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荷塘月色》賞析
錢志群
由張超作曲和填詞、鳳凰傳奇演唱的《荷塘月色》旋律優美,曾經風靡一時,被廣泛傳唱。歌詞如下:
剪一段時光緩緩流淌
流進了月色中微微蕩漾
彈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麗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螢火蟲點亮夜的星光
誰為我添一件夢的衣裳
推開那扇心窗遠遠地望
誰採下那一朵昨日的憂傷
我像隻魚兒在你的荷塘
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螢火蟲點亮夜的星光
誰為我添一件夢的衣裳
推開那扇心窗遠遠地望
誰採下那一朵昨日的憂傷
我像隻魚兒在你的荷塘
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這雖然是一首浪漫的愛情歌曲,但中秋節來臨時,我腦海中卻浮現出這首歌來。月光一瀉千里,讓我浮想聯翩。
一是世界的豐富性
歌詞中提到了月亮、月色、荷塘、荷花、水、魚、螢火蟲、男和女。世界確實豐富多彩,如果世上就幾件東西,那該多麼單調無聊。如果世上太單調,沒有水,沒有花,沒有月,沒有動物,沒有女或沒有男,那該多難想像。光人來說,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而且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是一個樣子,否則你還認出誰是誰?我們要感謝上帝在造人之前,先造出豐富的世界。所以詩人這樣感歎讚美上帝:「耶和華啊,祢所造的何其多!都是祢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祢的豐富。」(詩篇104:24)
二是萬物的和諧美
上帝的創造不光豐富,而且不像家中東西一多就雜亂無章,而是和諧美好。非常清澈的荷塘水在輕風吹拂下,微微蕩漾;水中倒映著月色,也倒映著一對戀人,魚兒在水裡歡快地游著。除了聞那花香,還有螢火蟲在撲閃著。創造之初的伊甸園,月色皎潔,不會有霧霾遮蔽,那時的水邊都有鑽石瑪瑙鑲嵌,那時的螢火蟲到處閃著,如星光與天空交相輝映;月光如水,蛙聲如琴,蟲鳴如曲,魚兒在水中自由地游著,加上淡淡的花香,兩個人沉浸在無比溫馨的幸福中,如那荷塘中的魚水之情,我是你水中的魚,為你守著那皎潔的月光。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上帝自己就是美善的,祂也是一切美善的源頭。起初,祂每創造一樣,都會用祂最高最美的標準審視一下。上帝看著是好的,事就成了,最後完成所有的工程後,「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世記1:31)一個龐大無邊的宇宙卻在井井有條地運行著。就拿月亮來說,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圍繞著太陽轉,月球在自轉的同時圍著地球轉,實在是無比奇妙與和諧。空氣不稀不薄供應著地球,太陽不遠不近地照著地球。如有閃失,必是末日。生物也有一個生物鏈。當上帝按自己的形像造出男女,亞當情不自禁地向夏娃表白:「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創世記2:23)那時人無病無災,無老無死,與動物和睦相處。
三是現實的殘酷性
也許人剛欣賞了這麼美的詩歌,一覺醒來,可能就夢境破碎。就如一顆果子從大樹上掉進荷花塘裡,濺起水花,魚兒嚇得魂不守舍,水中的倒影也被波浪吞噬。歌者悲歎:「推開那扇心窗遠遠地望,誰採下那一朵昨日的憂傷?」那些美好的景色只能推開窗子遠看了,不少有情人都在現實中各奔東西,就是成為眷屬,也可能在油鹽醬醋、養兒育女的生活瑣碎中磕磕碰碰,甚至硝煙瀰漫,反目成仇。是誰採下那一朵昨日的憂傷呢?夏娃和亞當,他們偷吃了上帝提醒他們不能吃的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園子的主人上帝來了,兩人害怕地躲起來。能躲得掉嗎?於是曾經感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亞當把責任推給了女人,也埋怨上帝不該為他造女人。從此,眼淚、爭吵都來了,環境也不美了,有刺戳你,有霧霾嗆你,有動物咬你,有垃圾臭你,有失戀,有離婚,有搶劫,有驕傲,有嫉妒,有欺騙,有仇恨,花很多錢買化妝品人還在衰老,吃很多維他命人還是會死亡。到頭來,離世時一聲歎息。人生「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90:10)世上還有浪漫嗎?還有指望嗎?
四是人生的新境界
現實越不堪,人就越暢想,魚在荷塘裡,「游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浪漫和美好的人生,前提是誰能救我們脫離那死亡的魔咒?
創造我們的上帝憐憫我們,不忍我們在罪中永死,差派祂的獨生愛子主耶穌降世為人來救我們,在十字架上代贖人的死罪,又在第三天死裡復活戰勝了人人都無計可施的死亡。祂復活升天後,還會再來接那些信祂的人到天堂,那裡「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4)所以詩人感歎讚美上帝:「太陽還存,月亮還在,人要敬畏祢,直到萬代!」(詩篇72:5)
親愛的朋友,這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讓你明白的,鼓勵你到附近的教會,和信徒一起來學習聖經,瞭解人生,因為「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4:12)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51006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762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