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尋根的吶喊

葉特生

許多孩子長到少年期,通常會叛逆。

自以為有智慧能力,於是向父親要求公平。「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路加福音十五12),讓我到外面闖一闖。

那時刻,目無餘子,父親算甚麼?巴不得早日離開這沉悶的家,外面有遼闊的天地。

父親肯定傷心,不是傷心於家業被分,而在於兒子「往遠方去了」。但父親沒有用計謀、用鎖鏈,把孩子鎖在家裡,父子之間一定經過許多對話和掙扎,他尊重孩子的快擇,卒之,孩子走了。

聖經記載,兒子耗盡了一切所有的,窮愁潦倒,就醒悟過來。

但也有不少孩子在外面經營得法,建立了大事業,那麼,他們想不想回家?

年前,美國曾經興起尋根熱潮,走向歐洲和非洲,尋問「我從哪裡來?」比起來,中國人的鄉梓情懷就更濃重了。

既然闖出了一番事業,為何回歸?

有人登報與父親脫離關係。但脫得了嗎?他的命,他的血,從父親而來,旁人說:看!他的臉面、走路姿態和說話談吐,都像極了他爸爸。

帶不走的,遠超過可以收拾遠離的。

風箏在藍天翱翔,不管得意或失意,脫不了那根繫住的線,浪子也忘不了那條無形卻又存在的根。

三文幼魚游出了大海,時候到了,還是不避千難萬險,逆流泅上,尋找它的出生地,這是自然界的規律,神造萬物,這規律也在人的血輪裡。

照照鏡子,面前站著的,是「照著神的形像樣式」所造的人,甚麼時候才醒悟:即使建立了大事業,積聚了大財富,我們在神面前,依然是個「任意放蕩,浪費貲財」的天涯浪子,神賦予我們的青春和才智,卻耗盡了,我們其實赤身露體,一無所有。

所以你自以為成功,卻得不到快樂。

我們禁不住心靈「尋根」的吶喊:父親啊!你在何方?

童年之所以無憂無慮,因為那時自知軟弱微小,對父母完全信靠,得享無盡恩情照拂,當有天否定且離開此恩典源頭,硬要往遠方,獨力去應付那八方風雨,好日子就結束了。

我認識一個人,他的少年兒子不聽話,父子關係惡劣,但他忽然不吐苦水,也不生氣了,為甚麼?他說:「從兒子咀臉中看見自己,當年我也是這樣頂撞父神。」如果兒子肯轉變態度歸向父親,父親真巴不得把偌大家產都給他。

有人藐視救恩,說:哪有那麼簡單,一悔改相信,就得著赦免,既往不咎?

說這話的人,不了解老父對回歸浪子的慈心。

近因前路茫然,許多自以為是的抉擇在心頭湧現,心不能安,讀到詩篇一百卅一篇:「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

神的話一來,心底立時澄明透亮,波平如鏡。

曾經在父懷中哺育過,嘗過倚靠與安息滋味的孩子,如今雖已斷奶,但那無微不至的愛,銘刻不忘。

我們這些回頭浪子,竟可再嘗「平靜安穩」況味。只要謙卑自守,一心抑望,父家的豐盛,超過所能想象。

有人說傳福音是:一個乞丐告訴另一個乞丐哪裡可以找到食物。更確切點說,是「回家浪子催促他的兄弟趕緊也回家享受父的恩愛。」如果他的兄弟仍執意流蕩不歸,實在是太可惜的事。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19940905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389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