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破绽

方华

中国传统有拜师学艺的制度,如得到师傅收纳,徒弟就会到师傅家里或店里生活,干杂务,服侍师傅,慢慢地从师傅那儿学会手艺,直到师傅认为他能够独当一面,称为“满师”。

有一位师傅收徒以后,徒弟进门第一天,必会安排他去扫地。没多久,徒弟来报告说,地扫好了。师傅问∶“扫干净了?”徒弟回答∶“扫干净了。”师傅好像有点不放心,再问∶“真的扫干净了?”徒弟想一想,肯定地回答∶“真的扫干净了。”

这时,师傅拉下脸来,对徒弟说∶“好了,你可以走了。”那表示他不收这个徒弟,要他回家。徒弟大惑不解,师傅甚至没去检查一下,就下逐客令,他为什麽不收自己为徒呢?原来,师傅已安排了考验。他事前悄悄往桌下的尘垢堆里扔了几个铜板,徒弟如果只是粗略打扫,当然不会费劲去扫桌子底下,也就不会发现那几个铜板,做事马虎的人他不收为徒。如果徒弟发现了铜板,却没向师傅报告,他不是不诚实就是没有交代的人,也不适合当徒弟。这样,师傅藉一项任务,把不适合的人筛选出去。

要看出人的底蕴,可以让他讲话,话讲多了,就会露出破绽来;或是让他做事,在过程中也可以看到他是怎样的人。上述的师傅只用上很简单的日常家务,就能看出徒弟的破绽,正因为日常事务通常不受重视,大家随性而行,很能反映人内在的真相。

现代教育很重视栽培人的沟通表达能力,所以很多人都能言善道。嘴上说得漂亮;不过内心却不一定一致。看看成人教育小孩就知道,理论一大套,原则一大堆,很多时只是用来说的,不是用来实践的。你看小孩在公共场所闹出什麽事情后,身旁父母的反应就暴露了他们真正的想法,而不是他们一向的说法。例如小孩在公车内突然呕吐,父母觉得尴尬丢脸,就生气责备孩子。平常告诉子女自己怎样爱他们,在考验来到时,子女却看见父母最爱的还是他们自己。

又或者你也常看到不少父母为了自己的方便,让孩子在公众地方做不适宜的行为,例如便溺,或在不应进食的地方进食等。如果你在另一场合请教他们,这些成人往往也能讲论一番教养原则等等。

如果抚心自问,我们不会特别优胜,我们的行为其实也反映了我们言行不一的丑态,在以为无人留意时也会很放肆。圣经中耶稣指出,从树的果子可以看出那是好树还是坏树;因此从人的行为也可以看出他是什麽人。连小孩子也可看穿父母的破绽,我们在至高者的眼前,又岂能遮掩?上帝是无所不知的,祂看透我们的本相,知道我们不但不可爱,甚至很可憎。奇怪的是,上帝却没有嫌弃我们,没有拒绝我们;反而亲自来寻找我们,要与我们重建关系。上帝的行动,表明祂真正恒久不变的爱。

人的性格行为有破绽;上帝完美的爱没有破绽。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110207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86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