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從自以為義到因信稱義

劉樹鵬

我從小愛讀書,深受雨果和托爾斯泰的影響。

雨果的《悲慘世界》中,苦役犯冉•阿讓恩將仇報,偷了卞汝福主教家裡的銀餐具。當警員人贓俱獲送上門來,主教卻說:「銀餐具是我送給他的。」不但如此,他還轉身從廚櫃裡拿出銀燭台來,說:「我連這個也一同送給你了,你為甚麼不一起帶走呢?」卞汝福主教的寬容和仁慈讓我深受感動,這樣的感動伴隨我走過青春歲月,引導我探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還在小學時,我就讀到托爾斯泰的小說《窮人》。故事發生的這一天,漁夫一早駕船下海,到夜裡11點還沒回家。外面寒風呼嘯,妻子擔心丈夫的安全,提燈到屋外去看,可是海面上甚麼也看不見。她順便去看望生病的女鄰居西蒙,沒料想病人已死。臨死前,西蒙還沒忘記把衣服蓋在兩個可憐孩子的身上。她從西蒙屍體旁把兩個熟睡的孩子抱回自己家裡,心裡卻忐忑不安。自己家已有好幾個孩子,全家人還吃不飽,又多了兩個孩子,丈夫回來豈不要責備自己嗎?然而,當漁夫拖著破網沮喪地回到家裡,聽到西蒙死亡的消息,卻責備妻子為甚麼不把她的兩個孩子抱回來,寧可少吃一些,也不能不管這兩個可憐的孩子,他不知道善良的妻子已將孩子抱回家裡。在這對貧窮的夫婦身上,展現了多麼高貴無私的品質!這個故事讓我體會到,遠有比財富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人的靈魂。

後來才知道,托爾斯泰的這篇小說改編自雨果的敘事詩,而兩位作家的創作有一個共同的源泉──那就是耶穌基督。無論是《悲慘世界》中的主教,還是《窮人》中的漁夫夫婦,他們的行為都是來自基督的教導。

這兩個故事一直藏在我的心裡,後來參加工作,閒暇的時候便去教堂聽講道。然而,在很長時間裡,我之所以尋求耶穌基督,是想藉著祂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正義的記者。我的筆也確實為不少人討回了公道,在社會上贏得了很大影響力。我想藉著基督精神,能夠使自己的境界更上一層樓。

然而,上帝卻藉著聖經上的話光照我,讓我看到自己裡面的驕傲和敗壞。經文中所列舉的種種敗壞,一一對照很多我都有分。自己名義上是追求正義,但骨子裡卻多少有追求個人名譽和利益的成分。

記得有一次當地一家歌舞廳起火,多名舞女被燒傷,或者跳樓摔傷。我得知線索後,不僅沒有感到痛心,反而有一種抓到好新聞的興奮。我假稱是一個舞女的朋友,混進了一個病房,向傷者瞭解情況。那個女孩被紗布蒙著眼睛,根本無法看到我。

越讀聖經,上帝越打開我的眼睛,讓我看清自己是一個偽善和敗壞的罪人,自以為義,沒有憐憫之心。

然而,耶穌基督卻甘願為了像我這樣的罪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只有祂的寶血,才能把我從罪惡中贖買回來。耶穌之所以揀選我,不是要修補和提升我的道德,而是讓我在祂裡面重新再來,成為一個新造的人,我願意悔改跟隨祂。倚靠耶穌基督,我從一個自以為義的人,轉變成一個因信稱義的人。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40901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49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