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被埋葬的繁榮

錢志群

前段時間,在愛琴海兩岸的希臘和土耳其遊覽一番。愛琴海文化是西方三大古老文化(另有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埃及文化)之一。

愛琴海兩岸幾乎所有大城市或市郊不時點綴著兩千多年前的殘牆古柱,現代化的色彩中鑲嵌著歷史的厚重。當地人車來人往,習以為常,甚至沒多看古文物一眼,而外來的遊人們卻舉著手機、相機流連忘返。古蹟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羅馬古城,另一類則是基督教的早期聖蹟。

這地面上呈現的古蹟,不過是兩岸歷史的冰山一角。兩岸的城市似乎都建在一層泥土覆蓋的雅典古劇場遺址文物堆上,造房造橋造路,常常一鍬下去就挖出文物來。2004年雅典奧運會數項建設工程,因為挖出一大批珍貴的文物而一而再、再而三修改設計方案,以至於國際奧委會因會期臨近而警告雅典。

在雅典的北方,塞薩洛尼基市(又名帖撒羅尼迦)於2006年6月動工建地鐵時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而導致工程數度延期,至今已經歷時整整13年多,預計要到2023年才可能最終建成營運。

導遊對我們說,如果到處挖文物,現代人就無地可住了。挖到文物就適可而止,否則深挖既需要大量的搬遷資金,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維護文物。

遊歷兩地古遺址,在今朝遠古之間穿越,有時會物我兩忘,不由得生發諸多感慨。透過古物的見證掀開歷史薄紗,我似乎也看到了城市共有的一張陰陽臉:繁華與敗壞。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和羅馬時期的遺址上,每個城市都有四大公共場所:圖書館、露天劇院、自由講論廣場和浴室。城市人口的多少可以通過露天劇院的座位數來瞭解,因為座位數的設計考慮到全城十分之一的人同時觀賞。

希臘的古文明程度相當之高,當地導遊雖然沒有介紹西方哲學史上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卻少不了自豪地介紹到他們土地上的大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蘇格拉底,也介紹了歷史上有名的戲劇家、雕塑家們。據說,現代的希臘政府曾花巨資,邀請過全世界的能工巧匠們來修復殘破的雅典娜神廟。不料,發現很多大理石建築和古物,若以現代工藝手法修復,差點被損毀殆盡,工程不得不中止。

到了海對面的以弗所石街遺址,也同樣能想像出那時曾有的繁華,遊人們還爭相與今天耐克和星巴克標誌所來源的石雕原型留影。

但是愛琴海兩邊的城市繁華中,無處不透著敗壞。石雕和樓宇總是與各種神話聯繫著,神像、神廟是城市的時尚象徵,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從雅典誕生的每四年一屆的奧運會起初也是為了取悅於人們膜拜的偶像。為2004年雅典奧運會建造馬術賽場地時,挖出的一大批文物中,也包括一所仿照傳說中古希臘愛神阿佛洛狄忒寺廟建成的妓院;在雅典附近的哥林多舊城山上更是有上千廟妓的遺址;海這邊的以弗所城舊址上還有一個石碑廣告,上面是一隻男人的左腳印及旁邊的一個錢袋、一顆心。導遊開玩笑地設獎,讓我們復原當初的廣告,結果無人獲獎。最後導遊告知,廣告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要得到女人的愛,請帶上你的錢囊左轉。為甚麼呢?因為左邊有一排妓院,但是男人們通常會朝右邊走,右邊是一個柱廊林立的公共圖書館。我們在參觀時,卻看到圖書館裡有兩個暗道,直通街對面的妓院。

繁華與敗壞似乎與城市的誕生與生俱來,在聖經中我們看到人間第一座城市叫以諾城。亞當的兒子該隱殺了弟弟亞伯,被上帝懲罰,流浪他鄉。為避流浪之苦,該隱建城定居。該隱的後裔在城的基礎上產生了音樂、武器、農業工具等文明特徵,彈琴吹瑟出現了,銅匠鐵匠誕生了。城市成了交易和娛樂的地方,然而同時也潛伏著罪的細菌,謀殺和多妻等惡人惡事也相繼出現(參創世記4:16-23)。以後的城市,如巴別市(後來的巴比倫)、所多瑪、蛾摩拉等城市,都成為天父上帝的恨惡之地。

愛琴海兩岸的城市被地震和戰爭一而再地毀滅,有的城市甚至達九次之多,繁榮一次次被埋到地下。「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約翰壹書2:16)

人們不斷地挖掘和重建,卻似乎沒有任何反省和悔改,如導遊所說,現代希臘人仍享受著三個S的生活(Sea大海/Sun陽光/Sex性)。希臘有多達七百座島嶼,從世界各地來的遊客和當地人,都盡情地在沙灘上享受著陽光、烤肉、啤酒和美女。據說,有兩個島只接納裸體者。

現代的城市,又何嘗不是一張陰陽臉?在看得見的繁華掩蓋下都是看不見的罪的細菌:流淌的貪慾、各樣的偶像、淪喪的道德。殊不知,與罪格格不入的主耶穌第一次降世為拯救,第二次再來卻是為審判。上帝一再警示我們:「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翰壹書2:17)如果我們錯失救恩,那將來的新天新地就會與我們永遠無分。

參觀途中,同行的基督徒遊客們在車裡不只一次唱著《這世界非我家》:「這世界非我家,我不過是客旅……天堂若非我家,主啊,我將何依……救主既赦我罪,我就望天直奔……。」

(歡迎瀏覽作者網頁 www.zhiqunqian.com)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200303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95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