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聖經中的禍福觀

楊堅

中華福文化重在求福避禍,聖經也談禍福,一開篇就提到上帝是賜福的上帝(參創世記1:22,28),而且「凡敬畏耶和華的,無論大小,主必賜福給他。」(詩篇115:13)上帝的子民常常祈求:「願上帝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詩篇67:1)現實生活中,華人基督徒在信主之後,或慕道友在參加查經和去教會敬拜之後,有時生活、工作、家庭、身體等方面反而突然變得不順,部分因為不瞭解聖經的禍福觀,有些人感覺基督教的上帝並不賜福給尋求親近祂的人,因此不願再去進一步瞭解追求基督教信仰。那麼,聖經的禍福觀與流行的中華福文化禍福觀有甚麼根本區別?聖經的禍福觀與基督教信仰又有甚麼關係呢?

只看今世人間,難明真正禍福

中國人普遍遵從孔子教導的「未知生,焉知死」,中華福文化關注的禍福集中於今生。遺憾的是,如果我們只看今世人間滄桑,今世禍福實在看似無常。不少世上的好人一生動盪,厄運連連,甚至有時冤屈而死。對於屬上帝的子民,不少人也有同樣的困惑,就連舊約聖經中被明確稱作「合祂(上帝)心意的」(撒母耳記上13:14)大衛王也一度被此深深困擾,並向上帝鳴不平。他在被上帝揀選後作王前的十幾年裡,一直被掃羅王追殺而四處逃亡躲藏,其心境正如詩篇中所寫的:「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詩篇73:3)「他們不像別人受苦,也不像別人遭災。」(詩篇73:5)而「我終日遭災難;每早晨受懲治。」(詩篇73:14)

幾百年後的先知耶利米看到惡人在今世享福的現象,也問上帝:「耶和華啊,我與祢爭辯的時候,祢顯為義;但有一件,我還要與祢理論:惡人的道路為何亨通呢?大行詭詐的為何得安逸呢?」(耶利米書12:1)對不認識耶穌的世人來說,在苦難中都忍不住要像竇娥那樣喊出「老天不公」;對於基督徒來說,也不時會由此產生對上帝的困惑甚至質問。但是聖經告訴我們,今世禍福並不是體現上帝公平公義和獎善罰惡的唯一方式,甚至不是最主要的方式。禍福不止在今世,更在離世之後的來世。基督徒「必須信有上帝,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希伯來書11:6)基督教信仰的一個核心是因信心稱義得救,被上帝接納為祂的兒女,並得祂所賜的永生。

來世生死才是最大的禍福

要全面瞭解一個人的禍福,最大的禍福莫過於生死,所以必須超越今生今世。聖經禍福觀與中華福文化禍福觀的第一個顯著區別在於,前者側重來世的禍福,而後者側重今世的禍福。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要義是:「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所有真正的基督徒無論在今生有過多少苦難,耶穌應許「在來世必得永生。」(馬可福音10:30)一句話,「得永生」乃是上帝給基督徒在他們的來世所賜的最大福分。雖然上帝也可以賜給基督徒今生錢財、名譽地位等其他好處,但這些遠遠沒有大到可以與「永生」相提並論的地步。基督徒除了有永生這個最大的福分,根據他們在基督裡的善行,還會在來世得到獎賞和冠冕(參哥林多前書3:12-15;9:25)。

同樣地按照聖經,非基督徒的最大禍患就是在來世永恆的「滅亡」或「永死」(參約翰福音3:16)。聖經明確談到三種死亡狀態,包括今世肉體的死亡,今世肉體還活著時,卻因與上帝隔絕而屬靈死亡,以及在來世的地獄永死。永生就是人信上帝之後靈與上帝同在、聖靈內住人心、將來的身體復活,以及在天堂與上帝永遠同在。因此,聖經禍福觀與中華福文化禍福觀的第二個顯著區別在於,前者側重靈魂生命這非物質性的禍福,而後者側重名利、地位和生活等屬世享受性的禍福。耶穌告誡後者:「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26)耶穌把來世的生死(福禍)與今世的生死(福禍)區分得非常清楚,把衡量禍福的時間長度從今世擴展到今世之後的來世。我們在今世「賺得全世界」的福分遠不能抵消來世「賠上自己的生命」的禍患,毫無益處。哪怕今世百般苦難,但「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祂。」(馬太福音10:28)就是說,今世的死亡或禍患還不是最可怕的事,來世永恆裡的死亡或禍患才真正可怕。

看清來世生死,抓緊最大福分

聖經指出這種來世最大的福(永生)或禍(永死)和今世的禍福一定程度上還存在替代關係。耶穌說:「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路加福音17:33)從經文的上下文來看,文中前一個「生命」是指人今世的肉體生命,後一個「生命」指人來世的永恆靈魂生命。換句話說,為耶穌的緣故遭受禍患失去今世的福分,有時甚至失去性命,卻必定會在來世得到上帝賜予的永恆靈魂生命和獎賞的巨大福分。

從另一個角度看,耶穌提醒跟從祂的門徒為了信仰要付上代價,也是直接關乎今世與來世禍福之間的替代。當門徒的代價常常包括今世當下的,也是實實在在的苦難禍患。耶穌在前一句談到基督教信仰的本質:「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之後,祂立刻讓門徒考慮要付的代價:「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路加福音14:27-28)但祂許諾門徒未來巨大的獎賞,就是關乎來世的永恆福分。

中華禍福觀也包含福禍相依的思想。道德經明確寫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但是從常用來闡釋這個思想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可以看出,這種福禍的替代關係還是側重於今世,而聖經上的禍福替代關係側重於今世與來世之間,這是聖經禍福觀與中華福文化禍福觀的第三個顯著區別。

綜上所述,聖經禍福觀與從民俗文化發展出來的中華福文化禍福觀有著顯著區別。聖經的禍福觀也是基督教信仰的一個核心元素,如果沒有考慮來世禍福(尤其是生死),僅僅依據活在今世的禍福,就會抓小失大。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40306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43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