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冷漠的结局

叶特生

世务缠身,一般对於神的救恩,总是无可无不可,诸多推搪。传道人苦口婆心地劝:“神那麽爱你,为甚麽不接受呢?”

人的心态就是这样:不见棺材不流泪。愈强调神的爱,人就觉得愈无所谓,反正祂有爱,那就慢慢再说吧!等我忙够赚够,闲极无聊时才给邀请者面子去听布道会;心底傲慢,认为自己就是神,还信甚麽真神?

耶稣传道,可没那麽客气,祂慨叹世人的无知,所以情词迫切,略过短暂今生,直指永恒:“我告诉你们,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十三5)

一代神仆宋尚节博士当年在大江南北奔走呼号,就是传扬这“何必灭亡”之道,甚至带着棺材去开布道会,让人见而知警觉,他的讯息,震撼了那个时代。

有人说:当年的中国,贫穷落後,需要这些骇人道理,如今人的学问多了,环境安逸,不喜欢受惊吓,让神的爱慢慢感动他们吧!

愈是安逸地方,福音愈难传,因为令人扎心的话语太少了。

求主开我们眼睛,看见自己“收尾那几年”(人生最後一段日子)。

耶稣讲过一个比喻:有个财主,财物粮食多得满坑满谷,粮仓建完一个又一个,新仓建成之日,他乐得眉开眼笑,对自己的灵魂说(他也信人有灵魂):今世无忧了,只管吃喝快乐吧!

他不知道,当他大发豪语的那个晚上,神就收回他的灵魂,他马上就死了。

死了之後又怎样呢!

有另一个财主,天天奢华宴乐,只管穿着高贵紫色衣袍享受人生,对门前那个浑身长疮的乞儿拉撒路不闻不问,後来他死後,灵魂在阴间受火熖烧灼之苦(灵魂也有感觉,能感受苦乐。)

他是神的选民亚伯拉罕的後代,理当安息主怀,为何会受苦,他犯了甚麽罪?

不是因他吃喝宴乐,也非因穿朱紫衣袍,而是因他冷漠。

对人冷漠,对神也冷漠。

有个少年财主向耶稣求问永生之道,他自认为从少遵守律法,十条诫命中不可这个不准那个,他通通没犯,自以为完全了,谁知诫命背後的精义,不是消极的“不做”,而是积极的“去做”。诫命第一且最大者,是“尽心尽性爱主你的神”,其次是“爱人如己”(太廿二31-39),不犯诫命,不够完全,所以耶稣对那少年人说:“只有一位是良善的”(对神)(太十九17),“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对人)(太十九21)。

但财主的通病是自私和冷漠,为着自己求道犹可,竟要付代价去爱人?於是那少年财主忧愁走了。

今日这个社会亦然,金钱正在发挥威力,有钱特别多得人的表面尊敬,人人巴结奉承,并不缺“被爱”,也不想爱人,怕人觊觎你的财富。变得拥财自高。刻薄寡恩。别再说你没犯罪,冷漠就是罪。

有钱本来没有甚麽不对,但财富会使人在虚假自义中迷失,有一天到了火灼的阴间,悔恨已迟。

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又称为“两个乞儿的故事”,拉撒路生前是乞儿,财主为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死後也是乞儿;这个故事,甚至不是比喻,耶稣亲口说出,实实在在说明了冷漠人今後的下场。

不错,神今天有慈悲怜悯,以爱寻找,使你自省,但若仍冷漠不悟,结局也是必然的。

永死和永生,短暂快乐和永恒福分,最好作一即时抉择,否则明天──对!谁也不想有这麽一天。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19950105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393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