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擇教會
糊塗人/徐又生

糊塗人

我是天主教徒,移民後,因住家附近找不到一間中文天主教堂望彌撒,便在星期日跟朋友去基督教教堂。發覺他們牧師講的道理和神父講的內容差不多。不過他們並不是每星期都有領聖體,只是每個月一次;而且也不用辦告解便可以領聖體。這些都可以將就。使我最不習慣的是譯音方面有很大的差別。基督教稱瑪竇福音作馬太福音,默示錄作啟示錄,人名也很不同,如梅瑟作摩西、伯多祿作彼得等等。其實在英文聖經大家都同一個字,為甚麼譯成中文便有這樣大的差異?而且基督教和天主教都信奉三位一體的真神,為甚麼要分彼此。我現在很迷亂,不知是否應該繼續參加基督教,還是每星期花三個鐘頭(一來一回)駕車到天主教堂望彌撒。也很想知道如果在沒有基督教教堂的地方,基督徒可以到天主教堂望彌撒否?同樣,天主教教徒可以在沒有天主教教堂的地方到基督教教堂守禮拜嗎?天主教和基督教為甚麼不能統一起來?

徐又生

很歡喜見到你願意尋求神,每星期日去教堂敬拜。願祂帶領你。

你的迷亂的確令人困擾,但迷亂也是訓練我們分辨能力的好機會。

我想你也了解,神造人給人自由意志和選擇的權利。人有不同,表達方式就有不同。經過千百年的歷史,自然就有很多不同的系統、規則、習俗、儀式和信仰。宗教生活是人生的一部份,也不例外。你提及名稱的譯音,就是一個好例子。

今天的聖經,無論是天主教的或是基督教的,都是同一原文相傳下來的譯本(天主教次經除外)。舊約的原文主要是希伯來文,新約是希臘文。經過不同教會系統的傳譯,自然字眼名稱就會有很多不同。英文聖經也不統一。為甚麼舊約的Jacob,在新約就翻譯為James。其實原文都是「雅各」。這和語言演變的歷史很有關係。另外一方面,語言的發音也有很大的影響。中文的「耶穌」是照拉丁語系發音翻譯的。但用英文讀同樣的字母,聲音就不同了,像用廣東話及國語讀同一名稱一樣的不同。

這是不同文化所產生的差異。

到一個自己不熟習的新環境,就有新文化的衝激,這是免不了的事,也是我們人生學習的好機會。惟願你能靠主的恩典,早日適應。

你問:天主教徒可到基督教教堂去嗎?又問:基督徒可到天主教教堂崇拜嗎?

我想,我們首先當了解的,就是「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是很攏統的名詞。在基督敎的名稱下,不同信仰、不同儀式的宗派很多。甚至在一個宗派名稱下,不同信仰的教會也有。例如,筆者以前在紐約州的康乃爾大學讀書,城裏有兩個浸信會,一個篤信聖經,另一個教會的牧師,是先父的朋友,多次到我們的住所,批評聖經的不確。天主教亦然。雖然都說在教皇管轄下,儀式也頗統一,有些相信傳統的教條,說自己是惟一正統的教會。若非因婚喪事故,參加別的教會就是犯大罪,但亦有一些,如你所提,願與基督教聯合,一起活動的天主教教堂。

也有天主教神父,強調會友要敬拜馬利亞、守教會規條、積功德,至死不渝,方能到煉獄煉淨罪過,或可上天堂。但亦有靠近靈恩派的神父修女,相信救贖是神的恩典,聖靈的工作,因信即可稱義得救,離世即與主同在,好得無比。他們的教堂,敬拜的儀式雖然與前者相似,但信仰竟有天淵之別,靈裡也無從合一。

因此,單是教會的名稱,不當成為決定參加與否惟一的因素。

這樣,我們應當如何選擇教會?

到教會去的目的是甚麼?無非是要:認識耶穌基督,敬拜創造天地萬物的真神,學習好遵行祂的道,以及和弟兄姊妹交往勉勵,建立神的家。因此,我們選擇的教會,當是相信耶穌基督是唯一救主、真正信靠神、尊重及教導神的話語,和有神的生命、會友能彼此深交的教會。若真正信靠神,那教會一定是多禱告的教會,會友個人及整個教會都會多仰望神,多祈禱。若着重神的話,就必尊重聖經,教導聖經,根據聖經行事。會友也多用心學習聖經。若有神生命的流露,會友就會謹守神的教訓,過聖潔生活,彼此相愛關懷。這些是重要的素質,得個別觀察。沒有哪一個教會的名稱,能擔保這些素質。

另外一方面,若我們相信耶穌是主,主人自然關心僕人的運作,我們可禱告求祂帶領,求祂指示。若是主耶穌要我們事奉祂,哪怕花三個鐘頭或更多時間,我們豈不當順服嗎?

願主幫助你找到一間真正信靠神、愛神、看重聖經、謹守祂的話語、敬拜事奉祂,叫人蒙福的教會。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viewpoint/viewpoint.aspx?id=trvp379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379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