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何处寻
蔚蓝
“问遍溪水和山林,我心依然无处寻。”这句歌词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寻找心灵的归宿,一个能够让内心平静、灵魂安宁的地方。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真正的安宁之所找得到吗?
小时候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觉得很虚幻,不太感兴趣,或许是因为年少没那么多烦恼吧!年纪渐长,才更能体会世外桃源的理想境界。在一个与世隔绝、宁静和谐的地方,没有战乱和苦难,远离纷扰,人们过着简单而满足的生活。这种理想的生活吸引着无数人,希望能逃离现实的困扰,然而这样的桃花源只是幻想。
我住在一个风景如画的休闲农场里,青池塘,绿草地,葡萄架,鱼儿在水中游弋,鸟儿在树梢栖息。露水晶莹的清晨,金色光辉的黄昏,大自然的美丽和恬静似乎能够抚慰人心。每当有客来,他们总是赞叹:“这真是世外桃源!”他们被自然美景所吸引,感受到片刻的宁静与喜悅。有一次,一位满腹惆怅的朋友在我家池塘边的长椅上坐了很久,然后感叹道:“这里真美,但我的心依然莫名地空虚。”
一天,另一位朋友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去了安缦吉里度假村(The Amangiri Resort),位于广袤的科罗拉多高原上,四围环绕着壮丽的大峡谷、台地、山脊和沙漠景观,现代科技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每天早晨在红岩山谷中冥想,傍晚则在露天温泉中放松身心,感觉与自然融为一体。
尽管如此,朋友最后一席话道出了真情:那里的景色无与伦比,让人流连忘返,但回到现实中,所有的烦恼重新浮现。这让我意识到,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避开多少尘世的纷扰,内心的矛盾与压力依然如影随形。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世上并没有一个完美无瑕的桃花源。
这样的寻寻觅觅,终于在基督信仰中找到答案。与其在外界寻找桃花源,不如在心中接受创造者的救赎。原来真正的桃花源并不在遥远的山水之间,真正的安息来自于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有一位至高者,祂能担当我们的重担,背负我们的痛苦,能让我们脱去罪的缠累,祂才是我们要寻找的那一位。除耶稣之外,別无拯救;除耶稣之外,別无真正的安宁。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翰福音14:27)这份平安超越了环境,正如奥古斯丁曾感慨说:“上帝啊!祢为自己而创造我们,在我们里面有一个唯有祢才能填满的空洞;除非我们回到祢面前,在祢里面找到安息,否则我们将永无安息之所。”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250408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756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