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車禍翻轉了我的人生

曹以聿

人生是甚麼?文豪們的箴語、哲學家們的思辯都無法真正詮釋它,因為它是每個人活出來的特有經歷。我曾經用辛勤和忙碌來追求我的人生,我的人生只等同於順利和成功。其實人生的意義遠不是這些,是一場意外的車禍讓我遇見了上帝,從此我用生命體驗到,人生原來有另一番深意。

命運不在我手中

我生於中國福建長樂的一個華僑家庭。那是一個物質非常貧乏的年代,很多家庭還在為吃、穿終日犯愁,而我卻在無憂無慮中度過我的童年、少年。有記憶以來,似乎家中沒有任何缺乏。

我讀書也很順利,一直上到重點中學,高中畢業後留校作了代課老師。這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是一個非常光彩、令人羨慕的職業。

1978年我20歲出頭時,順利地移居香港,這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是非常難得的。在香港生活了四年,1982年我又有機會到了美國,先在紐約工作一段時間,後來在新澤西州開了一家外賣店,生意十分興隆。短短幾年裡,我連開了三家餐館,有外賣店,也有堂吃店,後來在湖邊買了一套別墅。

九十年代初期,我在品嚐和琢磨很多家外賣店和堂吃店的特色之後,自己摸索新方式,然後在中西部開了美國第一家中國自助餐館。自助餐館開成功一家我就賣掉一家,連續賣了20家餐館,就這樣自助中餐被推廣開來。

於是,我用積攢的資金開始轉行。2000年初,我在美國中部買了一家旅館。

成功的生意使我的生活充滿陽光,自在又自豪。這些年有很多人向我傳福音,他們一向我介紹主耶穌,我就搖頭拒絕。我告訴他們:我的人生自己能掌握,我靠聰明勤奮就會活得很好,不需要上帝來幫我;我不做虧心事,半夜都不怕鬼敲門。許多熱心的基督徒都在我面前吃了閉門羹。

他們也向我母親和兒子傳。母親信了主耶穌,我還常攔阻她;兒子也信,11歲的他還說聖經是一本又真實又奧秘的書。不管怎樣,我連聖經碰都不想碰,也希望他們不要老來煩我。

我們住在旅館所在的城市,那裡沒有我們的餐館。2001年的一天,我們想到兩個半小時車程以外我自己的餐館吃活魚活蝦與點心。打算早上九點動身,就可以在中午趕到那裡吃飯,可是一會這個不想去下了車,等勸上來後,另一個又不想去了,再下車,再勸。上上下下,勸這勸那,折騰到12點一家七口才正式動身。兩點左右,車子在路途中突然失控翻倒,接著連翻幾下栽在低窪處。等我20個小時以後在醫院裡醒來,才知道失去了母親和12歲的兒子。兒子是被直升機送到另一家醫院的,沒有搶救成功。從死亡線上回來的我,猶如晴天霹靂,不知道為甚麼人生的厄運突然臨到我頭上?我第一次領悟到無法掌管自己的命運。

上帝擦乾我眼淚

那段時間,我一直無法入睡,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很多天,我的淚水常流不止;悲傷的心,不管有多少人來安慰,也不能被撫平。有誰能擦乾我的眼淚?

我在思念中想到,兒子在車上還給我看他剛得到的一張獎狀,因開車我沒細看就扔在一邊。等我的精神和身體狀況略有好轉,我又獨自開車一個半小時去了車禍現場,在那裡悼念逝去的親人們。忽然我看到低窪的田地還有一張紙,撿起來一看,正是兒子的那張獎狀,已經爛了一個洞,草和草汁沾在上面。再一看,獎狀是小布什總統簽字的一個兒童教育項目獎狀。回到家,我將兒子的作業找出來,看著連大人都誇的工整如書法的英文作業,我除了流淚還能如何?

有一天,當地教會的馮牧師和紀弟兄帶著一些人來我們家安慰我們,講生命的脆弱,也少不了向我們傳主耶穌的福音,我不再拒絕。馮牧師給我讀聖經詩篇廿三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詩篇23:1-4)他們還安慰我,說我的母親和兒子現在都在天堂,有平安,有喜樂。如果我能信上帝的兒子主耶穌,耶和華上帝就是我人生的牧者,就必有祂的恩惠慈愛隨著我。知道了母親與兒子在上帝那裡,我的心頓時得著了安慰。

順境時難信上帝

他們來了幾回,關心幫助我們。我也在反思,其實我的命運根本不在我手中,上一刻也許還在談笑風生,下一刻卻與親人天人永隔。我領悟到掌管自己命運的不是自己,而是上帝。為甚麼人在一切順利時很難聽進福音?那天我們幾上幾下,磨蹭著不上車,如果我是基督徒,像信徒那樣凡事禱告的話,禱告後心裡沒有平安,也許就取消了去吃那頓飯;也許那天,上帝就是想阻止我們出行,只是我不是基督徒,無法與祂有心靈上的交通。上帝允許這事發生,也把我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一定有祂在我身上的美意。

我開始看聖經,有一天看到路加福音第十九章中稅吏撒該信主耶穌的故事,一下有了感悟,我為甚麼順境時總聽不進去福音?因為人多的緣故看不見主耶穌。人多嘈雜,主耶穌的話自然聽不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量在主耶穌的眼裡都是矮小的,哪能在眾人的環境下看到主?稅吏撒該雖然個子矮小,但他卻用力跑到眾人面前,而且放下身份爬上樹,使他能越過人頭看見耶穌。能洞悉一切的主耶穌自然就直呼其名,並去他家作客,救恩就這樣臨到他全家。這個故事給我很大啟發,以前我總認為自己混得很好,其實被世界所包圍,是個靈裡失喪的人,哪裡還能接受上帝?聖經中還有一句話點出我當時為何驕傲:「恐怕你吃得飽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銀增添,並你所有的全都加增,你就心高氣傲,忘記耶和華你的上帝……。」(申命記8:12-14)

在以後陸續聽到的福音中,聖經中的很多話使我的心猶如荒漠遇甘泉。我與妻子同時決志信了主耶穌,決定把命運從自己手中交給上帝。三個月後,我與妻子一起在教會受了洗。

那次車禍中,當時年僅三歲的女兒毫髮無損,她說是天使托住了她。如今她已長大成人,在斯坦福大學讀書。車禍之後,上帝又賜給我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如今分別是12歲、10歲和8歲。這麼多年來,我們夫妻帶孩子過著讀經、禱告和敬拜上帝的屬靈生活。我們知恩感恩,願竭盡全力事奉主耶穌。2006年我回中國時,將老家的房屋作了局部改建與重新裝飾,用作當地「基督感恩之家」的教堂,讓家鄉人們在那裡敬拜讚美上帝。

在逆境中有平安

信了上帝,最大的福氣是上帝成了我靈裡的天父,賜給我永生,也按祂的美意賜給我諸多福分。靈裡雖然得救,但並不是說在世上就天色常藍。人生在世必有難處,船在海中必有風浪。

2005年我回中國參加廣州交易會時,因鼻子有異樣疼痛,去醫院一查,發現是惡性腫瘤,需要盡快做手術。很多人一聽說有癌症會立馬變臉,我卻在得知這個消息時,心裡仍有平安。聖經上的話浮現在我腦海中,「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以賽亞書42:3)醫生不解地看著我,我笑笑對他說:「我死不了。」醫生問:「你有信仰?」我說:「是。」在教會我們常唱一首詩歌〈祢的愛不離不棄〉:「沒有一個憂患,耶穌不能擔當;沒有一個痛苦,耶穌不能背負;我要向高山舉目,我的幫助從祢而來,滿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祢名的人!祢的愛總是不離不棄……。」

回到美國做了手術

2016年底,時隔十年,我的鼻癌再次復發,已蔓延到腦神經外圍,開始擴散,定性為四期,五期就無治了。活檢時醫生當機立斷,將神經附近的癌細胞當時就細刮處理,手術排到2017年1月23日。手術之前做了正電子斷層掃描,發現腹部居然還有另一個腫瘤,當時就通知醫院組成另一個手術團隊。

手術前兩個禮拜無法入睡。上次手術前的鼻骨疼還能忍受,也許是腦神經邊上癌細胞被刮的原因,這次格外疼,靠止痛藥和安眠藥一起吃才能輕睡。不能入睡時想得很多,心裡也失去了平安。感謝主耶穌,再次藉著聖經上的話來安慰我:「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上帝擊打苦待了。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4-5)上帝的話語有安慰的能力,主耶穌就是我們平安的源頭,我的心得到安慰與平安。

手術那天,已經高齡的馮牧師和其他弟兄姊妹也來醫院為我禱告。

畢業於哈佛醫學院的主刀醫生說,鼻子手術需要三至五小時,有可能需要拿出臉骨和牙床。感謝上帝,手術兩小時順利結束,且沒有切除部分臉骨和牙床。手術共切除五塊鼻肉軟組織,三塊已有癌細胞。幸而手術非常及時,再遲一點時間發現可能就沒有機會治療了。半個臉面翻開的手術,如今順著鼻右邊到下側嘴唇的20多針,看不見刀疤痕跡。

安排兩週後再做前列腺上腫瘤切除手術。在這療傷等待新手術的日子裡,我向上帝禱告:「一個手術都如此難受,還要有第二個嗎?主耶穌啊,祢是無所不能的慈愛主,求祢憐憫!」第二個手術如期進行,手術前接連做了兩次檢查,均未發現腫瘤跡象。等掃描檢查的片子出來後,主刀醫生糊塗了,怎麼腫瘤不見了?他調出第一個手術前的片子,也讓從教會來為我禱告的一個哈佛醫學院畢業的弟兄看,以前的片子中明明有一個指甲蓋大小的腫瘤。我就這樣免了第二次手術,一路感恩回了家。

抓住應許度人生

如果不認識上帝,我都不知道這人生的風暴如何經歷下去。我記得2006年回中國時,曾探訪過一位當時已95歲高齡的老弟兄陳必蔭。他對我說,他在上海參加復興會時,倪柝聲對他說過一句話對他幫助非常大:「主耶穌在聖經中的應許很多,只要能抓住一個應許就夠一生所用。」

路加福音記載一件事:「有一天,耶穌和門徒上了船,對門徒說:『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他們就開了船。正行的時候,耶穌睡著了。湖上忽然起了暴風,船將滿了水,甚是危險。門徒來叫醒了祂,說:『夫子!夫子!我們喪命啦!』耶穌醒了,斥責那狂風大浪;風浪就止住,平靜了。」(路加福音8:22-24)既然主耶穌已應許「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不管是風是雨,他們必能到岸。這句話深深打動我,我就抓住這個應許,將它作為我一把人生的鑰匙。我一生無論遇到甚麼風浪,都靠這句話來渡過。我不知明天如何,但我知道主掌管明天,主賜的平安喜樂夠我用。

信了主耶穌後我領悟到,我一生的事都在上帝的手中,獨撐雨傘仍有風雨飄搖,一人腳印卻是主耶穌背我同行。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71001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6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