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與迷惑──是否真有命運
無知/張宇理
無知
年輕時的我懵懂無知,卻也順遂無憂。考試、升學、就業、出國、結婚、生子(女)均水到渠成。上帝安排得天衣無縫,我也就感覺不到神的存在。直到年歲漸長,生活中人力無法控制的波折接踵而來,人際關係的現實冷漠,叫人心灰意冷。我開始重新對生命的意義、人性的探討,調整焦距。細看之下,原來我們都在和一種叫命運的東西抗爭,勝了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輸了就怨天尤人,唉聲嘆氣。
於是研究紫微斗數、算命看相、看風水,或聽到某某大師說掛鈴或鏡子能趨吉避凶, 均一一試過。結果自己渺小無知依舊。命運的神秘莫測也依舊。感謝上帝的帶引,五年前我認識了主耶穌基督,心靈有了依靠,真有重生得救之感。連外子都覺得我個性變得樂觀開朗,不再鑽牛角尖。雖是如此,我的心中對信仰仍有無法解開的「結」:一、我雖信主,卻無法逼外子兒女也信。我用「逼」字,不算過分,基督徒的「努力」傳福音,糾纏得令人有「逼」的感覺。我相信神會自然帶引。二、我雖信主,但是無法對「天堂」、「永生」嚮往。我了解這是耶穌降世拯救我們最終最大的目的;但是我總覺得在主的帶引下,能充實無憂地過完一生(實際可能是苦難重重),就阿們了,比死後上不上天堂重要得多。再說,也沒見過哪個基督徒病得快死時,會為了即將上天堂、得永生,而喜極慶賀的。可見生命雖苦,多麼值得留戀。三、年輕時,深信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經過自己多年挫折苦難的經驗,卻發現多的是有父母朋友只能擔憂,而無力幫助的時候。也發現多的是自己的智慧一點也靠不住的時候。也因此而認識了神,開始專心地仰望依靠祂。如此,在我遇困難時,學會一心的祈禱、讀經。當然困難解決時更是感謝讚美,而不似以往的自鳴得意,但是跟着來的,往往是「宿命」感。一切我國古老的宿命跟着信主,一起湧入心頭:如「聽天由命──聽主的安排。」、「人算不如天算──不要倚靠自己的智慧,要倚靠主。」、「盡人事聽天命」、「天有不測風雲」等等。過去我對每件事都有計劃,按步就班地去做,對未來有希望也有恐懼。如今我一切聽主的安排,只想過好每一天。對未來的恐懼我用祈禱克服,卻沒有多少喜樂的盼望,但我也不承認是悲觀。只是不再那麼天真。因為誰也不能預料明天會有甚麼事情發生。我們不知甚麼時候上帝的試探或撒但的誘惑會臨到我們身上,當然我也盡力做好我應該做的事,只是對於結果──上帝知道!
張宇理
首先,我很欣賞無知君的探討精神,只是,由於篇幅限制,無知君提到的三個問題,只能擇其一來討論,其餘的盼日後有機會另文探究。
無知君心內充斥着的、最大的結無疑就是命運,因此,我先和大家談談命運。
到底命運是有是無?我們一般人對命運的定義是甚麼呢?
一般來說:人對命運的含糊定義是:一種神秘莫測、若現若隱、叫人無力抗拒的外在力量。這力量左右着、控制着我們的禍福,使我們對人生的際遇無能為力,只能隨着「命運之輪」,被動地施轉。遇福時,我們高興,覺得「命好」、「運氣好」;遇禍時,我們無奈,嗟嘆「運滯」及「命運弄人」。
信有命的人,又多相信命早註定,「窮通有命,富貴在天」,人無論怎麼努力,大體上仍改變不了命運。所謂「命」的感覺,其實就是人體驗到人本身能力之有限。我們努力,是為要成功、幸福、快樂;可是事情如願與否,卻非我們的能力所能控制。某些事情,我們可於事後分析其成因,例如某甲被鬥,是因為他批評過毛澤東,但事情往往並不是這麼單純的,裏面其實還牽涉許多因素,是我們即使能夠分析明白,仍無力控制和改變的(例如共產黨之興起,毛澤東的性情,當時的人對毛之盲目崇拜等等)。我們的成功也是一樣,牽涉到許多非一己之力所能控制的因素。
人自知有限,其實就是知識上有了進步──多了一點自知之明。人若聰明一點,頭腦稍為再清醒一點,他早該知道人類生而有限。舉個例說,人到不到世界來,性別是男是女、生於何時何地、父母是誰、生為何種民族、壽數多少等等,全不由他自己控制決定。
可是,人出生之後,就有某一個程度的自由,這點,基督教稱之為「自由意志」。人可以運用自由,決定生活上許多大大小小的事,並且,在單純的情況下,承受其後果。因此,我們努力,我們就有所收穫。而人,就在享用着這有限的自由時,樂極忘形,沖昏頭腦,居然宣佈:「人類是絕對自由的。」──不受神,不受道德甚至自然律的限制、「人定勝天」、「人有絕對的主權主宰自己的身體」,因此,或縱情淫慾,或改變性別,或墮胎,或自殺,都變成了人權和自由,無不可為!而最詑異的竟然是,世界上川流不息地、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一批一批糊塗之士,把「人類是絕對自由的」這類腦筋不清的話,當成金科玉律,奉行不渝,演變成現今風行世界的無道德主義和自由主義。
回頭再說人的限制,人有先天性的限制,也有後天限制。人與人、與歷史,與時局、環境、文化和文明等等一切,都有着不可分割、彼此影響的互動關係。而這些關係千絲萬縷,錯綜複雜,互為因果,糾纏不清。是故,「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麼的一個因果律,並不是永遠通行無阻。
舉個例說:某人做了很多好事,甚至他是個虔誠、無懈可擊的基督徒,辦事又很謹慎,不出差錯。我們用簡單的因果律推算:「好人就應該有好報嘍。而且,他這麼小心,相信決不會遇到祝融之災。」可是,偏偏就是他的鄰居失火了,他也受池魚之殃。原來,做基督徒和做好人,並不是免去火災之「因」,失火是別的原「因」之「果」。所以,好人有可能被壞人殺害,壞人亦有可能安享晚年。因為每一事件的發展,都牽涉到無數的、範圍廣闊的人事物,還有許多先天性、後天性,內在、外在的因素。而且各種事物又互為因果,情況絕不單純,已超過人力所能知曉和控制的範圍。人在這處境下,自然無法知道和控制自己的前途際遇,內心升起了一種「有命」,受限制、無能為力的惶惑感,也是很自然的事。江湖術士於是把複雜的人生簡單化了,一句「有命」、「命中註定」,就不必去剖析千絲萬縷的成因、過程。同時,他們也把繁雜、互動、難以預測的人生際遇形象化、具體化,變成了人生際遇可以從漠不相干的時辰八字、天干地支、紫微斗數、陰陽五行、星座掌相中計算出來。其實,除非術數之中有上帝或鬼之能力和啟示,不然便是胡謅。一、試問除了掌管宇宙萬物和人生命的上帝,誰有權主宰自有人類以來,每一個人的際遇?二、誰能預知道千絲萬縷、錯綜複雜,而又牽涉極寬廣的時空的人生際遇,且又能把自有人類以來,每個人的際遇,都寫在這區區的幾個術數之中?
《聖經》不同的地方是,作者明言:「聖經乃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後書三16)我們不妨翻看聖經,看其怎樣談論人生:一、聖經明說人渺小有限,神掌管一切:「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脚步。」(箴言十六9)「勝敗不在乎你們,乃在乎神。」(歷代志下二十15)「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詩篇一二七1)
許多事,我們已盡上最大的心思、最大的努力,但卻發現:結果無法控制。人如果認清世事之繁雜、人力之有限,就會產生謙卑、敬畏和感恩之心,專心仰賴耶和華,不敢倚靠自己的聰明。(箴言三6)而且在成功之時,仍中肯客觀地承認,不是全靠自己的努力(關於這方面,許多非基督徒的成功人士也承認,不過他們的說法是:「運氣好。」因此也不會感謝上帝。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人有限制,一切都是由神掌管,人是否就可以坐着不動,等候神的賜福,或「運氣」呢?答案連不信耶穌的人也知,這屬於普遍性的啟示:人必須努力。神不喜歡人懶惰不動腦筋(參馬太福音廿五14至30)。神造人之初,就派人「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創世記一28,二15)
人有生而為人的責任和使命;人也有某一限度的能力和自由。他可以選擇信神、遵守神的誡命,也可以選擇不信和悖逆神。在他運用他有限度的能力和自由時,在情況單純之時,在「一分勞力,一分收穫」的規律不受干涉時,他可以享受到成功。如果他做錯事,或者違背某些自然的規律時,他就自吃苦果。例如有人縱情酒色,就會損害健康;生活散漫、無目標、無計劃,結果一事無成。就這方面來說,「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拉太書六7)不能甚麼事都推說神安排,因為神造人不是木偶,人對自己在自由範圍內所作出的選擇和言行,須自負責任。
二、人生際遇,分可知的和不可知的,不可知的是:「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知。」(箴言廿七1)「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雅各書四14)「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傳道書九12)神做事及帶領人的脚蹤,無人知道(參詩篇七十七19)。
可知的是:我們的生命乃神所造所賜,由神掌管(參約伯記十二10)。「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羅馬書三23)神「因愛我們,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着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並得天上的基業(以弗所書一5至11)。神又預定我們效法神兒子的模樣,使我們得榮耀(參羅馬書八28至30)。因此,我們的人生是美好的,有盼望的,有目標的。而神容許我們遭遇患難,也是有其意義、目標和價值的。雖然當時我們無法了解。一如約瑟被賣、被害、被囚在監裏,但結果呢?卻發現是為將來當宰相鋪路。等到他明白神的意思時,已是多年之後的事了(參創世記卅七、卅九至四十一章,五十19至20)。又如耶穌被釘死,是為成就人類的救贖。「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我們最重要的是善用自己的自由,以配合神的計劃。
如何配合神的計劃,逹成神的預定呢?神在聖經中滿紙啟示,敎我們怎麼行、怎麼做。神敎導的(明言的,可知的)比不可知的多千倍。假若我們肯花時間去查考、遵行,一生便有目標地奮發不懈向前,絕不至於迷惘惶惑。
惶惑的人是不知及不行神明明白白的教導,反去追逐探究不可知的明天,又為人生許多的小事煩惱,失卻人生目標,一生惶惶然終無所得,又不信挫折苦難有其目的,如人下棋,只求保住一兵一卒,怕死貪生,結果車馬炮死了,全盤敗北,兵卒不保,怎不惶惑?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約翰福音十二24至25)這話值得我們三思。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viewpoint/viewpoint.aspx?id=trvp360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360期(中國信徒佈道會)」。