚麼?」

此時的人由於未能真正認識上帝,所以只要上帝的恩典,不要施恩典的上帝。他們信上帝完全是為了解決各樣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一旦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隨時離開上帝;而當問題解決後,也會因「高枕無憂」離開上帝。此時的人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只需要能為我處理問題的上帝,不讓上帝來處理有問題的我。」於是一個有問題的「我」,就不斷地出現問題。此時的人最容易犯拜偶像的錯誤,因為他們心中的上帝,完全是根據自己所定的規則來設立。他們把人和上帝之間應有的父子關係或夫妻關係,完全蛻變成了主僕關係,希望拯救人類靈魂的上帝,不務正業專門來為人服務、處理世俗瑣事,成為有能力為我解決問題,召之即來,呼之即去的僕人。

二是憑血氣行事,企圖靠行為得救。在這種前提下,反覆思考「我能為上帝做甚麼?」

雖然看似在熱心為上帝做工,其實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越熱心越得罪上帝;就像當年的以色列人活在罪中卻拚命獻祭一樣,非但不討上帝的喜悅,反招來上帝的厭煩和憤怒。這些人所信的耶穌,其實還是那些偶像的翻版。他們企圖用自己的付出去換來上帝的恩典,卻不知上帝是不可能被人愚弄的,祂不會跟你做交易,祂的恩典是白白賜予。因為整個世界都是上帝所創造,祂不缺任何東西,「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因此祂一再告誡我們:「……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約翰福音3:3)

三是在經過了一系列的挫折之後,信仰才慢慢步入正軌,屬靈的生命才開始漸漸成長。此時的我們想要成為一個合上帝心意的人了,於是苦苦地探索:「上帝究竟要我做甚麼?」

此時終於明白,只有認真研讀聖經,才能明白上帝的旨意,而且明白「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哥林多後書3:6)不再把聖經當知識來學,而是努力遵行聖經的話,從而改變自己的生命。懂得了禱告的意義,並且明白只有單獨地、經常不斷地、傾心吐意地和上帝說話,才能有效地建立與上帝的密切關係;同時明白上帝的心意是要讓我們成為祂恩典流通的管道。因此我們在成為基督徒之後,不僅不能停下腳步,反要不斷倒空自己,潔淨自己,成為祂手中合用的器皿,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基督徒。上帝的心意是要讓我們表裡如一,裡外一致,不要作名義上的基督徒。當我們與身邊或周圍的人打交道時,要用新的生命去榮耀上帝;要讓我們的生命去影響他人的生命,摘去假面具,在人前呈現一個真實的自己,從而讓人渴慕成為基督徒,而不是讓人對你敬而遠之,甚至對基督教產生反感。我們不怕被人說自己不屬靈,就怕自以為很屬靈,明明是在向地獄奔跑,卻以為在奔走天路。我們不怕自己嘴巴笨,就怕「巧舌如簧」把人絆倒。須知如果用世俗的那一套在教會謀取私利,越努力則離地獄越近。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40607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4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