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天來恩典漫我罪過(下)

尚思含

婚姻中上帝的同在

大學畢業後,上帝垂聽了我的禱告,帶領我從中國來到紐約留學。這本來是很蒙恩的一件事,但開學後我的生活學業各方面都一團糟。有一群弟兄姊妹在校園裡發福音單張給我,我便參加了校園團契。其中有幾對住在校園附近的夫婦,他們幾年如一日把自己的家開放,每週五晚上接待留學生。他們服事主的熱心吸引著我,更是帶我讀經,禱告,也讓我對聖經胃口大開。

我在國內參加單身營時,一位姊妹鼓勵我們為自己的婚姻禱告,於是我就寫下心目中的擇偶標準,並為此禱告了一段日子。來美國後,我和我的初中同班喬同學在臉書上互加了好友,他當時正在印第安納唸書。很不可思議,我倆中學時幾乎未說過話。聯繫上後發現我們聊天很投機,很快互生好感。雖然我知道上帝不是完全按我們的心意成就,但祂有憐憫,也會成就我們不冒犯祂的願望,我甚至心裡暗暗覺得上帝好有幽默感。喬同學除了不符合「基督徒」這最重要的一項,其他都符合了我當初寫下的好幾條標準,比如理工男、獨生子、會修理電器、精通古典音樂等。當然不符合的那一條最重要,於是我告訴他,信與不信不可同負一軛,我結婚的對象必須是基督徒。我向上帝禱告,求祂感動和打開喬同學的心門。喬同學之前已經去過好幾次當地華人教會的週五團契和主日禮拜,他對主耶穌有渴慕,那裡的弟兄姊妹也一直在為他的得救禱告。感謝主,他終於認罪悔改,決志信主並受了洗。

2009年我畢業後就與喬弟兄去市政廳領了結婚證,在教會長老的家裡舉辦了一個小型見證會,然後我從紐約搬到印第安納,開始了新婚生活。婚姻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如何相處,而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缺乏與同齡人相處的經驗,憑著自己天然的樣子一腳踏入婚姻,若不是靠上帝的保守,肯定要摔得鼻青臉腫。多虧上帝的憐憫,婚姻起始的第一年我沒有出去工作,所以有充足的時間學習如何作妻子。

我是一個有很多意見的人,擅長發現丈夫的不對,發現了就要說出來,有時還要反覆說。這大概是我婚姻中最大的難處,從中我學到一個重要的功課:看到對方的缺點要閉眼,彼此遷就,然後要拿著放大鏡去尋找對方的長處,彼此欣賞。在婚姻裡我應該努力去改變自己,包容對方,而不是攻擊改變對方,成全自己的益處。另一方面,我們的婚姻也得益於教會生活,讓我們有機會留心觀察年長夫婦如何為人處事,效仿他們的忠誠和信心。在家有丈夫相愛,在教會有弟兄姊妹扶持,這是非常甜美蒙恩的一段歲月。

一晃結婚12年有餘,我和丈夫都看清了自己和彼此真實的樣子,閉眼抑或拿放大鏡看對方長處的功課依然還在繼續。在一個離婚已經成為常態的時代,我們始終確定地知道,婚姻是神聖的,是上帝為我們預備了另一半,讓我們可以一生不斷學習捨己的功課,靠著主相互成全。

育兒中生命的操練

上帝對我處處眷顧,但是我並沒有義無反顧地好好跟隨祂。工作、生孩子,這些事情漸漸霸佔了我的生活,我開始疏於讀經聚會,後來的結果卻是我一再經歷對孩子和對自己能力的失望。別人家的孩子乖乖吃飯乖乖睡覺,學各種知識才藝,我的老大不吃蔬菜和肉,天天夜醒嚎哭,在家裡只會耍賴打弟弟。別人的媽媽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還能開展各種活動,我這學教育的放棄了自己的工作,每天還被孩子整得束手無策。孩子不乖乖聽話,我就憑著血氣管教他,經常衝他發脾氣,加劇了他的不良行為。上帝藉著養孩子來暴露我那火山一樣的暴脾氣,然而我沒有去仰望十字架,向主認罪悔改,而是選擇躲進自己的蝸牛殼裡,指控孩子和自己,覺得自己生了一個難養的孩子,是一個失敗的母親,一個教養孩童方面壞的見證。

我們不停地搬家,搬回到紐約後,我的狀態極其不好,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讀經不禱告,不參加任何聚會。我既遠離了上帝,上帝就任由我在曠野裡流浪。我和老大關係不好,有幾次我抑鬱到躺在床上起不來,想想孩子才幾歲已經如此狂躁,他以後青春期會變成甚麼樣呢?我們一家水深火熱的日子要到幾時呢?早知如此當初為何要生孩子自討苦吃呢?

人的盡頭是上帝的起頭。黑暗中唯一的欣慰是老大很願意聽故事,所以從他兩歲我就開始給他講兒童聖經。我的話他不聽,我若指責他做錯了,他必要竭力反駁;但是感謝上帝,一次又一次的經歷讓我看到,唯有上帝能摸到他的良心讓他做出改變。耶穌說若不像小孩子就無法進入上帝的國,我發現孩子在信心的操練上確實比成人有很多優勢。他們心思單純,學東西快,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收上帝的話,內心不起懷疑,所以我把聖經放給孩子們聽。在最軟弱的時候,我依然相信上帝的話是大有能力的,只要將這些經文撒種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未來他們遇到困難疑惑不定的時候,上帝的話一定會在某個時刻跳出來,把他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

最近這兩年,上帝一步步地暴露我,讓我看到自己的問題不僅僅是外面的行為。我想要謙卑,想去愛,去順服,去饒恕;但是我做不到,而且我越想去改變自己,內心就越糾結難安,這就是人類改不了的罪性。主耶穌擔當了我們的罪,讓我們在上帝面前被稱為義,但我的罪性依然在那裡,並且它通過基因和環境傳遞給了我的孩子。他們和我一樣,生來就是罪人,無法靠自己勝過罪,除了主耶穌別無拯救。如果我沒有孩子,可能會在罪的問題上稀裡糊塗地混下去;但跟孩子在一起,我的罪擋在眼前,成了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孩子像鏡子一樣無時無刻不照出我內在的敗壞與邪惡。於是我來到主面前認罪:主啊,我實在是個極大的罪人,要不是祢為我受死,我的人生沒有盼望,謝謝祢願意以死為代價來拯救我,求祢不要允許我對祢寶貴的救恩麻木,願我一生對祢的十字架有越來越深的體會,求祢幫助我與家人彼此饒恕,彼此相愛。我自己這樣禱告,也開始帶著孩子們認識他們的罪,認識主當初流血所賜的救恩。

在認罪的時候,我有時會聽到一個試探的聲音說:「妳不行,妳太軟弱。妳信了主還是每天犯罪,妳的孩子早看透了妳的虛偽,他們以後肯定不會相信妳的上帝。」我一直在練習對這樣的聲音說不:「我不行,但是上帝的恩典夠我用;我軟弱,但是上帝的能力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我犯罪,但是上帝已經因為主耶穌赦免了我過去、現在以及將來一切的罪;我的孩子們一生都在主耶穌的手上,主有豐盛的慈愛,祂必親自牧養他們,使他們的信心能夠向下扎根,結出聖靈的果子。」認罪,仰望十字架,定睛於上帝的救恩,這是我育兒過程中學到的第一個功課。

我學到的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功課是交託。詩篇卅七篇5節說:「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上帝在這裡要求我們的,居然不是用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好,而是把自己的重擔交給祂,相信祂的大能可以幫我們成就。我意識到在養孩子的問題上我最早犯的一個錯誤是: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太過擔心他,又過於努力地把他往我期待的目標上推,以為憑著自己的專業去教孩子就可以了。希望孩子多學幾項技能,將來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別啃老,最好能過上光鮮點的生活,這好像是我曾經的育兒終極目標。當然孩子要能愛主就更好了,那是錦上添花的事。我完全沒有考慮過這樣的目標是否合乎上帝的心意,忘記「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篇127:3)孩子一生是在上帝的手中。歸根結底,作為母親我只是一個暫時的代養人,我管教孩子最大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帶到上帝面前,教導他們去追求上帝的智慧,從而一生過敬虔的生活。

我和老大都在轉變的過程當中,脾氣還是不小,各自都還有一身的毛病有待解決;但是如今我不再把孩子當成一個難纏的負擔,反而感謝上帝量給我這樣的環境,讓我可以體驗「……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羅馬書5:3-4)從今往後的日子,我要更多地信靠,順服,讚美祂。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50901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61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