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兒女改變了他
羅妮麗
我認識芝加哥一對恩愛夫妻,先生名叫斌,太太名叫黛西。他們從香港來美國讀書時相識相愛,後來有了一兒一女,再後來有了四個孫子。如今兒孫繞膝,全家相愛和睦。
再不敢咒詛自己的生日
斌告訴我,他的身世非常苦。媽媽一共生了六個孩子,在他11歲的時候,大哥去世,他成了家裡的老大。他12歲的那年春節,當外面炮竹聲聲,人們喜迎新年之際,爸爸去世了。因在春節,無人幫助他們辦喪事。他的爸爸死不瞑目,眼睛怎麼也合不上。心靈受傷的他,自小就開始被人生意義何在、人為何而活的問題所困擾。他的心裡充滿灰暗,覺得人生沒有甚麼盼望,甚至常常咒詛自己的生日:12月24日。
來美國後,他想通過學哲學解開自己的人生謎團。苦學冥想,仍然沒有甚麼頭緒,於是改學教育學,希望用教育來改變人。快到寫博士論文的時候,他發現其他博士同學的選題多是關於教育政策,很少有人涉及道德與靈性,他意識到教育也很難改變人的精神世界。既然這些對專業的嘗試不能幫助他尋得人生答案,為了日後生計,他便改學了電腦工程。邊學習,邊徬徨人生,仍然沒忘記咒詛自己的生日。
婚後,他並沒有渴望要作父親。對作父親有害怕,甚至是抵觸心理。當第一個孩子出生後,他看著弱小、無助、單純的孩子,心裡自問:為甚麼要有孩子?他不希望孩子來到這世上經歷人間愁煩。有時他也想,孩子身上好像沒有壞的東西,如果能把孩子身上天真無邪的單純都保持住,這個世界或許有希望。想歸想,現實又讓他多了一份責任感,一定要盡自己的努力養家餬口,讓孩子不愁吃穿。
第一個孩子三歲時,第二個孩子出生了。在美國,太太生孩子先生可以進產房。當生第一個孩子時,醫生問他有沒有學過幫助產婦呼吸的方法,他說沒學。醫生說,沒學就不用進去了。第二個孩子待產時,為了看到女兒出生,他專門學習了助產課程,但還沒等他進產房,護士便笑嘻嘻地出來恭喜他有了一個聖誕節寶寶。女兒出生於12月24日晚上,因為在媽媽肚子裡臍帶繞頸,情勢危急,醫生不等他進去,就將孩子接生出來。哇!女兒的生日也正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也不敢咒詛自己的生日,每年都和女兒一起快樂地分享生日禮物。
隨著兩個孩子的成長,斌發現孩子身上有讓他羨慕的一些品德。孩子們成績都非常好,知道先做功課,再去玩。從小就努力分辨善惡對錯,非常乖。
在羨慕中掙扎
他的妻子黛西是天主教徒,中學上天主教學校。舉行婚禮時,神父的條件就是斌將來不能阻止妻子的信仰生活,也不能阻止妻子帶兒女到教會敬拜,斌都答應了。後來,妻子在天主教生活中,覺得無法戰勝自己的罪惡,就參加了基督教的聖經學習,並成為基督徒。妻子在家裡上班,兩個孩子在她的帶領下,從小和上帝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係,都很喜樂。他一直琢磨,妻子和兒女所信的耶穌,真的給他們帶來地上找不到的平安喜樂嗎?他非常渴慕瞭解妻子和孩子的信仰,想知道這個上帝是誰。後來他也一直陪妻子和兒女去教會,參加主日敬拜,學習聖經,但總無法相信主耶穌。
晚上孩子做作業時,他會陪在孩子身邊並幫助他們。孩子上床睡覺前,總少不了感恩禱告時,他會羨慕孩子們的虔誠。每次聽到他們的禱告,他都非常感動,心裡有一種難以琢磨的平安和羨慕。他也常詢問:「上帝啊,祢是誰?」兩個孩子充滿平安喜樂地成長,學業和做人都很好。他常想,孩子的喜樂若是來自物質生活的富裕,那為甚麼我這個供養他們物質需求的父親卻沒有這個平安和喜樂呢?
上帝推了他一把
女兒八歲那一年的四月,教會請一位黃牧師來佈道,由斌和黛西家接待,黃牧師和斌單獨談了福音。
那次黃牧師講道的主題是「人生之首要」,經文出自出埃及記第三章,有關摩西與上帝的對話。摩西問上帝一連串問題,包括「我是甚麼人?」「祢叫甚麼名字?」以及「我當做甚麼?」這三大問題,正是斌花了半輩子要找尋的人生難題。聽道的時候,斌就感慨:「上帝啊!祢是在和我說話嗎?」
他心裡的難題基本解決,但是仍沒有勇氣接受決志邀請。週六晚上睡覺前,他破天荒地向上帝禱告:「主耶穌啊!我若光靠自己的能力,無法接受祢的愛。如果祢明白我的心,就推我一把吧!因為祢在聖經中應許過:『在人這是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馬太福音19:26)
感謝上帝,祂聽了禱告。第二天主日敬拜結束,上帝藉著一些奇妙的方法,讓萬事相互效力,使信心軟弱的他終於向上帝悔改而得救。
後來,斌任職26年的公司被另一家公司併購,他便提早結束了職業生涯。受上帝的感召,斌拒絕了兼併公司的邀請,與太太一起到芝加哥一家文字福音機構做義工。13年來,他利用自己的電腦技術,做文字排版,忙在其中,樂在其中。
莫把祝福當咒詛
在我過去多年關於家庭生活和兒女教育的輔導中,發現一些家庭裡,孩子倒成了婚姻中的麻煩。夫妻婚前也有過恩愛、甜蜜、浪漫,誰知道從孩子這個「第三者」一出生,夫妻的位置、相處的順序和彼此的情感就在無形中改變了。很多時候夫妻之間、父母與祖父母之間都因為孩子教育的事而爭吵,甚至把養育孩子當成一個包袱而後悔有孩子。
斌和黛西在回想他們的人生時,感歎道:「兒女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美好產業,是我們的祝福。」斌在信仰的路上掙扎時,是兒女們單純的信心和喜樂改變了他的人生態度,也促使他一直去教會努力瞭解上帝。如今兒子和兒媳、女兒和女婿都事業有成。這些孩子孝敬父母,彼此相愛,都參與各自教會裡的事奉。在兒子的婚禮上,他對兒子說:「在世上,我是你的爸爸,但是在上帝的國裡,我是你的弟兄。」同樣,他以這樣的態度看待與每一個孩子的關係,真是親上加親。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00901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01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