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這樣的世界
楓曼
在中國大陸追求經濟全球化的新時代,一個稱為「小資」的階級在神州大地冒了出來。他們人數約有一億,年齡為二十三至三十五歲,追求的是消費和生活品味,強調個性解放。有人稱他們是社會的驚艷,閃動歷史的反調,也有人說小資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生活模式。在他們的圈子裡所常見的現象是︰不結婚或晚婚、保持戀愛狀態,但不太投入;快速喜新厭舊、自私冷漠、過於自我欣賞。有學者批評他們精神生活空虛貧乏,除了金錢和時尚,別的一概沒興趣。小資對理想生活的定義是︰有點錢,不要太多;有點權,也不要太多;但要有大量的閒暇,用於交友、喝酒、聽音樂和旅遊。有人指出,小資文明一旦產生,就不會消失,小資象徵著中國人擺脫政治束縛的追求和信念,它無疑會改變中國的舊有模式。
說得倒挺漂亮,不過日光之下無新事,在資本世界成長的人早聽慣了這種論調。它不過是人文主義的老調兒,主旋律是個人主義加及時行樂,再抹上一層中國色彩。可惜仍脫不了自我中心的狹隘,沒有超越自我的理想,沒有回饋社會的善意,更沒有當仁不讓之心。試問,要是人人這樣,誰來承擔公職?誰去扶貧恤老?誰來服務大眾?也許中國人一向功利心太重了,做官為抓權抓財,所以一旦聽到竟有人說,只要「有點錢,不要太多;有點權,也不要太多」,便覺難能可貴,多麼的灑脫啊!彷彿濁世的清泉。可惜這不是正確的人生方式──於社會無益。因世界上只要一天有人,一天就有窮人、老人、病人,並一切需要幫助的人;這世界只要一天有群眾,就須有人起來服務(而不是為了抓權)。小資雖不缺錢,可缺少真理。他們應該聽聽耶穌基督的話:第一條要緊的命令是愛上帝,其次是愛人如己。
《新聞周刊》報導指出,在大陸經濟開放和一胎化政策下出生的小皇帝和小女王,已成為金錢掛帥、自私、迷失和不負責任的一代。他們表面西化,骨子裡其實很無知。這些得天獨厚的獨生子女,生活與中國大陸的冷酷現實脫節,整天忙著尋歡作樂,並抓緊機會用自己的條件賺取更多錢。他們上名校,穿名牌服飾,聽西方流行音樂,崇拜歌星明星,成為金錢世代。他們揚棄中國幾千年來的儒家禮教,卻沒有以任何有意義的事物來取代,許多孩子物質豐富,卻心靈空虛。
其實揚棄儒家禮教,打倒孔家店的,不是他們,是他們的上一代,或上上一代。西方人士何嘗不也一樣?拋棄了基督信仰後,形成價值真空,道德腐敗。其實成人們看見年輕人的墮落,應首先自我反省。「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廿二6)。若教養的人思想和行為有偏差,就只能「種什麼,收什麼」(加拉太書六7)。上帝給我們的教訓是先要自己遵行上帝的話,然後殷勤教訓兒女遵守。這樣幾代的人都能蒙福。(請參申命記六1至9)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030309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491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