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 USA Logo
CCM USA Logo

觀 點 與 角 度
 

分享到QQ空間
耶穌基督不是中國人
梁明真/巫偉信/張宇理

梁明真:

衷心感謝我的朋友,介紹了我這樣一本刊物,尤其是其中「觀點與角度」的專欄,使我原有的一些心結,逐次開解,而重新認識這位生命主。

但是梗在心中還有一個疑惑,始終不能打開,那就是生命主祂不是中國人。而一部舊約,似乎就是以色列人的族史。其中多次提到「外邦人」,令我感覺非常不舒服。儘管牧師也提到中國古代已有一造物者的觀念,並列舉中國古書提到造物大神的觀念,可是仍無法回答我的問題,因為我覺得他只是把基督教勉強和古書牽上關係,心中無法釋懷「耶穌基督不是中國人」,便阻擋了我完全接受祂的心。希望貴刊替我解惑。

巫偉信:

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乃千古不易的哲理。反觀基督教倡言可拯救世人,卻連所謂「神的選民」──猶太人都不肯信奉,又何以使天下人信服。據說基督教的神因猶太人的不順服,乃改將恩賜給外邦人,藉此警戒神的選民,使猶太人最後全族信服云云。如是,則基督教之神不獨無能,兼且無義。焉有棄己國己民不顧之君王,改轄他國而大得興旺哉?是則布殊(Bush),亦可往印度當總理矣。倘若此,美國不以布殊為叛國,印度不以布殊為侵略者幾稀矣!

張宇理:

人有限制

人有限,生為炎黃子孫,就不能同時又是黃鬚碧眼;既為美國總統,便不能又為印度總理──除非侵略成功。

人的感情也有限,甚麼「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只是個高攀不起的理想。現實裡我們常將人畫分成大大小小的圈子:同鄉、同黨、同胞、同輩、同業、同類、同一社會階層、出身相同、地位與成就相同、教育程度相同,以至於同聲同氣、志同道合……然後,我們配以不同程度的感情,親疏有別。對於不在圈內的「非我族類」,對不起,我們的愛已經用罄。只要不將他們畫歸為敵人圈內,恨之殺之,就已天下太平。

我們很難了解,上帝怎麼可以同時是各國、各民族的神。我們以己度神,把我們自己的限制,投射在上帝身上。這就是所謂「夫子自道」──我們的話,揭露出我們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多過揭露對方。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限制,投射在上帝身上。這就是所謂「夫子自道」──我們的話,揭露出我們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多過揭露對方。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限制:「君子可以欺以方」,「夏蟲不可以語冰,非無冰也,以其未見冰也」;老實人容易被欺,因為他不說謊,便以為人人像他。知識增長的其中一個表現是:知道世界之大,知道在我經驗之外,還有許多可能性。那麼,即使未見大海,也不至於要為「沒有大海」,而與人爭辯。

神為愛自限

聖經所啟示的上帝是全宇宙、全人類的神,祂從一本造出萬族,末了萬有又要歸回於祂。(創世記一章26~28節;使徒行傳十七章24~26節;以弗所書一章10節)

上帝是不受限制的,是祂畫定疆界,不是疆界畫定了祂。只有一次祂被限制了,就是祂為了愛我們有限的人,甘心降生成人,受囿於人的困局。主耶穌說過一句話:「沒有人奪我的命,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約翰福音十章18節)神子降世,不能既是猶太人,又是中國人;他要從嬰孩慢慢長大成人,受時間限制;他去甚麼地方都得步行,受空間限制;他會飢餓、口渴、疲乏,受生理限制;他可因被害而受苦、受死,受人際關係交織著的網絡和互動牽連。

除上述生而為人的基本限制外,祂還為自己加添了一些不是人人皆有的限制,就是貧窮。還有,就是「他無佳形美容,像根出於乾地」,這是個人條件與家庭經濟環境限制。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愛我們,要承受我們所受的限制。為甚麼我們僅看到其中一個「國籍」的限制而已?

神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

若然要用耶穌基督甘心生而為人時,所取的限制來畫分圈子,那麼富翁不是應該說:「我不能釋然的信耶穌,因為他是個窮人,與我不同階層。」嗎?喜歡俊男美女的人就說:「我不崇拜耶穌,因為他長得不英俊。」而年長者就說:「我不能信耶穌,因為他太年輕了,卅三歲便撒手塵寰。」……如此類推。但這些不是可笑的話麼?一葉障目啊!我們被外表的事物障礙了眼目,看不見祂本是全宇宙、全人類的主宰。保羅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而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認人了。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哥林多後書五章14~16節)倘若我們真的認識耶穌基督是永生神子,我們就不會按他在世時的出身、國籍和外表來待祂了。或許,祂的選擇還會令我們感動呢:祂為甚麼不選擇做一個大國國王,反要做一個已亡於羅馬帝國的以色列小民?就像祂為甚麼不選擇做大有學問的人一樣。因為祂「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二章7~8節)

上帝的價值觀與人不同。「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十六章7節)受表象迷惑的是人,不是神。顯然,神也沒遷就我們這方面的軟弱,降生時沒特別留意做一個樣樣條件符合人心意的「理想救主」。

上帝要用祂的價值觀來開導我們,不是要遷就我們的價值觀。聖經說:「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拉太書三章26~28節)我們看耶穌,不要憑外貌;看人看己,都應如此。不然我們永遠都看不到真相,而且一世都在畫小圈子,永遠無法擴大自己的視野和愛心。

我們也是選民

上帝是全人類的神,那祂為甚麼要揀選以色列人?為甚麼不選所有的人?原本所有的人都屬於神,當初上帝創造始祖亞當,原沒有選或不選,因為根本只有他一人。「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祂不是單造一人麼?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祂願人得虔誠的後裔。」(瑪拉基書二章15節)連夏娃,也是從亞當的肋骨造成的。全人類本來就屬於神。不過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離棄神。當人整體性的墮落,神用洪水滅世前,選召了挪亞一家。後來挪亞的後裔離棄了神,神才從其中呼召亞伯蘭(亞伯拉罕)出吾珥,應許叫他成為大國,使他得福,也叫別人得福。以色列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上帝的選民。

如果要追究責任,當初不是上帝不選召我們,而是我們的老祖宗們不要神,令我們失卻神子民的身分。

不過不必怪老祖宗們,也不必嫉妒以色列人,我們現在就可以因信耶穌成為神的選民。聖經告訴我們:「『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所以你們要知道,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可見那以信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加拉太書三章5~9節)

看到了嗎?聖經已經明白的說,選民的要素不是國籍問題,而是信心問題。

選民以色列

神選召和拯救以色列民,是出於愛,也是守祂向亞伯拉罕所起的誓(申命記七章7~8節),選民的責任是:給神作見證,使別人得福。他們好像一個管子,輸送神的福給各民各族。他們固先蒙福,但並非別民無福,這只是先後序的問題。情況一如基督徒,首先蒙福,也當使別人蒙福。

以色列人好像一個樣板或縮影,代表人類,讓人類借鏡,認識自己:人可以怎樣身為選民,經歷過許多神蹟,蒙神大恩,仍離棄神。而神,又是怎樣慈愛、寬容、忍耐、公義、聖潔。

在以色列人身上,我們可以得知上帝祝福人的法則,人違背了,會怎樣自招咒詛。神選召亞伯拉罕以前的人類,是以色列的前車之鑑,而以色列人是後人的前車之鑑。「前車覆,後車鑑」,我們走在後頭的人,豈不應聰明些嗎?又豈不更蒙福嗎?

坐井觀天的人,只能看到一小圈藍天;坐井觀上帝,決無法認識井口以外的上帝。我們若不把民族的小圈子,套住自己的視野,我們第一,就可減低自限,不會以「耶穌基督不是中國人」而拒絕祂。第二,我們也不會以為救恩只是給以色列人的,還要奇怪何以上帝會愛「外邦人」。

上帝的情義

關乎上帝的情義,未細讀過聖經的人,是很難測想的。因為世上眾多宗教所講的神,都與聖經啟示的上帝截然不同。我們把自己有限的資料,投射在上帝身上,對上帝的印象只是想當然而已。

上帝在聖經和歷史啟示我們,祂是一位情深義重的神。祂說的話情深款款,非世上最深情的人不輕易啟齒。以下謹引述一些例子:「古時耶和華向以色列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利米卅一3)

「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我原教導以法蓮行走,用膀臂抱著他們,他們卻不知道是我醫治他們。我用慈愛索引他們……以法蓮哪,我怎能捨棄你?以色列啊,我怎能棄絕你?」(何西亞十一1-8)

「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以賽亞四十六3-4)

「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他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看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你的牆垣常在我眼前。」(以賽亞四十九15-16)

「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祂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西番雅三17)

「他們在一切苦難中,祂也同受苦難,並且祂面前的使者拯救他們。祂以慈愛和憐憫救贖他們。」(以賽亞六十三9)

實際行動的表達是:神子基督「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誰想他受鞭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以賽亞五十三4-8)

「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為義人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五6-7)

「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約翰一書四10)

我們說恩義如山重,上帝則認為,祂的恩義比山更重;「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以賽亞五十四10)

上帝是否無能

許多人以為,上帝既愛人類,那麼理應人人得救才是。人類──連一小撮選民以色列,都不能全體相信,是不是代表上帝除了人類,再沒統治別的,那麼上帝的治理才能,倒真無法證明。

但是,我們看上帝統治的宇宙井然有序,星球運轉,四時更替,潮汐漲退,花開花落,候鳥來去,物理化學,俱各有一定的規律時序;獨有人類可以越軌,破壞上帝的法則。因為獨有人類被賦予自由。原來上帝對待人,是用不同的方法──人受造是特殊的,照著上帝的形像樣式;有自由的選擇權。而愛與善,最彌足珍貴的地方,就在於可作別的選擇時,仍專心一意的愛,不作他想;在可以避免受苦時,仍寧因行善受苦。逼於無奈的愛和勉強的善,都非最崇高的愛與善,因此並不完美。那種近乎高不可攀、完美的愛與善,須有自由才可襯托出來。

但我們也不必以為,神賦予人類自由後,就作繭自縳,對人失去控制,從此只能管束沒自由意志的日月星辰和花草樹木。並不是這樣的,上帝在每一個時代,那怕是最罪惡滔天的世代,都能找到一些人,甘心情願地為祂,屹立於邪惡勢力的怒海狂潮中,獨守純潔。

值得注意的是,上帝雖「願意人人得救」,「愛世人」但並未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不想得救的人身上。若是這樣,自由就失卻意義。上帝拯救的方法是:「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人得救是要自願的。

我們常常以為,要全體齊齊相信,全部得救,方謂之成功。能成功到這一地步的救恩,方為神效。神卻不這樣看。主耶穌說:「被召的多,選上的少。」走窄門小路得永生的人少,走寬門大路滅亡的人多。

救恩的大能在於能救人,及使人歸向善良的神,不在於有一種吸引大部分人的魔力。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現象倒是,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拉瘋靡全德國;文革時毛澤東傾倒全中國。但吸引多人,並不代表真善美和成功,還說不定是邪魔橫行呢!

此外,上帝統治人,也不只是永遠用一種方法。現在是恩典時代,「神差祂的愛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約翰三17;路加十九10)等到上帝定的日期滿足,神審判的大日子臨到,祂必「用鐵杖轄管他們」。那時宇宙的秩序要重整,上帝顯出祂的權能,消滅敵人。問題是那時我們在哪裡?是早已甘心臣服上帝的人,還是被上帝大能殲滅的人?

上帝的愛長闊高深

我們得救恩,並不是虧得猶太人不信,神無奈使用激將法,才僥倖分得一杯羮救恩。不是這樣的,上帝是全人類的上帝,不僅是以色列人的神。救恩先臨到以色列,然後到列邦,由基督徒而至非基督徒,這是次序問題。以色列人不信,沒有盡上選民將祝福帶給萬民的責任,神的救恩卻不被牽制攔阻,越過了猶太人的障礙,臨到非猶太人中間。這不是激將法結出來的果實,而是神早已計劃好,把福氣臨到世人。保羅說:「若他們(以色列人)的過失為天下的富足,他們的缺乏為外邦人的富足,何況他們的豐滿呢?」(羅馬書十一12)換句話說,我們不是因為以色列人的過失才得救恩的。恰恰相反,他們若接受救恩,又順命的傳給我們,我們得的,要比現有的更豐。「要激勵他們發憤」的說法,只是指逆境有激勵人的作用。

神並沒有丟棄以色列人,最後以色列全家得救(羅馬書十一25-29)。「神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翰十三1)我們不必為上帝的情義擔心,反倒應想想自己當怎麼回應神的恩情,免得我們在恩典當中墜落。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viewpoint/viewpoint.aspx?id=trvp395_396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395期及39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
頁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