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两位举世闻名的John

乔理察(Richard Kew)

早於 1960 年代在神学院学习时,我便深受约翰史托德(John Stott)及他的传道事工影响。我也十分敬重教宗约翰保禄二世 (Pope John Paul II),对他的言行着作均十分佩服。

教宗约翰保禄二世与约翰史托德是同时代人,分别於 1920 及 1921 年出生,二人同於 1946 年在所属的教会被按立为牧者。 教宗本名卡劳华泰拉(Karol Wojtyla),生长在波兰一个小镇,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自幼便经历到丧母和兄长死亡的痛苦。

史托德是伦敦名医之子。每星期天,母亲把他和妹妹打扮得漂亮整齐地带到加兰肯郡圣堂(All Souls', Langham Place)做礼拜。幼年时的史托德无心听道,老是坐在教堂的楼座,把车票卷成卷,待女士们走过,便把车票抛在她们的阔边帽子上。成长後的史托德却回到这教会做起牧养工作。

热爱所属地

两位约翰相同之处,就是他们都具浓厚的 乡土观念。约翰史托德差不多终其一生在伦敦西区中心事奉。教宗则以克拉加(Krakow)为根;他准备进大学时,和父亲从出生地华杜威斯(Wadowice)迁来。其後,除了有一段时间往罗马受教育外,一直在那里服事,一直到1978年被选为教宗为止。传媒报导他被选立为教宗後,首次回到克拉加旧居,躺在昔日的上,与数友 好话旧。

谈到「根」的情怀,我们都有感受。不论走到哪里,或旅游或工作,我们的心不也都「想家」吗?前苏格兰长老会会友, 现是美国参议院院牧的彼得马素(Peter Marshall),每次谈及家乡时都以「被放逐的心」(the exile heart )来形容自己对家乡的怀念。

教宗约翰保禄二世自 1978 年起,就像被放逐一般,长居於梵蒂冈(Vatican)。从他推动波兰的 政变来看,我们深知他的心是与他的同胞在一起的。我想,如果让他选择,他会选克拉加(Krakow)而放弃罗马(Rome)。但因为神的呼召,他只好恭谨顺命。

少年时代

两位约翰自小都是聪明的好孩子,後来均接受圣职。不过,教宗年轻时曾考虑当演员;史托德的父亲则希望儿子将来做律师。二人都没选择当初的志愿。他们自幼都敬虔爱主,後来进入神学院,更刻苦用功,以致日後一生成就非凡,这绝非偶然。

二人终其一生,都不断充实自己。约翰史托德80多 岁 ,仍受邀到世界各地讲道。他经常每 天坐在书桌前,读书丶写作,一坐就是10到12个小时。教宗到了80高龄,仍经常伏案写通谕丶写作,且要讲道,和信徒接触等。他 每天繁重的工作,就连比他年轻的中年人也感吃不消。

两个约翰终其一生都努力不懈。这种勤奋的美德,相信始自年轻时代的磨练,加上後来在工场上不断的 历练,就更炉火纯青了。两位约翰都是终生独身,这无疑有助於他们专心。教宗约翰保禄二世在「纳粹」占领波兰时代献身事主,到克拉加(Krakow) 地下神学院进修。 他显然在那个时候便已决定终生不娶。约翰史托德并没刻意选择独身。他在1992年曾 说:「我遗憾没有自己的家。我一向喜欢孩子及家庭生活……。不过,以我目前的工作量来看,我须常到世界各地传道,加上写作等,忙得没时间喘气,我就想,这也许 是上帝要我专心圣工,所以呼召我 守独身吧!」

他们另一相似的地方是,二人都不惜代价丶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神。耶稣基督毫无保留地完全献上自己,教宗以彻底奉献回应。我们读教宗的书,听他讲道,都能听出他一再强调献身的信息。教宗弃世从主,追求与主合一的精神,在他早年的事奉中便已露端倪。当他在教区做神父时,常在收到礼物的当天就送给了更有需要的人。他担 任主教丶大主教及教宗时,生活都极为俭朴。

约翰史托德也同样慷慨丶俭朴。他把丰厚的着作版权 税完全奉献,用来培训世界各地的传道人,及作供应他们的资源。他自己则住在伦敦一间简陋的寓所里,又在威 尔斯(Wales)西南买了一破烂小屋,装修成一间心爱的渡假屋。及後他把这渡假屋拨给基金会, 预备在他回天家後,供小组退修之用,继续服侍教会。

户外活动与健康

两位约翰都热爱户外活动。史托德的嗜好是观鸟,他给亲友的信纸上都绘有飞鸟。到世界各处讲道时,只要有空,便与朋友一同观鸟。

约翰保禄二世的嗜好是爬山丶滑雪。他经常在暑假回到波兰,与早期他在家 乡引领信主的人一同划艇。他任克拉加(Krakow)大主教时,常被秘密警察跟踪,他和教友们就与那些秘密警察捉迷藏,躲过他们的耳目,然後享受团契聚会。教宗热爱户外活动,直到1990年因为臀部受伤要拄拐杖,才逼不得已放弃。教宗逝世前,健康日趋恶化。臀部手术失败後,教宗不能长时间走路和站立。後来更患上柏金森氏症,全身不住颤抖,实在磨人。约翰史托德 晚年时的声音仍然嘹亮,心思敏捷;但他也曾轻微中风,身体大不如前。二人都珍惜为主作工的每一刻,心灵一直清醒。时间的巨轮对任何人都是一样,每个人都须面对旅程相同的终点,值得留意的倒是,两位约翰都是到了暮年以後,才因健康,不得已放缓了脚步。

相同激情

当我观察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生命时,不禁惊讶其中的雷同。约翰史托德受英国圣公会福音派的薰陶孕育,热心传扬福音;教宗成长於受纳粹党逼迫的波兰教会,後在无神论的政权下服事基督三十年之久,他必深深体会一个人若盼望「完全」,就须彻底撇下一切跟从主。二人背景虽然不同,但相信他们都同意,在今日的後现代社会,传福音是教会的首要任务。

两位约翰都曾力图扭转文化。教宗在1990年代後期,於健康不住走下坡的情况下,仍持守不忘深化他上任以来的思维──「文化是推动 历史的力量」。约翰史托德也有同样的看法。他早年专心牧养及传福音,後来年纪渐长,思想日渐成熟,就把这些经验化作文字,将基督教的信仰融入文化。约翰史托德的着作主要在圣经注释;教宗的作品侧重哲理。两人相同的地方是,他们都一再申明,人类的自由和人权必须植根於顺服基督,基督徒在世的首要任务是作世上 的「光与盐」,而「堕落」的定 义是不断滑向黑暗。

二人还有一点相似的地方,就 是十分看重祷告。他们对於自己的灵命严格自律。教宗 每天花数小时在小教堂内读丶写作丶祷告丶沉思。史托德则着重读圣经和灵修。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灵的习惯,很看重「安静的时间」。他多年使用Robert Murray M'Cheyne的材料读圣经,每年读完旧约一次丶新约和诗篇两次。这样不停地读,不知不觉整个人就浸淫在圣经之中,史托德对传教士 说:「这样足以把圣经融入一个人的血液里,使他在处理现实生活时,自自然然地以圣经的方法解决问题。」

两人不同之处

尽管两人有上述很多相同之处,但两位二十世纪末及廿一世纪初的宗教巨人,仍有显着的不同。首先,他们从截然不同的环境中被塑造出来,一位是罗马教宗,一位是英国圣公会及世界福音派的杰出领袖,可想而知,二人的神学观点大相径庭。约翰史托德认同宗教改革,他认为牧者不代表基督,他只是一个悔过丶蒙恩的罪人,负责主持圣餐。约翰保禄二世却深信神父在弥撒中地位超然,是基督的代表。

更大的不同是,教宗非常崇敬圣母马利亚。他被行刺不死,深信这是花地玛圣母保佑他。他公开向马利亚祷求,视她高过所有的门徒。他反对按立女性,因为教会没有这种传统;但是他极尊重女性,也看重女性的才能。约翰史托德当然以耶稣基督是神与人中间的唯一 中保,马利亚也不过是人,不是上帝的母亲。>

历史地位

历史将如何评价这两个人呢?明显地,教宗约翰保禄二世将永远被历史提及。基於他光辉的一生和他的贡献,他将是罗马教廷最伟大的教宗之一。他曾经打破规范,重塑教廷。他以道德权威挑战东西方的政权;他推动政治巨变;他不以跟随基督耶稣为耻;他捍卫十字架,敢於向不义与恶势力挑战。教宗一向循着制度行事。他很年青时就被按立,很快便从红衣主教擢升至教宗的地位。他在教会的架构 内 游走,然後重整这个架构。今日的罗马天主教会,与他在1978年上任时已大不相同。随着这位波兰教宗的离世,相信罗马天主教会日後仍会深受他的影响。

约翰史托德则带动英国圣公会的改革,他由基层及周边做起。虽然传 说英国圣公会有意让他担当大主教(bishop in the Church of England),但他一直甘心担任圣堂的牧养工作(All Souls' Church)。他的教学丶讲道丶着作及传扬福音的工作,为神的国度赢得了不少信徒,同时栽培了成千万的教会领袖。史托德是一个有远见丶有异象的人,他有目标丶 有策略,还善用资源,使异象化作事实。

约翰史托德为信众提供核心的意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按立时,英国教会的福音工作一蹶不振。当时的圣公会死气沉沉,不传福音;史托德在职半个世纪後,整个教会的福音工作为之一变,有了生命。今天世界各地英国圣公会领袖人才辈出,尤以地球南部受逼迫的教会,直接丶间接都受他的影响。约翰史托德虽然没有当上英国圣公会的大主教,但他确是今日圣公会在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写作,他的表范和牧养工作,在在肯定他在教会中不朽的地位。

这两位宗教领袖将相继离世。世人会评价他们的一生;但是很可能要等到多年以方可看清楚他们的贡献。那时,我们都像他们二人一样,已离开世界。我有预感,历史会将这两位约翰 视作属灵伟人。

本文原载於Latimer Fellowship 网站,作者乔理察(Richard Kew)为圣公会教士,着有“New Millennium, New Church” 《新世代丶新教会》等书。Pope John Paul II 的图片下载自wikipedia 的网页。

教宗保禄二世无疑是个敬虔及极具道德勇气的人。他不畏世人批评,直指堕胎和同性恋是罪。但是我们仍必须明白,教宗也是人,他是天主教教宗。在他眼里,天主教的传统教义和体制与圣经同等要紧。我们福音派基督徒们,则视神所默示的圣经为唯一权威,凌驾於一切人为的传统和制度。我们相信,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就是耶稣基督。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s20060103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104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