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内心谁识?

方华

老三去年担任班长,老师很欣赏她的负责态度。今年她被选拔为风纪,我跟她说:“看来今年妳不会有机会当班长了,因为妳要在风纪队值班呢。”老三完全没有遗憾地说:“当风纪比班长好。”我问:“为甚麽呢?”她说:“当班长会叫人很生气。”“为甚麽?”“他们不对,要记他们的名时,有些同学会说妳有偏见。”我知道她一直觉得当班长是很光荣的,不过显然也有不愉快的经验。我问她:“当风纪也一样要执行纪律,也一样要记下不守纪律同学的名字啊?”她说:“那不一样,我不认识他们啊。”真是一语中的。

在校内服务是一种领袖训练,老三的确学到了一点功课。当班长也好丶风纪也好,有权有责,要完成责任,有时也要运用权力,例如记同学的名字,报告老师同学的犯规行为。而要顺利完成任务,得同时争取大家的支持和合作,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张力。没有人喜欢被罚,因此受罚者大多有怨言和批评,大家本来是感情要好的同窗,执行纪律而受批评,心中肯定不好受。怎样面对这种处境,怎样保持关系又能完成任务,不单是一个小学生要学习的东西;也是许多大大小小担任行政工作的管理人员一直在学的功课。

要执行纪律,不认识的对象比认识的要容易得多。执行者比较不容易受情感和成见影响到判断或执行的决心,对方也比较不容易感到受伤害。老三虽然不会像我这样分析,但她明显知道其中的差别。

认识一个人,有时也的确同时对他有了成见,尤其是对方做过一些我们不认可的事情,就更加如此。人判断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彼得的经历就更叫人动容。彼得跟随耶稣三年,感情深挚,可是在耶稣被捕的那一天晚上,彼得受不了险峻环境的压力,在要紧关头,冲口而出:“我不认识那个人!”在生命受威胁的时候,彼得三次否认自己与耶稣有任何关系,他成了卖主卖友的叛徒。

然而,耶稣复活以後,祂主动来找彼得,不是来算账,而是引导他把心中真正的爱慕吐露出来。在严重的过犯以外,耶稣仍然看到彼得内心的真情,继续重用他。这真是难以置信的领袖风范,彼得此後也以自己的人生报答师傅的恩情。

世界上并非只有彼得经历过这种刻骨铭心的“再发现”,许多人在种种劣迹败行之下,也经历耶稣为他们找出生命的另一个可能,叫我们这些常受成见丶外貌困扰的凡夫俗子,不停发出惊叹。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041206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12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