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读者广场

读者

美国夏威夷,单慧珠(文章见本刊432期):读第432期“观点与角度”的回应,感想如下:

你们(基督徒)

1. 面对灾难,问“为甚麽”的时间比我们长,因“为甚麽”里面,方向多,内容广,但多矛盾丶复杂,常呈理还乱。但这是你们的“功课”,既从祂那里得到喜乐平安丶丰盛人生,世事总该有来有往,有公平的舍与取。

2. 因为对“祂”习惯了凡事有要求,取多於给,被宠坏了,因此就自然地把本属於自己的责任统统交给“祂”。尽管祂是神,亦会被人累死。

3. 因为有盼望,才会有失望;盼望殷,失望切。然而矛盾挣扎,反反覆覆,累死。幸亏弟兄姐妹时多支持。支援广丶温情恩情浓,好命!

4. “罪”在你们一生中是不离不弃的字,在你们前後左右,来回走动,制做矛盾,浪费时间,小心应付为盼。

5. 爱追求“到父那里去”,永生是归宿。

6. 苦难在祂手中,可变祝福。生命因苦难而炼净。又美又善又切实的信念。

7. 信心是否经得起冲击,有赖完全的交托丶尚佳的心理和生理的调节。

我们〔非基督徒〕

1. 一样地常问〔为甚麽〕,往往被困在〔为甚麽选中我?〕这句话里,未必〔为甚麽不能是你?〕叫人认命,心服口服。人生无无常,没有任何一个神或哲人答应过任何人,他或她可以免灾难。

2. 从少就习惯了在没有信仰的环境下成长,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人生本就如此,最好的出路离不开如何面对,接受,处理,解决,最坏的打算是大不了一死。

3. 失望,矛盾,反覆都一样,但痛苦相比下可能会较深,易痛不欲生。一死了之。强者易过关,弱者被卡在关口上,凄凉!

4. 基本上不喜欢,亦不愿接受〔罪〕的观念,喜欢把重点放在人性与分析上。善也好,恶也好,谁没有?

5. 管他去那里,今生够累,还管来生?生生死死都一样。

6. 亦相信苦难确实同时带来如此的力量,但往往视乎客观因素与客观的个性,思维与智慧。

7. 意志力的坚定与对某类信念的追求是关键,当然也有可能未遇到大灾难。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19980710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435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