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平凡的人──耶稣基督
何天择
平凡生平
他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父亲是木匠,母亲是村姑。三十岁以前,他做木匠,没进过大学,没写过书,没做过一官半职。他没家眷,从没置业,也从没访过名城。他一生活动的范围充其量不出二百英里。
他传道仅三年半,受尽白眼丶批评;被陷害时,朋友四散,当中还有一个是出卖他的,另一个为了自保,矢口说不认得他。他被因妒成恨的人诬告陷害,接受公审,遭到鞭打,最後被判死刑。他的案子是历史上最着名的冤狱。他被钉在十字架上,挂在两个强盗中间,受尽讥诮凌辱,死後葬在他人的墓穴之中。(注)
不凡人物
然而,二十个世纪来了又去,直到今天,他仍是影响人类最深远的人。所有的君王丶将帅丶伟人丶豪杰丶学者丶富人,他们的财富和丰功伟绩,合起来仍不及他对人类影响之深。
这人是谁?他是耶稣基督,是世人的救主。
历史上从没有一个人能和他相提并论。他没用过仆人,人们却称他为“主”;他没学位,人们却称他为师;他没赠药,人们却称他为医;他没有一兵一卒,君王却惧怕他;他没动过刀枪,却以爱征服世界。他死後被埋葬,可到今天,依然活着。
他是谁?为甚麽到了二千年後的今天,他仍能吸引无数人的景仰和追随?答案是:祂是我们的主,我们的上帝。
不凡来历
耶稣亲口宣告:
- 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八12)
- 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约翰福音十9)
- 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十 10)
-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翰福音十一 25)
- 我与父原为一。(约翰福音十30)
- 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十四9)
- 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约翰福音十四7)
- 信我的……乃是信那差我来的(上帝)。(约翰福音十二44)
- 凡接待我的……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上帝)。(马可福音九37)
- 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约翰福音五23)
我们若细看耶稣的生平事迹,便了解“与父原为一”的意义。祂自己说,祂所行的事,足以证明祂是谁 (约翰福音十25)。试问有哪一个人,能不断行神迹:叫瞎子看见,叫大痲疯的得洁净,吩咐瘫子起来行走, 驱逐污鬼,叱令风浪平静,叫死人复活,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又照预言死後第三天复活,复活後向门徒们显现四十天,最後在众目睽睽下被接升天?这些超自然的事,只有上帝能做。
耶稣与父原为一。祂是三一真神(圣父丶圣子丶圣灵)中的“子”。早在祂降世数百年以前,先知们便有预言:
- 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奇妙策士丶全能的上帝丶永在的父丶和平的君。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以赛亚书九6至7)
- 伯利恒丶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祂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迦书五2)
耶稣升天以後,圣灵降临启示我们:
- 祂是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常用祂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祂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希伯来书一3)
- 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祂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祂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祂而立。祂也是教会全体之首。祂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歌罗西书一14至18)
- 你们当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二5至8)
至深影响
耶稣基督并不是凡人。我们从先知的预言丶耶稣基督的生平事迹丶祂自己的宣告丶门徒们的见证丶耶稣基督对人类,对历史,对许多人的影响,也从我们的亲身体验,确知耶稣基督是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主。祂的降世,是关乎人类一生的祸福。诚如天使在首个圣诞夜中报告说:“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二10至11)
耶稣基督的降生,不但影响世人,祂对我们的人生亦影响深远。没有耶稣基督,人类便没有希望。没有耶稣基督,人类最终的结局是死亡。耶稣说:“我就是道路丶真理丶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6)耶稣已为我们开了一条新路,叫我们藉着祂的死,通到上帝面前;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都可以成为上帝的儿女。
信与不信耶稣,是生与死的抉择。耶稣基督并不是凡人,祂对人类,对我们每一个人,对我们的今生丶来世,都影响深远。
注:出自One Solitary Life一书。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070606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42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