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祭祖」到底該不該?

錢志群

中國自古有慎終追遠的文化傳統,其中對祖先的思念慢慢演繹成對祖先的膜拜。表面看來很有人情味;可透過這溫情面紗,你會看到背後的功利色彩。自古以來人們就畏懼和崇敬超自然力量,認為祖先雖死,靈魂仍在,既可降禍,也可賜福。於是虔誠祭祖,祈求庇護。祖宗已腐於泥土,後人供上來的魚肉飯羹、茗茶美酒,再配上供香冥錢,叩拜福辭,並未能取悅先人,倒是自己吃個眉開眼笑。

到底祭祖該不該?其實,人人都有三祖:近祖、遠祖和始祖。

對於最接近的祖輩,多半人都曾與他們共同生活過一段時間。他們去世後,健在的親人們在特別節期和日子,去他們墓前鏟草添土,獻上素花,默哀緬懷,是情理之事。近些年來,每逢清明時節,中國各地的掃墓人流量激增;但是,給先人們燒紙送錢,斟酒獻意,一滴何曾到得了九泉?

特別是對於那些未曾謀面,甚至多少年前的遠祖們,追思雖無可厚非;但年年供奉吃喝、燒香叩拜,甚至興師動眾來公祭,是否真有必要?據不完全統計,二○○三年以來,中國已有數十個地方政府直接介入「公祭」活動,甚至帶著「私心」搶起「祖宗」,各地祭伏羲、女媧、黃帝、孔子、孔明等,時常「撞車」。祭祀活動的排場越來越大,勞民傷財,像某個貧困縣,為公祭女媧竟耗資上億元。遠祖們的「在天之靈」真的能保佑後人們升官發財,風調雨順,多子多福嗎?不能。人離世後就只有兩個去處,在地獄的話,他們是自身不保,就像聖經中那位落在陰間的財主,還得央求別人將福音傳給在世的親人;如果在天堂,也不是他們自己的功勞,而是生前憑著順服的信心被上帝揀選。話說回來,如果他們死後都有保佑後人的本事,那他們活時又怎麼會死?

提到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也不當拜。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竟把上帝的誡命當成耳邊風,偷吃了那必死的分別善惡樹的果子,讓人類後代都落入罪中。從此人無完人,遺傳著自私、撒謊、嫉妒等各種不義之本性,且都有一個在世最終結局—死。

所以,我們對逝去的親人祖先們的感情不能走上岔道,緬懷不等於膜拜,哀思不同於祭祀。連天使都提醒世人,你們「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路加福音廿四5)?遠志明牧師在其博客中針對膜拜孔子現象的詰問發人深省:那尋求拯救的怎麼可能拯救人呢?一個「朝聞道夕死可以」的慕道者,怎麼可能讓人得道呢?一個「未知生焉知死」的人,怎麼可能救人脫離死境呢?一個坦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的人,怎麼能幫人遠離罪過呢?一個二千五百年前無力回天,一生哀歎的人,面對廿一世紀的精神危機,他又能做些甚麼呢?你怎能在漏水的池子裡找水解渴呢?(參耶利米書二13)

我們人類的敬拜只能獻給那位配得敬拜的唯一真神,就是那位天地萬有的締造者。主耶穌是世上的光,祂是道成了肉身,從天上降到世間。瞎子已不必領瞎子在黑暗中走,人們無須秉燭而行,祈求祖宗保佑。

當然,我們敬拜上帝,也不能像膜拜祖先那樣。上帝看重我們的不是我們的祭物(因為天地都是祂的);而是我們的真心(信心)。祂曾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記上十五22)「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馬太福音九13)願我們都能存一顆謙卑順服的心,尊祂為我們的生命之主,再把這福音作為孝心,傳給在世的長輩們!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10803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592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