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如果人人多付出点爱

力献

十七岁以前的日子,是在家中度过的,过得实在安逸,实在懒散,却留下太多太多的回忆。

我是在北京出生,北京长大的,对爸爸的印象实在不是太深。先是支援非洲,再是国际对外广播电台的日夜轮班播音工作,以至以后满世界的短期出差。最后可算安稳下来,美国一干就是六年。妈妈虽由于我而不能长期住外,却也马不停蹄的四处跑个不停。唯一的姐姐在河南省外贸学校住校学习,我便成了完全自由的人。本来还是每日按时上学,按时回家,然后就冥思苦想的搞出一堆名堂:每周四个晚上的课后大专补习,周日的美语会话训练,定期去帮助孤寡老人;使得父母倍感欣慰,个个同事都知晓某某人有如此灵气乖巧的女儿,从此成为楷模。说来心中有愧,二年的高中生活,别人都用来丰富自己,我却毫不吝啬的浪掷了,每周四个晚上和男友出外閒逛,周日开派对,定期地电影欣赏,忙得是天旋地转,看似日日过得快乐无比,安静下来却时时觉得一切如此的乏味,如此的平庸,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本该灿烂的青春,这短暂的人生。一切的一切,带给我疲惫与厌倦。

突然一道曙光,爸爸回国出差,告诉我,下个月的这个时候,我将和妈妈一同赴美,开始新的生活。妈妈日日担忧,唯恐美国的生活不能似如今般稳定“正常”。我却斜起眼睛,撇着嘴巴笑她荒唐、缺乏自信、守旧与腐朽充斥她的思想,自己则盲目乐观,猛念英文,又忙着和大伙开惜别会。然后挥泪离别,踏上了这片“乐土”。

美国真的好美呀,古樸的建筑,幽雅的环境,天上的野雁,树上的松鼠与满眼的红叶,带给我无限的希望与遐想。由于恰好是暑假,便借机到处游览,纽约、自由女神、大西洋赌城、波士顿以及名符其实的唐人街,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陌生与新奇,我爱这片伊甸园。

一个新的挑战,申请进入了New Milford高中,这是个新建的学校,不是很大,设施却很完善,只是美国人极重的自我意识逐渐体现了出来。不懂语言,无法交流;没有朋友,感到孤独;课程不难,却都是字母。像只困在笼里的狮子,全无自信,一切都是那么不尽如意,在别人的国土中生活,并不如想像的那么简单,没有良好英语基础,必考不上一个好的大学,只有一年的时间,对于通过语言关,似乎短了点,不能说考不上好大学便无法找到一分如意的工作,只是要和那些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竞争,实非易事。徬徨、不安,再没有心情欣赏窗外的美景,讨厌那些满街乱窜、貌似耗子的松鼠与头上飞过总哇哇乱叫的黑乌鸦以及这沉闷的纽泽西,真想国内的朋友和疼我的姥姥,期待着和他们相见的日子快点到来。妈妈对我说;“力献,不要着急。瞧,每一个中国来的小孩子不都这样过来了,他们一口流利的英语,优异的学习成绩,你会好起来的,只是时间问题。妳只有十七岁,年轻,妳还有很多的时间,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是呀,但我朋友呢?我需要朋友,需要自信。

由于搬家的关系,我转到了River Dell高中,又是一个新的环境,对我来说便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不知是不是神的带领,第一天我就认识了卡露,并被介绍到一个大家庭。初到的感觉是新奇而不安,周围陌生而熟悉的台湾人,奇怪的学术课堂,一群十六、七岁的男孩、女孩席地而坐,每人捧着一本圣经,轻松而认真地听一位刘伯伯讲故事,一些不可思议而意味深远的故事,听似有趣,却给予我们许多不可辩驳的做人道理。从此我认识了耶稣,心中开始对他充满了渴望。以后每周的星期五,自己便会挤在这群人里面,一起交流思想,一起解决问题,一起学习圣经。刚刚开始的几次,想必自己是个最讨人厌的女孩,觉得善没善报不合理、好人不长寿不公平,又觉得说人是亚当和夏娃生的和自小学的进化论相违背,又怕信上帝受其制约,竟然又还说我这么好的女孩是罪人,然后就整天缠着叔叔阿姨们辩论,还认定他们是信口胡言,最荒唐的,莫过于说上帝时刻看着并保护我们。无论如何,我决定要搞清楚这些到底起源于哪。于是便应申阿姨之邀,和妈妈一起来到贝郡基督徒证主教会,开始了系统的学习圣经。

首先让我感动的,是那些虔诚的基督徒,他们是如此渴望而热爱着他们的神,并把这神无私的爱献给周围的朋友和不相识的人们,几位阿姨和叔叔,在爸爸出差期间不辞劳苦,带我和妈妈去教会,去商店,去医院,花时间在我们这些孩子身上,给我们准备食品,编排各种活动,让我们感受这个基督之家的温暖。还有那些教会刊物的编辑、印制和活动组、总务组人员,他们又能得到什么?都是甘心献上自己,为上帝服务。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接受上帝的爱,去掉人身上的自私、妒忌、猜疑、懒惰,接受耶稣,让耶稣改变他们的生命,这世界是否会更美好呢?!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19940802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388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