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從上頭來的平安——潘伯伯的故事

楊迪

我第一次聽到有關潘伯伯的事情,是教會裡一群有愛心的姊妹們告訴我的。她們說在這附近有位老人家,已經中風十年,行動十分不方便。半年前又確診晚期結腸癌,醫生說他的日子不多了,於是弟兄姊妹們紛紛前去探訪他,可是探訪的結果卻讓他們十分驚訝。因為本來是想去送上安慰的,結果卻看到他在死亡面前所表現的心靈平靜反而得到安慰。帶著一顆強烈的好奇心,我走訪了這位80多歲高齡的老人,大家都叫他潘伯伯。

沒有耽誤的學業

潘伯伯出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家裡兄弟三人中他是最小的。那時他家有十畝良田和一輛小馬車,他從小就懂得幫助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和出生在那個時代的許多人相比,他在童年沒有挨過餓。

後來日本人侵略中國,全家老少不得不從本鄉逃難到北京的東城區住下來。他父親從內蒙古買了16頭奶牛,辦了個小型牛奶廠,賴以維持生計。誰知有人硬說他父親認識抗日將領宋哲元(國民黨第29軍軍長),繼而捏造事實說這些奶牛都是病牛,就把牠們都搶走並拉到城外燒了。家裡從此靠開店鋪過活,生活開始變得緊巴起來。雖然家裡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衝擊,他的學業卻一直沒有被耽誤過。他小時候上過私塾,到了北京先後上過幾所學校,見證了1945年日本人投降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等重要歷史時刻。

高中畢業後,他考上了當地的醫學院。他還記得校園裡面有一座石頭砌成的教堂,名叫康母堂。參加教會的人員大部分是外籍教員,也有一些中國老師和學生。1949年以後大部分外籍老師都回國了,只有小部分留下任教,教堂從此也被改成了學校的臨時圖書館。那時在學校食堂裡,他經常看見一些學生信徒在飯前閉上眼睛,因為不明白他們在幹甚麼,所以覺得這些學生很好笑。有時一些調皮搗蛋的同學會趁他們閉眼睛的時候,偷偷地把他們面前的飯碗拿走。雖然這樣被別人搞惡作劇,他卻從來沒有看見過他們因此而生氣發脾氣。

大學畢業後,他一面在醫院當醫生,一面在醫學院當老師,這一幹就是30多年。

到美國走進教會

1996年他和老伴來到美國,幫女兒照顧孩子。從第二年5月起,當地華人教會的弟兄姊妹開始一週兩次接送他們去教會,每次一來一回就是50英里。他們的愛心實在令他感動,可是從小到大,他聽到的都是無神論,教會裡所講的福音對他來說是完全陌生的。說到人人都有罪,他也承認,的確人無完人,誰沒有過犯呢?這一點倒是不難理解,但是作為學醫的他卻怎麼也搞不懂聖經中記載的那些神蹟奇事。想想看,童女怎能懷孕生子呢?死人怎麼能復活呢?

有人對他說,需要用信心來接受,因為每個人每一天,其實都需要用信心來生活。例如如果沒有信心,人就沒有膽量去開車,更沒有膽量去坐飛機;但是光這樣打比方,讓他感到很牽強,並不能令他信服。不過,教會弟兄姊妹們的真誠和愛心實在令他感動,他始終堅持去教會。同時,他自己也希望能夠搞清楚這個信仰的真假。他常常做筆記,一旦有了不懂的新問題,就把它們記下來,星期天到教會去問別人。芝加哥城北華人基督教會的林道真牧師和林師母,以及其他許多弟兄姊妹們,在生活和信仰上給了他莫大的幫助。

難忘的追思禮拜

他外孫女的鋼琴老師是位30多歲的美國女士,非常有愛心。當她知道潘伯伯的女兒家經濟上有困難時,就主動免去了教鋼琴的費用,這令他們非常感動。出於感激,他們提出每星期去她家做些清潔工作,以表達感激之情。沒想到這樣一位年輕善良的女士,卻患上癌症英年早逝了。那一天,他和家人們懷著沉痛的心情參加了她的追思禮拜。按照他的理解,這個追思禮拜將會呈現一個極其哀慟的場面,用中國人的話來說,那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啊!可是他怎麼也沒想到,追思禮拜一開始,就不斷有人上前來為這位女士獻上動聽的歌曲,還有人用風趣的方式講述她的生平。整個過程雖然有眼淚,卻沒有呼天搶地的哀號聲。

後來他才知道,信耶穌的人相信死亡是地上生命的終止,永恆生命的開始,這位姊妹現在已經到了天上的樂園,和救主耶穌在一起。在那裡,再也沒有疼痛,沒有眼淚和悲傷,一切都是過去的事了;並且有一天,地上信耶穌的親人朋友還要與她在天家重聚,從此再也不會有分離。正是這樣一份真切而幸福的盼望,讓大家相信,此時的分離只不過是暫時的分開。如此這番對死亡的全新詮釋,強烈地衝擊著他多年來對死亡的理解。

他過去在國內醫院工作了30多年,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作為醫生,常常感歎人生的悲哀和無奈,他自己也非常害怕死亡,不敢去想關於死亡的事情。他也很不願意到喪親者的家裡去,因為在那種極大的悲哀氛圍中,自己的心情也會變得非常沉重。作為探訪者,除了「節哀順變」以外,再也沒有甚麼別的詞句可以用來安慰逝者家屬;然而從這次的追思禮拜,他看到世上居然可以有這樣一種戰勝死亡的信念,使人在死亡面前真的可以做到從容不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雖然他不能夠明白,但這份對永恆家園的真切盼望,卻讓他十分羨慕。這件事對他的信仰有了很大的觸動。

認識耶穌得救贖

漸漸地,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思考他終於明白,兩千年前來到這個世界,自稱要把人類從罪惡過犯當中解救出來的耶穌就是上帝。凡相信的人,藉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寶血使罪得赦免,藉著祂從死裡復活,得以戰勝死亡的權勢,擁有永恆的生命,這就是福音。如果上帝能創造整個宇宙,使世界從無到有,那麼還有甚麼是祂不能做的呢?在人看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在上帝卻凡事都能。他開始在心裡默默求告這位賜給他生命的主,求祂赦免他的罪,帶領他走今後的人生路。1999年8月潘伯伯在眾人面前受洗歸入主名。

信了主耶穌後,他的心態在改變。他想起過去在還未信主之前,常常會為名利的分配不公而忿忿不平,並且對這樣不好的心態早已習以為常。記得有一次,他甚至把這種不滿的情緒加在老伴的頭上,因為那一次老伴得到上級的榮譽表彰,而他卻沒有得到,心中因此久久不快。現在想一想,這其實就是人心裡的嫉妒所導致的,是罪啊!信主之後,他把名和利等許多短暫屬世的事情都看淡了,心理上感到非常輕鬆自在。

從疾病中站起來

2008年有位老朋友到美國來看他,在他家裡吃飯。席間因被勸酒,他就喝了一小盅茅台酒,喝完以後他感到有些頭暈。第二天早上,他照例出門散步時感覺不對勁,腿發軟,抬不起來,很快這種肌肉無力的症狀就發展到整個右半身。同時,說話也出現嚴重障礙,非常含糊不清,根本沒有人能聽得懂。他驚恐萬分,心想這可怎麼辦?手腳都不能動,話也說不了,生活無法自理,這下子全完了!一時間,焦急和無奈抓住他的心,讓他陷入了極大的困苦。

就在他感到不能擺脫重重恐懼和憂慮的時候,心裡卻好像聽見有一個聲音在提醒他:孩子,你不能這樣下去。是的,雖然現在情況很糟糕,康復機會很渺茫,他還是想著應該努力振作起來,好好地去鍛鍊肌肉,讓自己盡可能恢復。於是,在小女兒和女婿的悉心照顧和耐心鼓勵下,他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康復之旅。

他試著讓那一動也不能動的腿練習站一站,直到它甚至可以往前蹭上一小步;他試著讓那一動也不能動的胳膊,努力地去抬一抬,直到它真的可以抬起來。他也試著讓那根本不聽使喚的手努力去抓東西,直到它真的可以抓住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裡,還有就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努力練習發音。他這一鍛鍊就是十年,在這十年裡,他無數次摔倒。在功能鍛鍊廳裡,幾乎所有的犄角旮旯他都摔了個遍,卻竟然沒有一次摔到致命部位。在這樣堅持不懈的鍛鍊下,上帝眷顧他的努力,他恢復得越來越好。手臂的力量恢復到了一個程度,讓他可以扶著走路器自己練習走路了。說話也從最開始單一的「a、一」的音,發展到可以說整句話了。這些進步讓他自己和周圍的人都驚喜得不得了。

他常對人說,他實在是體會到上帝的真實存在。因為不論發生甚麼,只要他向上帝呼求,他就會因此而得著勇氣和力量。在患病的十年裡,他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來。他心裡清楚地知道,是上帝在每時每刻看顧他,鼓勵他。他相信無論甚麼事情臨到他,主都知道,主的恩典一定夠他用。

面對死亡心平安

2017年9月的一個晚上,他發現大便中出現暗紅色的血塊,心中不免一陣驚慌。到了凌晨兩點,他給小女兒打電話,叫她趕快過來送他入院。第二天電腦掃描結果出來,是結腸癌三期,伴有肝腎和淋巴結轉移。三個女兒都很害怕,就一直瞞著他,然而醫生要女兒們必須趕緊告訴他,好讓他自己選擇治療方案。

當孩子們告訴他時,他一時間感到非常驚恐。在恐慌中,他沒有忘記呼求上帝,很奇妙他的心開始慢慢地平靜下來。他選擇了保守療法,明天會怎樣他不想憂慮。他把自己放心地交在上帝的手裡,遠比交到自己手裡要安全穩妥得多。

潘伯伯知道他在世界上的日子不多了,但是面對死亡他卻一點兒也不害怕。他相信上帝會帶他走完餘下的人生路,領他高高興興回天家。

從潘伯伯身上我看到,在人世間的風暴中,無論是面對疾病還是死亡,人的心裡都可以踏實地享受到那一份來自賜生命者的平安,而這份平安是世界不能給予的,也是世界奪不去的,這就是真正的平安。潘伯伯喜歡的一首詩歌《風雨中也能飛翔》,也是他內心的寫照:「人生旅途多風浪,世事變幻歎無常。我的心要仰望祢,祢在天地永為王。不管夜晚有多長,黎明終究會來臨。我的心要等候祢,祢的美意必顯彰。有祢知道我景況,安慰我一切憂傷。將掛慮重擔放在祢手上,黑暗中也能歌唱……。」

是的,即使在風雨飄搖中,我們依然可以振翅飛翔!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正走在艱難的人生旅途上,請不要忘記把自己交給這位賜生命的主耶穌,祂會讓你體會到那份真正的平安!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80902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77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