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尋回我曾丟失的肖像

困敬舍

試想,若世上不曾有鏡子,我能知道自己的長相嗎?當然,我可以去水邊看我的倒影,請畫家為我畫一幅肖像;但不管怎麼說,我的相貌雖然是自己的,但若不藉助外物,我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實面貌。連有形的臉面都無法不藉助外物知道,我怎能僅僅靠自己就知道我的「心」如何呢?

人可以憑自己的想像,對自己的「心」作判斷,但這畢竟是一種想當然,缺乏精確的標準和參照。心的光景與狀態並不能用臉來表達,一個笑臉背後可能隱藏著詭詐、殺機與不軌圖謀,正如中國古話說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完全可能會基於野心而表現得彬彬有禮、謙虛助人,以獲得好人緣和好名聲,從而贏取人們的支持和信任,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個人若一輩子不洗臉,肯定會髒;若不照鏡子,自己也看不見髒。那麼人心如何,人心靠甚麼才能照出真實面貌呢?中國的道德倫理傳統,把外在的「善舉」當成觀照人心的鏡子。人的幾次善舉就能等同於人心的狀況嗎?就能觸及人內心極深處的光景嗎?不可能。如用善舉觀照人的內心狀況,甚至會造成對人心的極大誤判。

不能否定,人的確在某種情形下會有善行,這不代表人「內心」的純淨無瑕。善舉本身和人心狀況雖然有關係,但依然需要區分來看。善舉未必都來自善心,也有可能是迫於道德輿論的壓力、將功補過的心理、作為一種營銷手段,或者是一種炒作等等。「善舉」的動機、目的若是為博取「善人」的名聲,還能算是真善嗎?

鏡子若不乾淨,充滿斑點、污痕,又凹凸不平,人是無法看清自己真實臉面的。今天,人的「善舉」背後充滿各種不軌動機和詭詐目的,卻把外表的「善舉」當成觀照人心的鏡子,這豈不是像用斑痕累累又凹陷起伏的鏡子照自己的臉一樣嗎?

進一步說,當一個群體對某個壞做法變得習以為常,成為一種被普遍接受的社會文化時,這個文化中的人就再也無法辨識真正的善惡了。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中國社會的女人都要裹腳。對成長期的女孩來說,裹腳是一件極為痛苦和殘忍的事,好端端的腳愣是裹成殘廢了。可悲的是,中國男人一千多年都把所謂「三寸金蓮」當成審美對象,這是典型的發生在群體中以惡為善的事情。今天誰若對此不以為然,是否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再次嘗試這個習俗呢?所以,觀照人心也不能靠「習俗」、「大眾做法」與「潮流」。

人無法從「善舉」、習俗與社會文化標準看清自己的心,這需要超然的眼光,只有上帝才能成為觀照人心的鏡子。聖經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耶利米書17:9);「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3:12);「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3:10)。人內心當中深深隱藏著苦毒,苦毒讓人不斷抱怨、不饒恕和不滿足。人心再深一層,還隱藏著惡毒,惡毒讓人嫉妒、幸災樂禍、不喜歡別人超越自己。人心更深一層,還有狠毒,狠毒的力量讓人充滿批評、攻擊、毀壞與殺害,這「三毒」只有靠耶穌基督才能照出來。猶太宗教領袖表面過著敬虔的宗教生活,裡面卻充滿了嫉妒與殺害的心,是他們把耶穌送上了十字架。人比自己所能想像的壞多了,人心比自己所能知道的也惡多了。不在某種特殊的情況下,人心的本來面目顯不出來。

耶穌的兩個門徒想求上帝從天降火,燒滅撒馬利亞的一個村莊,因為這個村莊的人不接待耶穌。耶穌卻責備兩個門徒:「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路加福音9:55)人的心如何,人知道嗎?上帝起初造人,本來就是按照上帝自己的形象造的。然而,人因為悖逆上帝,已經丟棄了那幅聖潔仁義的肖像。如今,上帝的心意是要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讓信靠祂的人重新找回這幅肖像。

中國社會有豐富的以人為本的道德倫理教訓,大街上孝義、仁愛的標語隨處可見;但是,人所失去的那幅從上帝而來的聖潔肖像,並不能單靠人的鼓勵、教導就會恢復。「心」裡面的問題不解決,靠外力推動「善」,只會產生更多的偽善、假善、惡善。《道德經》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當作為人的基本層面丟失的時候,鼓吹仁義道德只會出現更多的虛偽和假善。老子並未清楚認識到「大道」究竟是甚麼,號召人清心寡慾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心」的問題。

臉若髒了,洗洗就乾淨了;人心若髒了,無法靠任何人的手段洗淨。人心的確變髒了,上帝已經藉著祂兒子耶穌基督所流的血來洗淨人心。任何一個願意接受耶穌基督救贖的人,都會經歷裡面真實的砥礪與更新。按照上帝形象被造的人,只有來到耶穌基督面前,才能找回自己那幅丟失的肖像,那幅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如同上帝形象的肖像。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80205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70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