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恩賜的是與不是
常有人說:「他很有傳福音的恩賜」、「他很有講道恩賜」、「有愛人的恩賜」、「有探訪恩賜」、「有睡覺恩賜」、「煮飯恩賜」、「獨身恩賜」、「吃飯恩賜」,「恩賜」一詞顯然遭人濫用,人卻不以為意。究竟,應如何解釋「恩賜」才合乎聖經之道?
聖經作者在聖靈的默示大能下,很準確地記錄了聖靈的心意。在新約聖經裡,作者從單數字和複數字區別兩種恩賜:一是單數的恩賜(gift,禮物),指「屬靈的恩賜」(一項),如羅6:23。其次是複數型的恩賜(gifts),指多項的屬靈能力,如林前12:1,指服事神的功能。
下文先說恩賜的「是」,接著再說恩賜的「不是」,以正視野,並詮釋恩賜的正確含義。
A. 恩賜的「是」
恩賜是聖靈的禮物,是白白賜予信徒的,人不能靠生命、工作、行為賺取,不必努力便唾手可得,因為是禮物,是賜恩者(聖靈)隨己意贈予信徒的。聖靈有全盤的抉擇權,祂知道信徒生命的遭遇,所以早就策劃好將什麼恩賜賦予什麼信心的人。既然恩賜是按信徒的信心程度頒贈的(羅12:6),恩賜便會因人的屬靈光景而有多寡的差異。
由此可見,恩賜是信徒獨享的;不信者沒有聖靈,也沒有聖靈的恩賜。不信者雖有才幹,卻不是聖靈的恩賜;連大奸大惡的希特勒、秦始皇都有才幹,但我們決不能說那是恩賜。屬靈恩賜是信徒的「專利」,只有他們才有「專利權」,專心享受的權利!
屬靈恩賜是一項屬靈本領(ability),可以表現在不同的領域上,例如牧師就是一個事奉的領域。屬靈恩賜也沒有年齡囿限,沒有所謂「他很有作老人工作的恩賜」、「兒童工作恩賜」、「婦女工作恩賜」、「宗教教育恩賜」,因為那些都只是運用恩賜的範圍【註12】。假如一個人很有幫助人的恩賜,用在老人身上,就變成有老人工作的恩賜;若有教導恩賜,用在兒童身上,就變成有教導兒童的恩賜……;換言之,就是將聖經名單內的恩賜,用在不同領域上。
因為屬靈恩賜是聖靈的禮物,聖靈有絕對主權在何時施贈禮物,何時不施贈;此外,不是每個時代都有相同的屬靈恩賜,如使徒和先知只局限使徒時代,與耶穌和使徒同時代的人,可見到一些聖靈權能的實施(參來2:3~4),其他時代的人就看不到了【註13】。故此有些恩賜在其他時代便不贈與,正如一座建築物的基層奠定之後,下一步便是往上搭蓋,不必再做奠基的工作。
B. 恩賜的「不是」
甚多信徒在日常話語中常濫用「恩賜」二字,比如說某人有「愛人的恩賜」、「個人佈道恩賜」、「查經恩賜」,甚至連「燒飯恩賜」、「插花恩賜」都搬出來用。
嚴格說來,「恩賜」與聖靈的工作、恩典的賜予有關,是聖靈贈與信徒的,所以信與不信者所擁有的絕不相同;但信與不信者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就此天賦便要用「技巧」、「技能」、「本事」、「方法」、「幹才」、「才能」等字來替代,以免混淆,因為這些「技巧、技能……」有很多是後天努力得來的。
一位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在演奏會後,有人趨前大加讚譽,說:「XX先生,你真有拉小提琴的恩賜。」對方答說,「你說是恩賜,我卻認為是時間與汗水。我每日練習12小時,你卻把它視為恩賜!」言下之意,「恩賜」與「後天努力」有別,雖然後天努力可加強恩賜的效果,但仍要分辨那恩賜是否在恩賜名單內。非如彼德‧魏格納(Peter Wagner)說,「聖經中的恩賜名單並非全部,聖經沒有限定恩賜的數量,所以我們可用一個無限量式(open-ended approach)去探討恩賜」【註14】。
不過,有一些名詞確實可幫助我們識別恩賜的是與非,如「崗位」、「職分」、「職務」、「使命」、「責任」,例如,「他很有傳福音的使命感」、「他很有盡職探訪的責任」、「他忠心地站穩招待的崗位」,這並不表示他沒有傳福音的恩賜,只說他很樂意去傳福音(凡信徒皆應如此),他很盡責等,這些都是屬神的人該做的,只是要弄清楚,凡不在恩賜名單內的項目,皆不能冠上「恩賜」一詞,否則便是濫用了!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books/gifts/gifts.aspx?id=tr1_10
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出版,中國信徒佈道會製作網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