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难民入籍天国

朱景寿

从有记忆开始,我的心里就有上帝,虽然我看不到祂。

1949年我刚读完小学五年级,大哥二哥千方百计,以要带我去看花花世界为饵,劝我随家人及其他多个家庭共数十人出了国,漂泊海外当难民。年纪稍长,我离开兄长家,独自去了南越西贡(现越南胡志明市),并在那里结婚生子。

逃难漂流到美国

好景不常,越战升级又变天,赤化了越南、高棉(即柬埔寨)、老挝印支三邦,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国际难民。难民中有携带贵重家财随行者,也有付了船费后两手空空者。我和妻子拖着两岁及七岁的儿子,肩上扛着26两黄金(欠船费赊债),以及向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贷款契约(机票费)的重债,夹杂在三百多难民中,于1979年6月4日从越南挤上长仅17码的木船,由一名携带七口家眷的前海军少校掌舵。他在没有副手,也没有完整导航仪器设备的情况下,仅凭经验就将船驶向无边大海,我们陷入了生死两茫茫的处境。航行不久我晕船,同舟共济的陌生人给我解晕药才恢复正常。第三天极目所及,只见天连水,水连天,我们迷了航。

天无绝人之路,第四天偶遇一艘游艇。相询之下,知艇主是印尼华侨。经协商,游艇为木船领航,但木船航行缓慢,跟不上。该艇又折回,用粗绳拖木船,不料竟将木船拉裂而进水。那一幕真是海上惊魂,险象环生。因为游艇高,木船矮,又处在惊涛骇浪之中,就在艇与船相碰的霎那间,刻不容缓,几乎是用拖与接的方式,先将老弱转移到艇上,再将全船人转移到艇上。眼看木船逐渐下沉,几位越南籍长者,摘下帽子,默默向功高的沉船致敬致哀!毕竟它载着我们三百多人,航行了四天四夜。游艇把我们载到印度尼西亚仙丹岛(Terempa Sian Tan)靠岸(非登岸)时,我们离开越南已有99个小时。

仙丹岛小镇周边已住着数以千计的船民,当局派了一艘印尼海军军舰,把我们全载往新建的加兰难民营(Galang Refugee Camp)。该营是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兴建的,是船民集散营,船民集中在这里,等待分梯次前往收留国家。

我们全家在加兰难民营滞留至同年11月下旬,偕同分梯次离去的船民乘船前往寮内,在那里办理离境手续,并签一份免息分期还债的贷款契约。办完手续,同样经由水路到新加坡。不久我们全家在新加坡樟宜机场登机,经关岛于1979年12月13日抵达美国。

艰辛打工遇见爱

我们由亚热带只穿着单薄的短袖衣,趿着拖鞋来到美国加州圣马刁市。适逢冬季,行李里只有一床被,全部财产36元新加坡币。担保人接待我们住了一个星期,给了一些旧衣服增暖,并为我们安排了一间月租450美元的屋子。在担保人的接洽下,有一家教会机构给予九百美元救济,支付了押金及首期房租。一家人住在空荡荡、寒冷的三房两厅大屋里,四人只有一床被,睡在暖气炉旁的地毯上,这是我初抵美国生活的开端。

次日在人地生疏的情况下,经人指引,我乘巴士转车又转车,来到陌生的三藩市华埠。这里语言能够沟通,我打算逐店去找工作。才问第一家,店主不请人,但他指引一家上海雪园餐馆给我,我告之求职,他答应次日即可上班。岂知三藩市冬季下午五点钟天就黑了,回家时找不到下车车站。司机见我不下车,问明缘由,我把地址递给他,他打电话回公司,不久来了一辆车送我回家,这是美国初次留给我的深刻好印象。

次日我去餐馆作杂役工,为了减少转车费时的麻烦,征得老板同意,他给了我一条毛毯,收工后就把椅子拼起来当床,六天才回一次家,月薪六百美元。一个月后,一位在教会机构工作的越南籍女士打电话给我,并亲自带我去见了一家工厂的经理,每周工作40小时,超时另计,待遇比餐馆超倍,而且有医疗保险(含家庭成员)。我没有辞掉餐馆工作,只叫妻子去替工。两人有了工作,将孩子托人照顾。现在忆述当时往事,我们一直对孩子深深感到亏欠!

两个孩子正式入学接受美国教育后,我没有忘记自己的母语。放学后,让他们留校一、两个小时学习中文。他们的老师都是有爱心的华人基督徒,其中一位老师的父亲是神学博士、牧师,他的几个女儿都是教书的。星期日他借用课堂,邀请学生家长听福音,我也被邀请几次,这是我接触福音之始。

后来长子在一位女同学的带领下,去了三藩市一个名叫“神的家”的教会聚会,接着两个孩子都去了教会。说真话,我当时对教会并不热衷,觉得浪费时间。工作一星期,难得放一天假,需要做做家务。我怀着一点贪的念头,既有教会来载他们往返,还有午餐供应,何乐而不为?

少年人行差踏错难免,幸在教会几位前辈带领、教导和引领下,他们才重行在光明的正道上。感谢上帝!感谢几位前辈!我的两个儿子在三藩市教会受教、成长,由青年到成年至成婚为父,至今一直在三藩市的教会聚会。

主耶稣耐心等候我

我于本世纪初提前退休,儿子常带我去神的家听福音。我一直到退休时都不认识耶稣,为什么后来愿意去教会?大儿子朱华廷(John)少年时进入悖逆期,我们都无法管教。约15岁时,有一位基督徒女同学带他去教会,随后他又将比他小五岁的弟弟带去教会。之后他改变很大,对父母、对功课、对人的态度有很大转变,判若两人。我们看到他信的主耶稣是良善的、有能力的上帝,对他有很大帮助;所以二、三年后,当他对我说“爸爸,这个礼拜您同我去教会”时,我马上就答应了。之后我每个礼拜日都跟他去,开始听讲道,参加主日学,我特别喜欢诗歌;但我没有马上就信,心中对圣经记载的事情不能理解,觉得死后复活不可思议。虽然如此,我还是持续去教会礼拜,感谢主耶稣耐心等候我回家。

我太太开始时同我一起去教会,因为要上班,所以不能每个礼拜都去,但是她被圣灵感动,很简单就信耶稣了。她是在香港来的影星乔宏主讲的福音布道会上信的。那天大儿子翻译信息,她在呼召时就举手了,儿子John在台上都感动地流泪。

退休第二年,在一个主日敬拜时,一首诗歌《更高之处》深深触动我:“我今面向高处直登,天天努力,天天上升;在我途中,我惟祷祝,使我立足更高之处。主,扶持我,使我上升,凭信站立……。”我的心完全向主耶稣打开,崇拜完我很开心地告诉别人:“我信耶稣了。”长老就领我做决志祷告,我愿意悔改接受主耶稣成为我生命的救主。在主的面前承认自己一切的过犯,需要主耶稣的宝血来洁净我,赦免我,求主带领我今后的路。信主后,我参加教会的礼拜、聚会及各种活动,对主耶稣加深认识,我的心里充满喜乐和平安。对罪也特别敏感,知道说谎也是罪,所以不再说谎。喜欢用诗歌敬拜上帝,参加老年班读圣经。

太太热心传福音,一次向顾客传福音时,遭到老板娘的警告,但她坚持传,不怕被人拒绝。我支持太太传福音,但看到她被人骂,心里不好受。我很感谢上帝,赐给我这么爱主的太太,让我们一家蒙福。太太退休后照顾孙儿,还要照顾我这个行动不便的老头。上帝赐给她好身体,每天我们都数算主的恩典,祂使我们一家蒙了大福。两个儿子都在教会做翻译事奉,大儿子是执事,还参与讲道;两位媳妇也是主内的姐妹,亲家也都先后信了主耶稣,孙儿满月后就开始教会生活,让他们在教会成长,交给上帝带领,直至长大也不偏离主的道。现在我们的家庭11人和亲家家庭五人共16人一起在教会做礼拜。

上帝家中真温暖

三藩市神的家,每年都有夏令营及冬令营聚会。2016年三藩市教会主办冬令会,我因身体欠佳没有报名,太太欲将我寄居朋友家只她自己去,但我不愿打扰朋友而回绝。教会众弟兄姐妹获悉我不报名的原因,纷纷鼓励我,为我打气加油。天刚蒙蒙亮,张弟兄就驾车来到门口接我们夫妻去营地,开车将近两个小时到了红木基督徒公园。

仰首望蓝天薄云,晨光熹微,晴空万里,低头看青草地,无雪无霜。天气虽冷,有厚衣御寒,看周遭景致,心旷神怡,精神百倍,来之前的重重顾虑全消。感谢上帝!

各方信众陆续汇集,一年一度喜相逢,兴奋激情溢于言表。其中有认得我者,见我推着轮椅,步履踉跄,便前来打招呼。有的拉拉手,拍拍肩,有的搂搂,互相拥抱,嘘寒问暖,关爱备至。弟兄姐妹们的爱心使我感动,热泪盈眶!

四堂讲毕,我颇有感触。会毕回家,我写下两节即景短篇:

  1. 崇山峻岭红木园,
    圣洁殿堂隐其间。
    八方圣徒集聚会,
    千声赞美齐阿们。
  1. 古树高耸入云端,
    翘首穹苍灵显光。
    冀盼红木天梯路,
    攀达天庭永乐安。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180201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670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