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基督不是中國人
梁明真/巫偉信/張宇理
梁明真
衷心感謝我的朋友,介紹了我這樣一本刊物,尤其是其中「觀點與角度」的專欄,使我原有的一些心結,逐次開解,而重新認識這位生命主。
但是梗在心中還有一個疑惑,始終不能打開,那就是生命主祂不是中國人。而一部舊約,似乎就是以色列人的族史。其中多次提到「外邦人」,令我感覺非常不舒服。儘管牧師也提到中國古代已有一造物者的觀念,並列舉中國古書提到造物大神的觀念,可是仍無法回答我的問題,因為我覺得他只是把基督教勉強和古書牽上關係,心中無法釋懷「耶穌基督不是中國人」,便阻擋了我完全接受祂的心。希望貴刊替我解惑。
巫偉信
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乃千古不易的哲理。反觀基督教倡言可拯救世人,卻連所謂「神的選民」──猶太人都不肯信奉,又何以使天下人信服。據說基督教的神因猶太人的不順服,乃改將恩賜給外邦人,藉此警戒神的選民,使猶太人最後全族信服云云。如是,則基督教之神不獨無能,兼且無義。焉有棄己國己民不顧之君王,改轄他國而大得興旺哉?是則布殊(Bush),亦可往印度當總理矣。倘若此,美國不以布殊為叛國,印度不以布殊為侵略者幾稀矣!
張宇理
人有限制
人有限,生為炎黃子孫,就不能同時又是黃鬚碧眼;既為美國總統,便不能又為印度總理──除非侵略成功。
人的感情也有限,甚麼「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只是個高攀不起的理想。現實裡我們常將人畫分成大大小小的圈子:同鄉、同黨、同胞、同輩、同業、同類、同一社會階層、出身相同、地位與成就相同、教育程度相同,以至於同聲同氣、志同道合……然後,我們配以不同程度的感情,親疏有別。對於不在圈內的「非我族類」,對不起,我們的愛已經用罄。只要不將他們畫歸為敵人圈內,恨之殺之,就已天下太平。
我們很難了解,上帝怎麼可以同時是各國、各民族的神。我們以己度神,把我們自己的限制,投射在上帝身上。這就是所謂「夫子自道」──我們的話,揭露出我們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多過揭露對方。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限制,投射在上帝身上。這就是所謂「夫子自道」──我們的話,揭露出我們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多過揭露對方。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限制:「君子可以欺以方」,「夏蟲不可以語冰,非無冰也,以其未見冰也」;老實人容易被欺,因為他不說謊,便以為人人像他。知識增長的其中一個表現是:知道世界之大,知道在我經驗之外,還有許多可能性。那麼,即使未見大海,也不至於要為「沒有大海」,而與人爭辯。
神為愛自限
聖經所啟示的上帝是全宇宙、全人類的神,祂從一本造出萬族,末了萬有又要歸回於祂。(創世記一章26~28節;使徒行傳十七章24~26節;以弗所書一章10節)
上帝是不受限制的,是祂畫定疆界,不是疆界畫定了祂。只有一次祂被限制了,就是祂為了愛我們有限的人,甘心降生成人,受囿於人的困局。主耶穌說過一句話:「沒有人奪我的命,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約翰福音十章18節)神子降世,不能既是猶太人,又是中國人;他要從嬰孩慢慢長大成人,受時間限制;他去甚麼地方都得步行,受空間限制;他會飢餓、口渴、疲乏,受生理限制;他可因被害而受苦、受死,受人際關係交織著的網絡和互動牽連。
除上述生而為人的基本限制外,祂還為自己加添了一些不是人人皆有的限制,就是貧窮。還有,就是「他無佳形美容,像根出於乾地」,這是個人條件與家庭經濟環境限制。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愛我們,要承受我們所受的限制。為甚麼我們僅看到其中一個「國籍」的限制而已?
神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
若然要用耶穌基督甘心生而為人時,所取的限制來畫分圈子,那麼富翁不是應該說:「我不能釋然的信耶穌,因為他是個窮人,與我不同階層。」嗎?喜歡俊男美女的人就說:「我不崇拜耶穌,因為他長得不英俊。」而年長者就說:「我不能信耶穌,因為他太年輕了,卅三歲便撒手塵寰。」……如此類推。但這些不是可笑的話麼?一葉障目啊!我們被外表的事物障礙了眼目,看不見祂本是全宇宙、全人類的主宰。保羅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而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認人了。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哥林多後書五章14~16節)倘若我們真的認識耶穌基督是永生神子,我們就不會按他在世時的出身、國籍和外表來待祂了。或許,祂的選擇還會令我們感動呢:祂為甚麼不選擇做一個大國國王,反要做一個已亡於羅馬帝國的以色列小民?就像祂為甚麼不選擇做大有學問的人一樣。因為祂「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二章7~8節)
上帝的價值觀與人不同。「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十六章7節)受表象迷惑的是人,不是神。顯然,神也沒遷就我們這方面的軟弱,降生時沒特別留意做一個樣樣條件符合人心意的「理想救主」。
上帝要用祂的價值觀來開導我們,不是要遷就我們的價值觀。聖經說:「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拉太書三章26~28節)我們看耶穌,不要憑外貌;看人看己,都應如此。不然我們永遠都看不到真相,而且一世都在畫小圈子,永遠無法擴大自己的視野和愛心。
我們也是選民
上帝是全人類的神,那祂為甚麼要揀選以色列人?為甚麼不選所有的人?原本所有的人都屬於神,當初上帝創造始祖亞當,原沒有選或不選,因為根本只有他一人。「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祂不是單造一人麼?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祂願人得虔誠的後裔。」(瑪拉基書二章15節)連夏娃,也是從亞當的肋骨造成的。全人類本來就屬於神。不過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離棄神。當人整體性的墮落,神用洪水滅世前,選召了挪亞一家。後來挪亞的後裔離棄了神,神才從其中呼召亞伯蘭(亞伯拉罕)出吾珥,應許叫他成為大國,使他得福,也叫別人得福。以色列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上帝的選民。
如果要追究責任,當初不是上帝不選召我們,而是我們的老祖宗們不要神,令我們失卻神子民的身分。
不過不必怪老祖宗們,也不必嫉妒以色列人,我們現在就可以因信耶穌成為神的選民。聖經告訴我們:「『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可見那以信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加拉太書三章5~9節)
看到了嗎?聖經已經明白的說,選民的要素不是國籍問題,而是信心問題。
選民以色列
神選召和拯救以色列民,是出於愛,也是守祂向亞伯拉罕所起的誓(申命記七章7~8節),選民的責任是:給神作見證,使別人得福。他們好像一個管子,輸送神的福給各民各族。他們固先蒙福,但並非別民無福,這只是先後序的問題。情況一如基督徒,首先蒙福,也當使別人蒙福。
以色列人好像一個樣板或縮影,代表人類,讓人類借鏡,認識自己:人可以怎樣身為選民,經歷過許多神蹟,蒙神大恩,仍離棄神。而神,又是怎樣慈愛、寬容、忍耐、公義、聖潔。
在以色列人身上,我們可以得知上帝祝福人的法則,人違背了,會怎樣自招咒詛。神選召亞伯拉罕以前的人類,是以色列的前車之鑑,而以色列人是後人的前車之鑑。「前車覆,後車鑑」,我們走在後頭的人,豈不應聰明些嗎?又豈不更蒙福嗎?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19950309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395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